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契合本地區(qū)教育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思維,主動求變,用愛引領,用心呵護,營造氛圍,突出學生班級管理主體地位,在實踐中不斷修正方式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健全人格。
【關鍵詞】關愛 責任心 平等心 榮辱心
小學階段是孩子們走上求學之路,融入社會的起始階段。作為班主任,如何維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正確發(fā)揮教師職能,幫助他們學會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中學、乃至大學階段的成長夯實基礎,是一項長期而系統(tǒng)的工作。通過在工作實踐中的摸索,個人認為,班級管理的關鍵在于氛圍的營造,在于班主任的用心付出。
一、愛心是做好班級管理的情感紐帶
愛是教育之魂、師德之魂。作為一名班主任,要用愛心對待學生,用誠心打動學生,用熱心幫助學生,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帶動他們。愛是生命世界最美的花朵,是人與人交往中,心靈溝通的紐帶,是做好班級管理的情感基礎。
用關愛維系師生情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xiàn)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班主任要充滿關愛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從關愛與理解出發(f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每一位學生。要走近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交朋友,能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讓他們感到班主任也是他們中的一員,消除他們對你的戒備心理和隔閡。這樣,他們才會敢說,敢于表達真實感受。對學生充滿愛心,學生就會感受到關心,從而增強對班主任的信任感,班主任講道理學生就容易接受。
要用博愛營造和諧氛圍。正如母親不會因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樣,教師的愛也應該是一種博愛,愛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關心他們的身體,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讓學生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決不能因為一點過失而讓孩子在指責聲中自卑地抬不起頭來。對于所謂的“差生”,更要給一點偏愛,傾注愛心、熱情和期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二、責任心是做好班級管理的根本保障
一個擁有強烈責任心的班主任,她的一言一行,她的工作狀態(tài),工作方式和方法都會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對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引領作用。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yǎng),是班集體乃至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楷模。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以身作則。為了更科學、有效地管理班級,少犯錯誤,我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思想端正,生活習慣良好,儀表端莊、樸素大方,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則,一視同仁,讓學生信服,努力增強親和力,真正體現(xiàn)“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要求。在班級工作中,遇到偶發(fā)事件我總是認真對待,謹慎處理。工作中多一些親自動手,少一些指手畫腳;多一些實際行動,少一些批評指責;用實際行動去教育學生,要求學生做到時,我總是自己首先做到。
三、平等心是做好班級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當今社會,由于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有的勤學守紀、有的厭學做壞事,有的思想偏激、性格古怪。作為老師要始終保持一顆平等心,正視學生的差異,深入學生,與學生交朋友,熟悉學生的情況,區(qū)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做工作。
一是對學習困難的孩子要有耐心。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學困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為他們創(chuàng)造能取得成功的情境及自我表現(xiàn)機會,設置一些適合他們個性、長處的崗位或職務,利用其長處,發(fā)揮其潛能,抓住契機,多給予肯定,在肯定成績的同時,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如學業(yè)上的輔導、行為上的定期表揚、生活上的幫助和關心,讓他們體會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在班級中有存在感。
二是對犯錯誤的學生要付出真心。學生都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標準。當學生犯了小錯誤時,我們一定要冷靜處理;對于大錯,我們一定要以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先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爭取家長的配合,從而達到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的目的。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要經常注意換位思考。學生犯錯心情沮喪時,拍拍他的肩膀,摸摸頭,這些無聲的肢體語言有時候可能要比批評的話語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奮進。作為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放任自流,必要的批評和指導仍要堅持。
三是對思想偏激、性格古怪的學生要用誠心。現(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班主任,能否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切記急躁,要耐心與其溝通,用真誠打動他,感染他,使其樹立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為以后的成長打下基礎。
四、榮辱心是激發(fā)家長和孩子參與班級管理熱情的催化劑
學生都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在班級管理中,用榮辱心凝聚團結孩子、家長,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讓孩子們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班里的活動老師不包辦不代替,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己組織安排,具體謀劃,老師只作為旁觀者略加評點和指導。學生對各類班級活動都有較高的參與熱情,班主任要善于引導,根據學校整體的教學安排,選擇合適的時機,與年級其他班級聯(lián)合發(fā)起活動,通過橫向評比等方式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要注意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該放手一定要防守,在活動中學習、成長,使之形成視校為家的思想和意識。在活動中要注意適時加以引導,提高學生自律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責任感、進取心和集體榮譽感。
要重視家長的作用,引導其參與班級管理。家長會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溝通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成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會的成功與否關乎學校教育的效率,更可能直接影響學生在家庭中的生存狀態(tài)。利用家長會與家長們坐在一起,毫無拘束地暢談自己對孩子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不是針對一部分人的批斗會、訓話會,也不是面向另一部分人的表揚會、慶功會,而是要將每一個學生、每一位家長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讓家長獲得被尊重感,幫家長減壓、鼓勁,以得到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總之,班主任要用關愛之心去接受學生,用責任心去影響學生,以平等心去面對學生,用榮辱心去凝聚學生,走近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交朋友,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愛的教育管理下,一個個學習標兵如雨后春筍般的破土而出,一張張純真笑臉如雨后山花般爛漫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