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醫(yī)學有了更大的進步,臨床護理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但腦卒中并發(fā)抑郁癥的發(fā)生率逐年增高,抑郁癥既導致軀體癥狀加重,同時加重了腦卒中患者精神痛苦,影響機體功能的康復,使其生活質量降低[1]。抑郁癥是腦卒中患者中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占腦卒中患者的20%~50%,主要表現為患者情緒的低落,消極悲觀的心態(tài)和對世俗的厭惡,還有心境的障礙,不配合康復鍛煉和治療。這些癥狀的出現不僅不同程度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妨礙其神經功能的恢復,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本文針對腦卒中并發(fā)抑郁癥進行分析,討論相應的護理對策。
關鍵詞:腦卒中;抑郁癥;護理對策
隨著現代搶救水平的提高,腦卒中患者死亡率已明顯下降,但因其致殘率高,不僅使患者軀體殘疾,也易導致情感障礙,其中抑郁癥在腦血管疾病后情感障礙中居前位,腦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生與癱瘓、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關[2]。積極有效的康復治療和護理能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肢體功能、降低致殘率和致殘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減少患者抑郁情緒。主要的對策對具有腦卒中潛在并發(fā)抑郁癥人群進行早期干預,心理干預,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
1 早期干預
目前,對腦卒中并發(fā)抑郁癥的患者的早期干預有認知療法,早期干預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和維護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研究證明對腦卒中患者早期用認知療法可明顯改善腦卒中后抑郁狀態(tài)和認知功能障礙,促進患者的身心早日康復[3]。
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密切觀察病情,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遵醫(yī)囑結合藥物治療和合理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給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 心理治療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于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護理人員可以依據這個理論,制定滿足患者需要的措施,以給患者進行心理問題的疏導,制定腦卒中并發(fā)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康復計劃。
患者心理變化和情感障礙必然會影響患者治療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對疾病的認識異常,患者往往在腦卒中早期表現出對疾病的否認和不理解,尤其是在患者有半身忽略式體象障礙時,患者自覺長時間能活動,完全否認有偏癱。護士應該通過被動活動患側,保持其關節(jié)活動范圍,患側臥位增加體位感覺刺激,使患者了解患肢的存在,不能操之過急,以免患者產生抑郁、失望等嚴重心理活動。護理時重要的一點是把抑郁癥和單純喪失信心或伴有智能障礙的不穩(wěn)定情緒區(qū)別開來,對持久的抑郁狀態(tài)要給予安慰勸說,誘導和支持,同時適當地給予抗抑郁藥治療有積極作用。
3 康復治療
腦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在意識﹑運動﹑知覺﹑認知﹑語言﹑精神情緒等方面,病后出理不當可致廢用綜合征和誤用綜合征。廢用綜合征是指長期臥床不活動,或活動量不足及各種刺激減少的患者,由于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現關節(jié)攣縮、肺部感染、褥瘡、深靜脈血栓、便秘、肌肉萎縮、肺功能下降、體位性低血壓、智力減退等一系列征候群。大多數廢用綜合征的表現可以通過積極的康復訓練得到預防。
4 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
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①營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和積極訓練氛圍。腦卒中患者常因失語﹑肢體癱瘓﹑大小便失控﹑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感到痛苦﹑焦慮﹑悲觀或恐懼等心理,所以護理人員首先要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積極樂觀地面對現實,主動訓練,爭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和回歸社會。②病房大小要考慮到輪椅活動的空間,不設門檻﹑地面防滑;浴室應有洗澡凳,墻上安置扶手,淋浴旁安裝單手擰毛巾器;便器以坐式為宜,坐便器周圍或坐便器上有扶手以方便和保護患者。③病床應低于普通床,并使用活動床欄。④房間的布置應盡可能使患者能接受更多的刺激。床的位置要便于使所有的活動(如護理﹑醫(yī)生查房﹑探視等)都發(fā)生在患側;床頭柜電視機等應安置在患側,有利于患者重視患側。
5急性期的護理
配合搶救治療所需的處理和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同時做好:①保持良肢位和維持關節(jié)活動范圍。②注意將踝關節(jié)置于90°位,避免被子卷壓足背。③定時變換體位,加強基礎護理。④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新。便秘者可給緩瀉劑,急性期原則上禁止灌腸,避免強烈刺激,防止加重病情或引起腦出血;注意排尿通暢,以防泌尿系感染。
6 飲食護理
6.1調整進食方式 在調整食物稠度找出幫助患者吞咽的姿勢或頭部位置的同時協(xié)助患者改變進食習慣及過程。如減少進食時每一口食物的份量,降低誤吸的可能性,減慢進食速度,確?;颊哂谐渥愕臅r間把食物安全地吞進食管。能夠咀嚼但不能用舌向口腔深處送進食物的患者,可用湯匙每次將少量食物送到舌根處,讓患者吞咽。偏癱患者食物堆積于口腔一邊或由癱側的口角流出,可向健側送入14湯匙食物,5S后待患者完成吞咽動作張口確認無誤后再送入食物,每勺食物量可逐漸增加直至滿勺。
6.2功能訓練 由于吞咽中樞位于雙側大腦皮層運動和運動前區(qū)一側受損后另一側可以代償使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恢復成為可能因此應指導患者進行增強口腔肌肉活動能力與改善氣管關閉能力的肌肉練習有意識訓練患者做空口吞咽練習。
6.3鼻飼飲食護理 首先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患者進行評估若發(fā)現飲水時有水泡聲舌下神經損害。口唇不能完全閉合時應選用鼻飼飲食以減少肺炎的發(fā)生率,灌注鼻飼飲食要注意食物的量,性狀,溫度及注入速度。
7 健康指導
對于腦卒中并發(fā)抑郁癥的患者的健康指導尤為重要。向患者家屬解釋疾病的癥狀,潛在并發(fā)癥及治療措施。給患者及家屬用藥指導和病情監(jiān)測的注意事項,包括一些自我護理方法和康復訓練技巧,使患者和家屬意識到堅持主動或被動康復訓練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廣安,李金芳,程立新.腦卒中后抑部早期綜合干預的隨訪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1):15-17.
[2]劉力.馮應棠,趙愛社,等.腦卒中偏癱患者急性期的綜合康復治療[J].中國康復,2002,16(3):152.
[3]丁劉鋮,胡園,朱仁祥.卒中后抑郁與神經功能關系的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4,21(2):183.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