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牙周探診出血獲得的齦溝血來檢測血糖水平。方法 用牙周探針探診牙周袋,對齦溝血進行血糖水平檢測,同時對手指末梢血進行血糖監(jiān)測。結果 齦溝血血糖檢測結果與手指末梢血檢測血糖結果一致,具有臨床檢測意義。結論 經牙周探診采血檢測血糖具有微創(chuàng)、無恐懼、安全、簡便等特點,能夠有效的篩選出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的患者,并幫助其監(jiān)控血糖。
關鍵詞:牙周探診出血;測血糖;采血
隨著人口迅速增長、老年化以及城市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迅速增長,全球2000年的糖尿病患病率為2.8%,估計到2030年,患病率可能達到4.4%。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中國和印度列為未來糖尿病患者數(shù)且增加最多的國家[1]。流行病學結果顯示,血糖未經控制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牙周炎發(fā)病率[2]。牙周炎與糖尿病之間存在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雙向關系,兩者具有共同的發(fā)病基礎,有學者提出將牙周炎列為糖尿病的\"第六并發(fā)癥\"[3],并且詢問和了解糖尿病史已納入了常規(guī)牙周病診治規(guī)范中。目前認為,采用血糖儀檢測手指末梢血來監(jiān)測血糖水平是可靠可行的。與靜脈血檢測相比,手指末梢采血具有更快速、簡便、標本需血量小等特點,并且空腹手指末梢血血糖在篩查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的研究中,肯定了手指末梢血在異常血糖篩查中的意義[4,5]。牙周探診后出血是牙周病檢查最常見的表現(xiàn)[6]。若齦溝血的血糖值能反映患者血糖濃度,則增加了血糖檢測的途徑和方法。牙周探查是牙周檢查的常規(guī)項目,與手指末梢血取血相比,這種新途徑能夠做到微創(chuàng)、無恐懼、安全、更簡便,患者更易于接受。本文總結了在通過牙周探查采集齦溝血進行血糖檢查的護理配合要求。
1 臨床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3年4月~6月在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牙周科初診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一共收集了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為24~65歲,其中第1組有明確糖尿病病史的患者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 年齡為50~65歲。第2組無糖尿病病史的患者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齡為24~65歲。
2 齦溝血的采集
2.1齦溝血的采集位點選擇于上前牙區(qū)頰側,該區(qū)域操作時視野清晰,且便于放置血糖試紙。
2.2無菌棉卷隔濕以避免唾液的污染、無菌紗布或氣槍吹干檢測位點。
2.3牙周探針常規(guī)進行探診(圖1)。
2.4移開探針后齦溝血溢滿齦溝(圖2),迅速將血糖試紙的前沿位置接觸齦溝血,操作時試紙不能接觸到牙面或齦溝(圖3)。
2.5根據(jù)血糖儀使用說明,血糖儀進行讀數(shù),記錄。
3 手指末梢血的采集
3.1選擇患者左手無名指指尖兩側皮膚較薄處采血。
3.2采血前可將手臂下垂10s,使指尖充血。
3.3 75%的酒精棉球擦拭無名指,待干燥后,采血筆裝入一次性使用采血針刺入,輕輕擠壓手指兩側血管至指前端1/3處,讓血慢慢溢出,將血糖試紙的前沿位置接觸血滴。
3.4血糖儀進行讀數(shù),記錄。
4 護理措施
4.1操作前準備
4.1.1護士:洗手,戴口罩,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
4.1.2環(huán)境:清潔,安靜。
4.1.3用物:一次性滅菌橡膠外科手套、一次性醫(yī)用外科口罩、不銹鋼牙科彎盤、口鏡、牙科鑷子、牙周探針、棉卷/ 紗布、一次性使用采血針、血糖儀、采血筆、血糖試紙。
4.1.4患者:空腹或進食均可。
4.2流程
4.2.1協(xié)助患者安置舒適體位。
4.2.2打開血糖儀,備好試紙。
4.2.3采血
4.2.3.1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口腔隔濕,用75%乙醇棉球消毒待測牙牙齦,待消毒液完全蒸發(fā)。
4.2.3.2血糖試紙插入血糖儀備用,將牙周探針輕探至齦緣以下約1mm處輕輕滑動,待齦溝血溢出齦緣,將血糖試紙前沿接觸齦溝血,讀數(shù)。操作時試紙不可接觸到牙面或齦溝。
4.2.3.3等待屏幕上顯示血糖的測定值。
4.2.3.4洗手,記錄。
5 評價
所有患者的齦溝血的血糖值范圍為5.3~18.2mmol/L,平均值為(8.16±3.63)mmol/L, 手指末梢血的血糖值范圍為5.0~19.7mmol/L,平均值為(8.30±3.89)mmol/L,皮爾森相關系數(shù)分析齦溝血和手指末梢血血糖值的相關性,r=0.995,P<0.001,提示兩者高度相關。
齦溝血測試結果與手指末梢血血糖檢測結果相一致,能夠篩查出異常血糖患者,并有利于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觀察與監(jiān)測,使其做好早期防治。
6 討論
糖尿病是全球性的主要慢性病。由糖尿病和糖尿病引發(fā)的各種心腦血管和其它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國內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國內大陸地區(qū)糖尿病患病率已達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達15.5%,這意味著我國大陸地區(qū)糖尿病患病總人數(shù)已達9200萬人,糖尿病前期人數(shù)達1.48億以上[5]。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和最具挑戰(zhàn)性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不容樂觀的是,有超過50%的糖尿病患者未診斷出患有糖尿病。據(jù)美國2008年發(fā)布的報告,估計美國當年人群中約有570萬人患有未診斷的糖尿病,而且這個數(shù)字還在迅速地增加[1]。在糖尿病發(fā)病早期,很多患者無較為特異臨床癥狀,其潛伏期甚至可以達到9~12年,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確診后,已出現(xiàn)腦、心、眼以及腎等重要器官并發(fā)癥,這也是致使糖尿病致殘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對患者本身還是對其家庭均帶來了較大負擔,因此,這些未診斷的糖尿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對于早期治療、防止和減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損害,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發(fā)現(xiàn)輕癥患者、對人群進行篩查,尤其是對易感人群進行普查非常必要。
糖尿病與牙周炎存在著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雙向關系[7]。一方面,糖尿病與牙周炎的發(fā)生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有著密切關系。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tài)使其體內炎性介質表達上調,提高機體對細菌感染的敏感性,導致了更嚴重的炎性反應。另一方面,牙周炎導致的炎癥和胰島素抵抗之間也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機體的免疫炎性反應更易導致胰島素的抵抗。
牙周探診是牙周病,特別是牙周炎的診斷中最重要的檢查方法,牙周探診后出血是牙齦炎、牙周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牙周探針帶刻度,工作端為圓柱形,尖端處為鈍頭,檢查時牙周探針應與牙的長軸平行,尖端始終緊貼牙面,探診壓力一般僅為20~25g,以保證牙周探診的微創(chuàng)性,完全不需要增加額外的臨床操作,并且血糖儀檢測血糖僅需很少量的血量(0.6μl),齦溝血完全能夠滿足取血量,并且微創(chuàng),而用手指末梢血檢測血糖水平的時候必須使用采血針針刺取血,操作更繁瑣,痛覺更明顯。齦溝血是臨床采集方便、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大量研究已經證明,齦溝血血糖糖與手指末梢血血糖水平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采用齦溝血替代手指末梢血進行亞臨床糖尿病篩查具有可行性[8]。
在配合齦溝血糖檢查時要加強護理配合。護理操作注意事項:①采血前做好牙齦隔濕與消毒,待消毒液蒸發(fā)后再采血,以免唾液影響檢測效果;②保證溢出血量溢過齦緣,牙齦出血指數(shù)≥4,否則無法檢測;③取血時間不可過長,防止血液凝固,無法檢測;④注意操作時試紙不能接觸到牙面或齦溝,試紙保持干燥,注意防潮,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參考文獻:
[1]Kahn R.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ic Care,2003,26:3160-3167.
[2]Gaikwad S, Jadhav V, Gurav A, et al. Screening for diabetes mellitus using gingival crevicular blood with the help of a self-monitoring device[J].J Periodontal Implant Sci,2013,43(1):37-40.
[3]Loe H: Periodontal diseases: the Sixth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ic Care,1993,16:329-334.
[4]Harris MI, Eastman RC. Early detection of undiagnosed diabetes mellitus: a US perspective[J].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0,16(4):230-236.
[5]姚軍,高妍,紀立農,等.拜安捷TM血糖檢測儀測定末梢毛細血管血糖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靜脈血漿血糖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3).
[6]曹采方.牙周病與全身健康關系[M].第2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
[7]Taylor GW.Bidirectional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diabet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s:8/1 epidemiologic prespective[J].Ann Period ontol,2001,61(1):99-112.
[8]李昆縉,吳娟,任陽,等.采用齦溝血篩查糖尿病的初步研究[J].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4,34(1):19-21.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