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對牙周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共50例牙周炎患者,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健康指導,觀察統(tǒng)計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識知曉情況和行為改變情況。結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對刷牙方法的應用,刷牙次數(shù)、時間,對牙間隙處理及口腔檢查等行為均有較好的轉變,與健康教育前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健康教育對牙周病患者有較好的效果,能夠提高其對口腔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
關鍵詞:牙周?。豢谇唤】到逃?;實施價值
牙周病是造成牙齒缺失的一項重要因素,而且這種病癥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口腔中的體現(xiàn)。牙周病還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且與菌斑控制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1]。本文探討了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的實施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共50例牙周炎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颊吣挲g在23~57歲,平均年齡為(35.25±1.50)歲。牙周炎病程為3~7年,平均病程為(5.25±0.7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50例牙周炎患者在治療期間均加強口腔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
1.2.1健康宣教 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填寫調查問卷,然后進行評估,對患者問卷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問題進行一對一的相關知識教育,并對患者們日常生活中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進行行為矯正。對所有患者進行基礎性知識宣教,包括口腔結構、誘發(fā)牙周病的原因、牙齒結構、病機病理、發(fā)展過程、對口腔和機體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著重講解牙菌斑的形成過程和對牙周病的影響,使患者能夠清楚自己的口腔衛(wèi)生狀況,并教會患者用牙線清理牙齒。
1.2.2講解牙周病 刷牙可以去除軟垢和菌斑,并借助牙刷的按摩作用增進牙齦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加強牙周組織對局部刺激的防御能力,維護牙齦的健康。講解牙周病所需的BASS刷牙法,對既往刷牙習慣不良的患者進行積極的矯正。
1.2.3潔治 牙齦炎多由于牙菌斑和局部刺激所引起,而牙周炎則是在牙齦炎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因此健康教育中要告知患者積極保持牙面的清潔和衛(wèi)生,一般每6個月~1年均需要給予專業(yè)的牙齒清潔,以預防牙齦炎。
1.2.4口腔治療 叮囑牙周炎患者應用有效的漱口液來抑制菌斑的形成,或者殺滅菌斑,目前較為常用的是氯己定溶液。價格低廉,使用方便,而且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牙周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知識掌握情況。向患者發(fā)放相關知識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日常口腔健康行為情況進行調查,包括BASS刷牙法應用、刷牙次數(shù)、刷牙時間、牙間隙處理以及定期口腔檢查。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牙周炎患者口腔教育前后健康行為情況的表示均使用例數(shù)(%),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50例牙周炎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存在顯著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健康教育之前,50例患者中使用BASS刷牙法的患者共有28例(56.00%),刷牙超過2次/d的患者共有32例(64.00%),刷牙超過3min/次的患者共有25例(50.00%),牙間隙處理得當?shù)幕颊吖灿?3例(66.00%),定期口腔檢查的患者共有24例(48.00%)。
經(jīng)過健康教育之后,50例患者中使用BASS刷牙法的患者共有48例(96.00%),刷牙超過2次/d的患者共有42例(84.00%),刷牙超過3min/次的患者共有45例(90.00%),牙間隙處理得當?shù)幕颊吖灿?3例(86.00%),定期口腔檢查的患者共有44例(88.00%)。
3 討論
口腔健康是對生命健康質量的一項反應標準,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口腔健康定義的標準為牙齒整潔無齲洞,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無痛感[2]。
牙周病屬于慢性進行性疾病,病程較長且不斷發(fā)展。在發(fā)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常常容易被忽視,但中老年患者牙周病率極高,且病情較為嚴重[3]。
對患者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全面了解牙周病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以及預后,系統(tǒng)完整掌握牙周病的知識,了解防止牙周病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識[4]。
牙周病與牙菌斑的出現(xiàn)具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對菌斑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防止牙周病,而口腔健康教育是成本效益好、便于普及應用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5]。對患者進行口腔教育,能夠使患者對牙周病的發(fā)病原因、機制、臨床表現(xiàn)以及危害等相關知識有明確的了解,從而改善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在生活中對菌斑進行有效控制,完善對牙周病的防治[6]。
經(jīng)過本次的調查研究,牙周病患者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之后,刷牙次數(shù)、刷牙時間、牙間隙處理及定期口腔檢查等口腔健康行為情況均有明顯的好轉,與教育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牙周病患者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口腔健康知識的認識,增強健康指數(shù)。
參考文獻:
[1]陳亭廷.口腔健康教育對牙周病的預防效果觀察[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08(5):156-157.
[2]安春青,侯燕,蘭燕,等.電話回訪式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4):134-135.
[3]劉愛容,陳佩祥,曾雪紅,等.九佛開展小學生口腔健康教育及窩溝封閉預防齲病和牙周病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0(11):49-51,52.
[4]胡芳,李健,萬燕燕,等.口腔健康教育對224例妊娠期婦女口腔健康影響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10(9):713-713,714.
[5]李茜,張文捷,陳建鋼,等.健康教育對改善牙周病治療效果的評估[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27(5):297-298.
[6]張燕萍,顧洋.口腔健康干預在牙周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3,26(30):582.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