馮 妍
(遼寧省鞍山市婦兒醫(yī)院兒科,遼寧 鞍山 114003)
新生兒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研究
馮 妍
(遼寧省鞍山市婦兒醫(yī)院兒科,遼寧 鞍山 114003)
目的分析目前新生兒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藥性情況。方法回顧性的分析我院在1年之內收治的38例新生兒呼吸道感染患兒,分析患兒在臨床發(fā)病過程中的感染病原菌和耐藥性情況。結果本次研究檢出病原菌為104株,革蘭陰性菌數(shù)量為76株,占比為73.07%,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腸埃希菌。其次為革蘭陽性菌,數(shù)量25株,占比為24.03%,主要為葡萄球菌。其余為真菌,數(shù)量為3株,占比為2.88%。在耐藥性上,對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呋喃妥因敏感性高,對青霉素和紅霉素等藥物嚴重耐藥。結論導致新生兒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為革蘭陰性菌,可以按照其耐藥性選擇藥物。
新生兒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藥性;分析研究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又被分為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由于其特點,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影響[1]。因此,對呼吸道感染患兒在發(fā)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病原菌及其耐藥性進行分析就顯得極為重要[2]。在本次以及在,對于新生兒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病原菌及其耐藥性進行了實際的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間收治的新生兒呼吸道感染患兒,數(shù)量為38例。所有的患兒已經使用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診斷方法進行診斷,同時均能夠得到確診。男性為20例,女性為18例,年齡3~11 d,平均(6.54±3.54)d。收集所有患兒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痰液標本,并在無菌環(huán)境下放置在密閉無菌的容器中對其實施細菌培養(yǎng)的處理。
1.2 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需要對標本進行培養(yǎng)和鑒定。需要將標本接種在5%的瓊脂培養(yǎng)板中,并在35 ℃以及含有10%二氧化碳的環(huán)境之下的培養(yǎng)箱中對其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時間在21~22 h。并使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型號為ATB以及VITEK2 Systems的細菌鑒定儀對所有的標本進行菌種鑒定。在藥敏試驗的檢驗過程中,本次研究中需要對標本進行ESBLS以及藥物敏感性實驗的檢驗,即使用K-B法以及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Systems法對其進行檢驗。在藥敏平板方面,器材為MH,藥敏紙片為OXIOD公司生產的,并且需要按照NCCLS的標準對其結果進行判斷。在質控過程中,質控菌株的選擇為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顯示,呼吸道感染患兒在經過檢驗后檢出病原菌為104株,革蘭陰性菌數(shù)量為76株,占比為73.07%,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腸埃希菌。其次為革蘭陽性菌,數(shù)量25株,占比為24.03%,主要為葡萄球菌。其余為真菌,數(shù)量為3株,占比為2.88%。在耐藥性上,對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呋喃妥因敏感性高,對青霉素、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和紅霉素等藥物嚴重耐藥。
對于新生兒而言,在免疫功能往往比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出現(xiàn)呼吸道的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更是非常多見。下呼吸道感染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諸多的癥狀,對患兒的身體健康也會導致患兒的身體健康受到極為嚴重的危害[3]?;谶@種特點,分析目前新生兒呼吸道感染患兒在實際發(fā)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信息,并且找出在實際的對患兒進行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敏感性抗生素藥物,就顯得極為重要[4]。
本次研究即采取了實際分析的手段對新生兒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病原菌情況以及臨床耐藥性進行了分析。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呼吸道感染患兒在經過檢驗后檢出病原菌為104株,革蘭陰性菌數(shù)量為76株,占比為73.07%,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腸埃希菌。其次為革蘭陽性菌,數(shù)量25株,占比為24.03%,主要為葡萄球菌。其余為真菌,數(shù)量為3株,占比為2.88%。在耐藥性上,對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呋喃妥因敏感性高,對青霉素、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和紅霉素等藥物嚴重耐藥。
通過對結果進行分析可以顯示,目前新生兒呼吸道感染患兒在臨床發(fā)病的過程中,最為主要的致病菌類型就是革蘭陰性菌,即大腸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這兩種致病菌會極有可能導致新生兒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因此在目前臨床對患兒實施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這些致病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5]。另外革蘭陽性菌也是導致新生兒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革蘭陽性菌所占比為24.03%,因此對革蘭菌進行相應的分析能夠很好的探討呼吸道感染患兒在發(fā)病過程中的致病菌信息。
另外本次研究能夠顯示,呼吸道感染患兒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對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呋喃妥因敏感性高,對青霉素、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和紅霉素等藥物嚴重耐藥。針對這種結果,可以對患兒有針對性的選擇藥物,例如可以盡量為患兒提供替考拉寧呋喃妥因以及萬古霉素治療,但仍需注意到抗生素治療過程中的合理性。
[1]王輝,劉亞麗,陳民鈞,等.2009-2010年中國六城市成人社區(qū)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2):113-119.
[2]孫宏莉,陳玲,陳緒林,等.2013-2014年中國二級醫(yī)院社區(qū)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1):30-37.
[3]周春妹,胡必杰,高曉東,等.2007-2010年上海市社區(qū)醫(yī)院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菌及其耐藥性調查[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5):346-350.
[4]郭宏杰,李慶潔,宋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8):1719-1721.
R725.6
B
1671-8194(2017)33-0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