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在垂體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效果。方法 納入90例垂體瘤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在其基礎上予早期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治療依從性及術后腦脊液鼻漏及尿崩癥的發(fā)生率的差異。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及HAMD、HAMA評分、術后腦脊液鼻漏及尿崩癥的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垂體瘤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術后腦脊液鼻漏及尿崩癥的發(fā)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垂體瘤;圍手術期
垂體瘤屬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良性腫瘤。近年來單鼻孔經蝶竇入路行垂體瘤切除術已成為一種比較現代的治療手段,它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成功率高、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較低等優(yōu)勢,已被廣大患者所接受[1]。由于垂體瘤導致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患者出現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問題,比如:肥胖、不孕不育、性功能減退等癥狀[2],患者會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住院后,面對外科手術這一強烈的應激事件,又加重了患者焦慮及抑郁的程度?;颊呱眢w及心理問題的共同作用導致患者手術的危險性增加,提高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影響了患者預后。因此,對每一位患者實施早期綜合護理干預是消除患者負性情緒,保證手術順利的關鍵。本科室對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垂體瘤患者實施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垂體瘤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22~63歲,平均(44.6±2.5)歲,試驗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23~67歲,平均(49.8±3.0)歲;手術方式均為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手術方式上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認知干預 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即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評估,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制定個性化的綜合護理干預計劃,針對患者自身的特點及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運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該種疾病的臨床特點,手術方式,術前準備的內容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及不適感。使患者樹立信心,降低其焦慮及抑郁的負性情緒,以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
1.2.2心理干預 患者入院后即實施早期的心理干預。熱情接待患者,營造一個輕松整潔的住院環(huán)境,介紹床位醫(yī)生護士及病區(qū)環(huán)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掌握溝通技巧,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感受,通過交談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全面的評估,針對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的不適感及并發(fā)癥予提前說明,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同時,評估患者對手術相關內容的理解及接受能力,給予正確的指導,必要時請治療效果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使患者對手術相關知識充分全面的理解,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進而降低對手術治療過程產生的過度焦慮及抑郁情緒,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及治療過程的耐受性。
1.2.3行為干預
1.2.3.1術前體位訓練 術前3d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去枕平臥,張口呼吸的體位訓練,4次/d,訓練時間控制在30min/次。術前3d開始使用呋麻滴鼻液滴鼻,術前1d剃除雙鼻腔的鼻毛,指導患者誤損傷鼻腔黏膜。術前口腔護理2次/d,指導患者飯后使用銀離子漱口液漱口。
1.2.3.2術后護理
1.2.3.2.1體位:術后全麻未清醒患者給予去枕平臥位,頭偏一側,防止患者因嘔吐誤吸導致窒息。術后麻醉清醒后1~3d給予仰臥位,之后給予半臥位,抬高床頭15°~30°,以利鼻腔、鼻竇滲血及分泌物的流出[3],有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使顱內壓降低。
1.2.3.2.2密切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準確記錄24h尿量及每小時尿量。
1.2.3.2.3保持呼吸道通暢: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患者因術后鼻腔填塞,可給予面罩給氧,指導患者及時將口腔內的分泌物吐出,保持呼吸道的通暢。
1.2.3.2.4輸液護理:密切觀察患者雙側鼻腔的滲血情況,觀察有無液體流出,準確判斷流出液體是腦脊液還是血性分泌物。
1.2.3.2.5并發(fā)癥的護理 ①尿崩癥:尿崩癥是垂體瘤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一般發(fā)生在術后的1~2d,發(fā)生的原因是在手術過程中垂體后葉及垂體柄受牽拉或損傷所致。在護理過程中,應準確記錄患者每小時尿量及24h尿量。如果尿量>250ml/h 或24h>4000ml,尿色變淡,提示多尿及尿崩癥,立即匯報醫(yī)生并遵醫(yī)囑處理;②腦脊液鼻漏:經鼻蝶入路是切除垂體瘤的首式,術后并發(fā)腦脊液鼻漏的發(fā)生率為8.04%[4],其發(fā)生原因多為術中損傷蝶竇或腫瘤向下生長破壞鞍底,或由于用力咳嗽、屏氣等引起顱內壓增高時,使蝶竇破裂所致,若患者流清水鼻涕、低頭、坐起時流速加快,平臥時減輕或停止,或鼻孔流出的無色液體干燥后不結痂,睡眠時感咸味液體經口咽部,伴異樣反復嗆咳,收集的液體糖定性試驗陽性即為腦脊液[5],安慰患者,告知勿過度緊張,一般經平臥后2w內多可自愈,還應遵醫(yī)囑口服醋氮酰胺,以減少腦脊液的產生;③保持水電解質的平衡:術后1~2d 為多尿高峰期,由于患者多尿,尿崩、尿中排鈉增多,同時鉀丟失也多,易出現低鈉血癥、低鉀血癥,因此需經常監(jiān)測電解質[6],并觀察患者神志變化,傾聽患者主訴,輕者可口服補鉀、補鈉藥物,重者靜脈補充,以防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
1.3評價指標
1.3.1不良心理的評價指標 采用華裔教授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實施面對面的評估,兩個量表各包含20個項目,用測評獲得的總分乘以1.25,得到標準分T分,T分>50分為陽性,SAS和SDS量表由患者本人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填寫,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測評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HAMD量表包含24個項目,評分值﹥20分為陽性;HAMA包含14個項目,評分值﹥14分為陽性,兩個量表均由護理人員實施評估并如實填寫[7]。
1.3.2治療依從性的評價指標 治療依從性的評價包括3個方面:用藥依從性,功能鍛煉依從性,日常生活依從性,完全遵從醫(yī)療護理的要求進行用藥、鍛煉、生活者為依從性好;部分遵從醫(yī)療護理要求進行用藥、鍛煉、生活者為依從性一般;不能遵從醫(yī)療護理要求進行用藥、鍛煉、生活者為依從性差[7]。按照依從性評價為好及一般的患者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作為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的依據。
1.3.3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評價 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當日使用醫(yī)院自制的護理人員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由患者自行填寫,如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完成者,由護理人員進行面對面溝通,如實填寫患者的回答情況。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滿意,60~70為一般,60分以下為不滿意,以非常滿意、滿意、一般的患者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作為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依據。
1.3.4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腦脊液鼻漏及尿崩癥的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SAS、SDS評分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組患者自評焦慮、抑郁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干預前的HAMA、HAM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人員對試驗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4。
3 討論
3.1垂體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可造成患者內分泌的紊亂,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心理及生長發(fā)育的情況,患者對疾病知識缺乏全面的了解,對治療的不信任再加上手術的應激反應,這些可帶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不適。而身體和心理疾病的相互作用及影響,均可引起神經功能的紊亂、內分泌的失調以及免疫功能的低下,從而加重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適應能力,甚至使手術的危險性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加,影響患者的預后。因此,對于垂體瘤患者實施早期綜合護理干預至關重要。
3.2對照組與試驗組經護理干預后焦慮值及抑郁值相比有明顯差異,且對照組與試驗組相比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果顯示,通過早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能夠明顯緩解垂體瘤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降低患者心理障礙的發(fā)生率,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以及促進術后的早日康復。因此,加速護理新理論知識技能的傳播、促進規(guī)范化程序的推介,加強科學化評估的手段、拓寬可操作模式的路徑等措施來加強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所出現各種護理問題的能力,使得早期綜合護理措施更加系統(tǒng)化,進而使之成為護理工作甚至于整個醫(yī)療活動中的必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潘錦華.健康教育在垂體瘤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3C):788.
[2]柯燕燕,馬立乎,侯搖智.經鼻螺入路垂體窟切除術患者術前心理干預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19(22):183-184.
[3]趙曉麗,黃秋華,葛妤.內窺鏡鼻竇手術后的護理122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4243.
[4]顧磊,周紅葦. 繆艷華. 蝶垂體瘤切除術前去枕平臥位的訓練與護理[J].上海護理,2004,3(2):32 -33.
[5]王秋瑩. 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3):178 -179.
[6]劉輝. 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6):169 -170.
[7]周利,泰秀娟,楊莎莎.心理干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89-91.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