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
忘了哪個電視劇說過一句臺詞,“等老娘玩夠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我想說,老實人上輩子挖了你家祖墳嗎,要遭這種報應。這說明老實人是最好的替死鬼,老實人在現在社會處境比較尷尬。很多女人說想找個老實人,其實并不是真的想找個木訥傻氣的人,而是渴望忠誠踏實善良,但卻沒注意到,老實并不與忠誠善良踏實對等,有時甚至更多的表現是膽小怕事,有賊心沒賊膽。
還有一個原因,女人找老實人嫁了,和男人說找個處女的想法是一樣的,都是默認了老實人等于純。其實老實人很多,但就像很多單純是因為沒見過世面,而很多老實人不是真老實,見了世面未必還是老實人。所以太多女人看不透男人的人性,于是等男人慢慢生出花心以后,悔不當初。
所以,老實人的最初,都是不夠虛偽,嘴不甜,不會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總是直來直去。等到處處碰壁,吃過幾次虧,“大徹大悟”以后,開始學會溜須拍馬、阿諛奉承、投機取巧,然后在社會上開始混的風生水起。他們劣跡斑斑,卻沒有做出過什么十惡不赦的大事,你想討伐他卻無處發(fā)力,你明知他品行不端也不能拿他怎么樣。所以有種老實人,開始越單純,越會發(fā)生巨變,會至毒至惡!其實我一直都很欣賞那些經歷過風風雨雨還為人處事對得起天地良心的人,那樣才對得起老實人。所以做老實人是需要修養(yǎng)和格調的,沒有真正智慧的人,做不了老實人。
在魯迅的作品里,寫了很多老實人的生活狀態(tài)。有些老實人,在一些規(guī)章制度下,會讓人感動,有時也叫人憐憫。比如魯迅在《祝福》里描寫的祥林嫂,是一個只知向神佛乞求改變自己命運的不幸女人。時至今天,還有很多老實人一旦在前進的道路上遭遇困難、碰到挫折、面臨逆境、身處不幸,也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嗟嘆自己的命運如此的多舛,從而輕易把自己的失敗歸責于他人,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所以魯迅對這些老實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正是人們在面對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時不自知,神情麻木,得過且過,才讓他人有機可乘。
有些老實人,由于社會生活虛偽的太厲害,他們又太認真,結果受不了,于是當了憤青。比如魯迅就是這種老實人。魯迅先生說: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農夫和蛇農夫是枉道。那么你的人生有幾扇門,你的心里就有幾條道。
可是多數人做不了魯迅,不走直道,不走枉道,卻選擇斜道。這年月,守規(guī)矩的人總是吃虧的,投機取巧的總是得利的??用晒镇_的犯罪成本很低,沒有信仰就沒有底線。于是這些老實人“醒悟”了,慢慢也學會了投機取巧,于是壞人越來越多,好人越來越少,折射出社會價值觀的扭曲,這是制度放大了人性的惡。所以說,教人向善還是逼人從惡,不是人性的問題,而是上層建筑的問題。壞制度下,好人會死絕。一位哲人也說過,評價一個社會好壞很簡單,觀察你周圍,如那些道德敗壞、投機取巧的人很富有,很開心,這就是壞社會。反之,老實人不吃虧,投機者不得利,就是好社會。
第一公眾號大V羅胖說,第一個太監(jiān)并不是皇帝逼著他自宮,而是太監(jiān)為了表明忠心才自宮。制度是“可能性”的制造者。人性還是那個人性,但是—— 好制度,讓人性升騰的可能性無上限。壞制度,讓人性墮落的可能性無底線。無論往哪個方向指引道路,總會有人走得很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