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532 nm激光治療不同分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2014年120例(203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行532 nm激光光凝的臨床資料,術后隨訪觀察光凝術后患者的視網膜療效變化。結果 NPDR組、PPDR組、PDR組激光光凝后視網膜有效率分別為83.5%、77.2%、45.9%,PDR組與其他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532 nm激光光凝是治療各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視網膜激光光凝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一種特殊并發(fā)癥,與糖尿病病程高度相關,糖尿病病程少于2年的糖尿病患者視網膜患病率為2%,但病程長于15年的患者卻高達98%[1]。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是治療DR的主要有效的治療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12月采用科以人公司的532 nm激光機,行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不同分期DR患者,取得了明顯的療效,現報告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120 例203眼DR患者,男57例(97眼),女63例(106眼),年齡37~76歲,平均57.17歲,糖尿病史2~21年。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105例,用胰島素治療111例,所有患者常規(guī)行最佳矯正視力、眼壓、眼底彩像、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視野、OCT等檢查。根據我國現行的DR分型分期標準[2]:其中非增殖期(NPDR)組85眼,增殖前期(PPDR)組57眼,增殖期(PDR)組61眼。
1.2方法 術前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采用科以人公司生產的氪離子激光機,治療選用綠激光,美國VOLK激光全視網膜鏡,均根據DRPSG制訂的治療技術規(guī)定行光凝治療,術后隨訪12個月,觀察視網膜光凝術后患者的眼底、FFA的變化。激光參數:光斑直徑后極部200 μm、中周部200~500 μm,曝光時間0.15~0.3 s,輸出功率100~500 mW,光斑中心需產生明顯白色反應(Ⅲ級光斑)。操作技術:NPDR組行次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總光斑約800~1000點,光斑間距2光斑直經,分2~3次完成;PPDR組行標準視網膜激光光凝術,總光斑約1 300~1600點,光斑間距1光斑直經,分4次完成;PDR組行超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總光斑約1 600~2 000點,光斑間距1光斑直經,分4~5次完成;每次激光間隔7~8 d。
1.3隨訪情況 治療過程中,均無脈絡膜脫離、出血、誤傷黃斑中心凹、瞳孔緣損傷等并發(fā)癥產生,分別于術后1 w、1月、3月,6月,12月,每次復診均查最佳矯正視力、眼壓、眼底彩像,3個月復診做熒光造影,對水腫未完全消退者,根據滲漏情況補充光凝。
1.4療效標準 以末次隨訪時FFA檢查結果為判定視網膜病變療效的標準,顯效:原有視網膜水腫消退,出血滲出吸收,微血管瘤減少或消失;原有無灌注區(qū)縮小或消失、無新生血管及新的無灌注區(qū)出現。有效:視網膜病變減輕,原有無血管區(qū)縮小。無效:出現新生血管及新的無血管區(qū),或發(fā)生玻璃體積血或新生血管膜增生,視網膜及黃斑水腫加重。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0統計軟件行χ2檢驗。
2 結果
激光光凝后分別隨訪三組患者,視網膜病變激光光凝治療有效率NPDR組、PPDR組分別為83.5%和77.2%;PDR組治療有效率為45.9%,與其他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由于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糖尿病患者日漸增多,10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的患病率為4%,20年以上病程患者達到56%[1]。隨著激光技術在眼科的廣泛應用,激光視網膜光凝術已成為目前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的主要方法,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不同分期DR采用不同的激光技術,視網膜療效有明顯的提高,但是預后還是有明顯差異的,NPDR、PPDR的治療效果在眼底病改善程度方面明顯優(yōu)于PDR的患者。
影響DR激光光凝術療效因素較多,必須重視糖尿病定期檢查眼底的隨訪工作,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眼科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與內分泌科醫(yī)師溝通,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宣傳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充分了解DR的危害性,并在行視網膜激光治療之前,跟患者講明,行視網膜激光治療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視力,而是為了阻止病變的發(fā)展。牢記視網膜激光光凝的禁忌癥,例如:FFA顯示廣泛毛細血管閉鎖。當60%以上黃斑和黃斑旁毛細血管閉鎖時,全視網膜光凝會加重黃斑水腫,致使視力喪失。合理選用激光參數,小光斑(<200 μm)、短曝光時間(<0.1 s)、高輸出功率(>0.3 W)三者同時出現是禁忌參數配搭[3]。選擇適宜的激光參數,確保有效光斑質量。在盡量減少激光對視網膜損傷的前提下,確保視網膜激光光凝的療效,使DR產生的致盲率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李筱榮.糖尿病眼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2:131-151.
[2]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會眼底病學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標準[J].眼底病,1985,21(21):113-115.
[3]孫心銓.正確選擇激光波長,合理搭配激光參數,努力提高眼底病激光治療的臨床效果[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3,29(4):427-431.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