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生動的情境能激活學生的探究興趣,使語文課堂更加睿智和靈性。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把握一定的應用原則,并巧妙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才能讓情境與教學無痕融合,實現(xiàn)課堂的靈性發(fā)展。語文課堂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法?本文從情境教學的內涵及應用原則;結合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靈性激活語文課堂;結合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靈性激活語文課堂;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靈性激活語文課堂四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情境教學 應用原則 音樂情境 生活情境
小學生對情境感興趣,在語文課堂運用情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教學既定的教學目的,有效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而創(chuàng)設的具有一定場景或氛圍的教學法,以引起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語文學習。語文課堂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法?
一、情境教學的內涵及應用原則
第一,情境教學的內涵。情境式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想象,創(chuàng)設相關場景,將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結合,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實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實際來充分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如利用生活情境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利用實物演示情境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利用表演、音樂、圖畫等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等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很廣,可用于識字教學,也可用于閱讀教學,且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情境教學應遵循的原則。a.真實性,真實的情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應用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真實本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真實情感和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b.趣味性,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行為往往受興趣影響很大。正如美國教育家布魯諾所言: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因而導入階段設計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充分關注學生興趣??刹捎霉适聦?、謎語導入、游戲導入等,也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導入。c.啟發(fā)性,能誘發(fā)疑問和思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導入要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期待心理,從始而疑之,繼而思之,到終而知之。這就應在導入階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憤悱”之情。
二、結合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靈性激活語文課堂
所謂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這話用于課堂教學中也很適合。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缺乏必要的自控力,更多的是受興趣愛好的支配。若在導入時就能很好地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之后整堂課的學習都大有裨益。
如教學一年級的識字內容,對于“樹林、田野、花叢、蝴蝶、螞蟻、蟋蟀、蜻蜒”等的教學,鑒于許多學生對其中的“螞蟻、蟋蟀”等沒有直觀的了解,教師在教學前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以動畫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情境展示:春天的田野可真熱鬧,遠處是一片片的樹林,田野里開滿了各色鮮艷的花,花叢中蝴蝶飛舞,蜻蜒也點水般在花朵上跳舞,幾只螞蟻爬進了花蕊里,蟋蟀彈著鋼琴……然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并說出自己從動畫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之后再將動畫中的各種事物名稱與識字內容進行對照,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字的印象,有效提高識字效率。
三、結合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靈性激活語文課堂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它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它能給人無限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馳神往,自然地把人帶到特有的意境中。用圖畫再現(xiàn)課文情境,實際上就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課文插圖、特意繪制的掛圖、網(wǎng)上搜索的圖片、簡筆畫等都可以用來再現(xiàn)課文情境。 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我們不一定非要選擇現(xiàn)成的音樂和歌曲,有時候可能是學生的演唱,老師的哼唱,只要選取和教材的意境協(xié)調的、對應的就可以,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音樂以特有的旋律、節(jié)奏和塑造出的音樂形象作用于人們的感官,將聽者帶入特定的情境。這樣能幫助大腦放松,激活大腦接收新信息,幫助將信息移入長期記憶中,對增強回憶力和激發(fā)靈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音樂渲染情境。把音樂和語言文字的結合,教學就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的綜合調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比如《觀潮》這一課主要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大部分的學生是沒有能親眼目睹過這種罕見的壯觀景象。在學習“潮來之時”這一段時,我播放潮水的聲音,讓他們閉上眼睛,聽潮水奔騰、沖擊的錄音,想像潮來時的氣勢,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中的描寫,最后談自己的體會。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課文。
四、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靈性激活語文課堂
新課標明確地指出要“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xiàn)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因此超越知識符號的課堂,構建生活的課堂,放飛學生的心靈,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間,是對教師的課堂藝術的時代要求。我們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溝通起來,讓學生來以理解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現(xiàn)情境既給學生“導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給學生“開源”,促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我改變了過去逐段講解后填表總結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放手讓學生在自學課文后,舉行“產(chǎn)品發(fā)布會”:學生選出一種自己喜歡的玻璃,假設你是該玻璃廠的廠長,現(xiàn)在你如何把你的產(chǎn)品推銷出去?同時也讓一些同學充當記者、經(jīng)銷商和客戶,就自己想知道的問題進行發(fā)問。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記者的身份出現(xiàn),將同學們沒有想到的問題加以提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玻璃的特點、作用進行發(fā)問、講解并展望發(fā)展前景,最后完成課后思考練習,整堂課學生學得其樂融融,有效地避免了說明文枯燥無味的毛病,又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了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總之,有效的情境能激活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堂探究產(chǎn)生興趣。想在語文更靈性的運用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把握情境教學的特點,精心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境素材,并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使情境更生動、有趣,從而靈性激活語文課堂,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敬.情境教學讓語文課堂綻放美麗[J].成才之路,2011(08)
[2]趙繼武.淺談語文課堂上的情境教學[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