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針對TCT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臨床價值以及不足加以分析。方法 抽取2010年8月~2014年3月在本院進行TCT檢查的2023例患者。將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要求所有患者在陰道鏡下取宮頸活組織行TCT檢查,分析其檢查結果。結果 在這2023例患者中,正?;蜓装Y有1821例;檢出ASU-US及其以上診斷病變183例。結論 將TCT檢查法作為宮頸病變篩查方法,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宮頸癌病變和癌前病變的有關信息,作為婦科臨床資料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
關鍵詞:宮頸病變;TCT;篩查;臨床價值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TCT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提高了宮頸病變陽性診斷率[1]。本文研究了TCT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臨床價值以及不足,現(xiàn)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0年8月~2014年3月在本院進行TCT檢查的所有患者中,隨機抽取2023例作為本次觀察對象。其中細胞學檢查呈陽性后采取陰道鏡檢查、組織學活檢183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36.22±4.3)歲。所有患者均伴有異常陰道出血、接觸性出血、分泌物增多以及宮頸糜爛等癥狀,且有性生活史。
1.2方法 主要的檢測儀器有:Thinprep液基細胞學檢測儀、陰道鏡數(shù)字成像系統(tǒng)。
1.2.1對2023例患者采取TCT檢查,具體操作如下:利用宮頸刷采集患者宮頸口以及宮頸管中的脫落上皮細胞,并將其放置在裝有Thinprep保存液的瓶中,將其制成薄層涂片,然后通過95%的酒精加以固定,在巴氏染色之后,送至細胞學專業(yè)醫(yī)師統(tǒng)一進行閱片診斷。
1.2.2病理組織學檢查 由專門的婦科醫(yī)師進行檢查;首先利用棉簽緩慢擦拭宮頸分泌物,然后進行初步觀察,利用3%的冰醋酸進行試驗;利用濾色鏡對血管形態(tài)進行觀察;再將碘溶液涂抹在宮頸處,并仔細觀察宮頸處是否完全著色,利用活檢鉗將異常組織去除;最后利用10%的福爾馬林,進行分瓶固定,進行病理組織檢查。
1.3診斷標準 將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TCT利用TBS分級系統(tǒng)報告細胞學診斷:①ASC-US: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細胞具有異型性;低危型的HPV的感染;②HSIL:傾向于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多種HPV感染引起的扁平和隆起性濕疣改變、移行帶處乳頭狀不成熟化生以及單純的HPV感染。其包括CINⅠ、CIN II、CIN III;③LSIL: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輕度非典型增生是由HPV感染所引起;④SCC:鱗狀細胞癌,子宮頸鱗癌的首選腫瘤標志物,其Cutoff值通常在2.5μg/L。
陰道鏡診斷標準:①正常宮頸圖像:在移動帶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異型上皮、異常腺體開口和異型血管;②炎癥:可見葡萄狀陰影,宮頸充血,且邊界較為模糊,可見醋白上皮;③CINⅠ:細小點狀血管,邊界清楚,可見平滑但不規(guī)則的白醋區(qū);④CINⅡ:可見白醋上皮,并伴有細小點狀血管或細小鑲嵌血管;⑤CINⅢ:在移動帶中可見厚重、清晰的白醋上皮,并伴有出點狀血管和其他異型血管;⑥宮頸癌:在CINⅢ的基礎上,伴有腦回樣或豬油樣改變,上皮下出血壞死。
2 結果
在這2023例患者中,正常或炎癥有1821例,占90.01%;ASU-US及其以上診斷的檢出例數(shù)為183例,陽性檢出率為9.05%。而其中CIN檢出例數(shù)占ASC-US總例數(shù)的44.63%(54/121),見表1。
3 討論
在婦科門診中,宮頸病變是一種常見疾病,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發(fā)病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對高危人群嚴格進行監(jiān)測,對于預防宮頸癌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通過病理細胞學、分子生物學以及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從宮頸癌的前期病變發(fā)展為宮頸癌需要經(jīng)過10年左右的時間。其中CIN則是宮頸浸潤癌的癌前病變階段。因此,CIN的及早診斷以及早期治療,是降低宮頸癌發(fā)病[2]。
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將宮頸組織學活檢作為診斷宮頸病變的金標準,采取陰道鏡檢查,能夠準確觀察到宮頸表層的實際情況,但無法完全觀察到宮頸管中的具體病變情況,導致發(fā)生漏診情況。而采取TCT檢查,能夠有效減少漏診問題[3]。TCT是宮頸病變的初篩措施,以及作為取代傳統(tǒng)巴氏法的有效檢查方法,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的宮頸癌前病變患者,且在預防宮頸癌的工作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4]。但是作為宮頸癌的初篩措施之一,TCT也會出現(xiàn)部分假陽性以及假陰性率。有醫(yī)學文獻報道,在宮頸低度病變,通過TCT檢查會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率。針對TCT良性患者,切不可放松警惕,也不可停止隨診;對于臨床高度可疑患者,應采取宮頸活組織病理檢查,從而避免漏篩[5]。與鱗癌相比宮頸腺癌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超過25%的宮頸癌為腺癌。然而細胞學檢查對于鱗狀上皮病變的檢出比腺上皮病變更加敏感。99%的宮頸癌患者存在HPV感染。在細胞學出現(xiàn)ASCUS時比較推薦用HPV檢測進行進一步篩檢,因為它的性價比更高,能減少重復檢查及隨訪次數(shù)。但HPV檢測對于細胞學篩查為腺細胞患者的作用還不是很明確,很多道表明HPV檢測可以識別出有高患病危險因素的腺細胞患者。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這2023例患者中,正?;蜓装Y90.01%(1821/2023);ASU-US及其以上診斷的陽性檢出率為9.05%(183/2023)。而其中CIN檢出例數(shù)為54例,占ASC-US總例數(shù)的44.63%。本次研究結果和相關醫(yī)學文獻報道相吻合[6]。
綜上,在陰道鏡下,行TCT檢查,能夠提高宮頸病變的診斷準確率,應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療,才能夠預防宮頸癌,并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杜伯海,何玉萍,傅思瑩.運用國產(chǎn)安必平與進口TCT耗材行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的檢測效果比較[J].廣州醫(yī)藥,2014,11(01):233-234.
[2]張婧,李俊華.TCT與陰道鏡聯(lián)合檢測的應用分析[J].鄖陽醫(yī)學院學報,2009,10(06):1320-1323.
[3]佟玲,張爽.TCT技術在診斷宮頸病變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1(20):344-345.
[4]紀麗偉,童婷婷,虞晴.TCT及陰道鏡下活檢在宮頸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2(05):1155-1156.
[5]李海,朱梅娟,張惠琴,等.TCT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0(03):2202-2204.
[6]王步軍,鄭飛云.HPV檢測、TCT及宮頸刮片在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8,11(05):1003-1004.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