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華
摘 要 公務員考核,是指機關按照法定的管理權限,根據(jù)公務員法確定的考核內容、原則、方法程序,對所屬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進行的階段性考察和評價,并以此作為調整公務員職務、級別和工資以及公務員獎懲、培訓、辭退的依據(jù)和制度。
關鍵詞 公務員 考核制度 法律問題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1公務員考核制度的含義和內窖
公務員考核制度,是指國家特定機關按照法定的標準和程序,對公務員的思想品德、工作實績和工作態(tài)度等進行考察,做出評價并以此作為對公務員獎懲、培訓、辭退及調整職務、級別和工資等依據(jù)的制度。具體而言,公務員考核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1)考核對象和考核主體??己藢ο蠹纯己丝腕w,是指已確定公務員身份的人,包括領導成員和非領導成員。對考核對象一定時期內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并依據(jù)調查核實的情況進行評價的組織機構或責任人就是考核主體。按照管理權限對領導成員進行管理的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等相關的主管機關是領導成員公務員的考核主體;本機關的上級領導等負責人或本機關負責人授權的考核委員會是非領導成員公務員的考核主體。
(2)考核內容。對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進行考察,重點是對工作實績的考察。
(3)考核方法。為了使公務員考核客觀公正,要堅持領導考核與群眾考核相結合,定期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法。
2我國公務員考核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公務員考核制度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有待進一步改善。
2.1考核目的不準確,方法不完善
建立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及其和諧迸取的良好秩序這一考核目的。在公務員考核工作中并未得到準確的把握,而人才的選拔和官員懲戒的功能在公務員的考核中被比較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如果考核只是為選拔人才和懲戒官員服務,卻忽視建立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考核不關大多數(shù)公務員的事,將會降低公務員對考核工作的參與熱情,直接影響考核后續(xù)工作的進行?!翱己朔椒ㄊ峭ㄟ^考核目的的橋梁?!?/p>
2.2考核主體單一,責任不明晰考核主體單一
以領導考核為主,缺少公眾和其他主體的參與,導致公務員只對上負責而不對下負責。從我國現(xiàn)行公務員考核制度中的考核主體和考核方式來看,主要把本單位內的領導或上級主管領導組成的考核小組作為考核主體,而成立專門的考核委員會的做法并不普遍。對一定級別的領導成員公務員的考核雖然已經加入了民主測評的環(huán)節(jié),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切實的進行民主測評,對廣大公眾而盲,依然不存在評價公務員的充分信息和暢通渠道。實際上沒有成為考核主體??己酥袥]能聽到最有發(fā)言權的人的評判聲音,嚴重影響了考核結果的權威性,導致考核結果失真。責任主體難以認定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由于缺乏明確的責任分工,公務員考核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從務員法》和忪務員考核規(guī)定(試行)》中對責任主體的責任均沒有做出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由于沒有從根本上建立起相應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考核主體難以認定,使得被考核者沒有得到有效的監(jiān)督。以致公務員考核工作沒有真JE發(fā)揮作用。
3完善公務員考核制度的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完善平時考核工作的激勵機制。年度考核主管部門要加強平時考核工作的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平時考核制度,建立完善審核備案制度。要求各公務員管理單位在年初制定本單位平時考核方案,建立平時考核工作臺帳、個人工作實績檔案,并定期向年度考核主管部門報送,予以備案登記,為年度考核提供全面、可靠、準確的依據(jù);二是加大對平時考核的指導監(jiān)督檢查力度。年度考核主管部門成立平時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對平時考核實施日常檢查和督促,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或抽查,對不實施平時考核或平時考核工作不落實、走過場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改正,減少或取消本年度單位年度考核優(yōu)秀指標;三是加大對平時考核結果的使用,把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職務晉升及評先表彰有機結合,促進平時考核工作。
(2)適當調整考核等次設置,增強考核結果應用的客觀公正性。由于優(yōu)秀的人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中都是占一定數(shù)量的,因此,考核等次的設置要更好的適應這一重要特征。①優(yōu)秀和稱職之間再增加“比較優(yōu)秀”等次,使優(yōu)秀與稱職之間有個過渡,來區(qū)別稱職人員中一部分德才表現(xiàn)和工作實績都比較好的公務員與一部分德才表現(xiàn)和工作實績都比較差的公務員,同時也對因指標限制而評不上優(yōu)秀的公務員給予一定的嘉獎,以激勵德、才品都比較優(yōu)秀的公務員。②提高考核優(yōu)秀等次人數(shù)比例。在現(xiàn)行15%的基礎上將優(yōu)秀等次的比例擴大至20%~30%,以提高廣大公務員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積極性。同時針對不同層次和級別公務員的優(yōu)秀比例作出相應規(guī)定,使優(yōu)秀等次能更加合理地分布于各個層級的公務員。
(3)拓寬考核結果使用渠道,增強考核的激勵作用??己私Y果要突出獎懲,要抓好“優(yōu)秀”與“基本稱職”、“不稱職”兩頭,有效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對稱職以上的人員不僅要有物質獎勵還要有精神激勵,比如:要提高職工待遇,特別是獎金的獎勵力度,與一般人員要拉開差距;進行公開表彰,或者將年度考核結果與職務晉升掛鉤,如對于連年優(yōu)秀的人員,在提拔使用干部時給予一定比例的名額,讓獲得優(yōu)秀等次達到一定年頭的人員在政治待遇上有“盼頭”,能進一步激發(fā)公務員積極干好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