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實驗中學(213161)
?
例析二力平衡的典型應用
李 白●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實驗中學(213161)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關鍵,由于二力平衡知識在題干中具有較強的隱秘性,因此學生在學習該知識時感到比較困難,本文通過一些實例對其典型應用進行研究.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受力分析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學的重要知識點,其也是解決許多力學問題的關鍵,所以對二力平衡學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力學學習的好壞.由于二力平衡知識在題干中具有較強的隱秘性,并且該知識點容易與其他知識點相融合,因此學生在學習該知識點時感到比較困難.本文通過一些實例,對二力平衡的一些典型應用進行研究.
在一些力學的問題中經常會出現(xiàn)“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等字眼,該類問題考察的實質就是二力平衡.由于此類問題一般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學生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必須認真分析題干,充分運用所學知識.
圖1
例1 如圖1所示,一人在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車,但是車始終保持靜止狀態(tài),此外推力F____(>、=、<)阻力f.
解析 此題如果根據我們的生活常識,會感覺阻力應該大于推力,因為小車沒有動.在解答時如若這樣思考,這正好掉進了命題人的陷阱中.通過認真分析題干可以得到汽車始終是靜止的,這就表明此時小車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就要對小車進行受力分析.由于小車在水平位置只受到推力F和阻力f沒有其他力,因此可得兩者是相等的.
通過例題可知,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千萬不能用生活常識去解題,這往往是命題人設置的陷阱,認真尋找題干中的“突破口”從而得到平衡狀態(tài)則是解題的關鍵.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物體處于靜止或者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物體的受力情況有兩種:1.物體本身不受力;2.物體受到平衡力.
在中考物理中,經常會出現(xiàn)判斷兩個力是否是平衡力的題目,該類題目考查的實質就是二力平衡條件:同體、等大、反向、共線.其中需要對“同體”的概念要多加留意,因為其是此類題型的易錯點,學生往往會忽視.
例2 如圖2所示,判斷下面哪些是平衡力?哪些不是平衡力?
解析 通過審題可知,此題要運用到二力平衡的條件.在A中,A滿足等大、反向、共線,但是發(fā)現(xiàn)是兩個物體因此不滿足同體,因此A中不是平衡力;在B中,B中滿足同體、等大、反向、共線,因此B中是平衡力;在C中,C滿足同體、等大、反向,但是發(fā)現(xiàn)兩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因此C中不是平衡力;在D中,D滿足同體、反向,但是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兩力的大小是不等的并且兩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因此D中不是平衡力.
圖2
通過例題可知,判斷是否是平衡力,要始終抓住二力平衡條件.此外許多學生容易將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混淆,雖然兩者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點,但是在一些細微之處有很大的區(qū)別,而其細微的區(qū)別學生往往不能抓住,從而導致在解題時錯誤率很高.
在力學壓軸題中,經常會出現(xiàn)多個物體并且物體與物體之間存在著力的作用,力的數量比較多,這從而一方面會使受力分析比較難,另一方面不好分析力的大小.因此通過適當的方法將力的數量減少又不影響其狀態(tài)是解題的關鍵.
圖3
例3 如圖3所示,假設甲、乙、丙三個磁環(huán)相同(不計摩擦力),當磁環(huán)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甲對乙的作用力F1和丙對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關系是( ).
A.F1>F2B.F1=F2C.F1 解析 由題意得,本題是比較F1和F2的大小,而這兩力之間都有一個共同體就是乙.因此對乙進行受力分析:受到了向下的重力G、甲對乙的作用力F1,方向向下、丙對乙的作用力F2,方向向上.而磁環(huán)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其是二力平衡.因此F2=F1+G,所以F1 通過例題可知,將同一直線上的力進行合成將極大程度的降低解題的難度,但是在進行力的合成時,要特別注意力的方向;1.當兩個力的方向相同時,則F=F1+F2;2.當兩個力的方向相反時,則F=F1-F2(F1 綜上所述,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之一,其在許多的問題中都有涉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加強學生對此類知識點的講解,學生也要在今后的學習和做題中要多分析、多總結,從而達到一個融會貫通的境界. G B 1008-0333(2016)35-0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