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并評價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療半月板損傷的治療效果,并調查分析術后引發(fā)疼痛的危險因素。方法 隨機選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6例半月板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治療,依據患者受傷至手術治療時間的不同將上述患者分為6月內組(n=36)以及12月內組(n=30)。采取多因素分析法調查術后疼痛危險因素。結果 對比兩組手術前Lyscholm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Lyscholm評分較之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對比兩組術后Lyscholm評分結果具有明顯差異(P<0.05)。年齡高、負重時間長、未接受冷敷治療等是導致術后疼痛的主要影響因素。結論 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療半月板損傷療效較佳,盡早進行手術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術后疼痛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臨床應據此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關節(jié)鏡;半月板損傷;術后疼痛;危險因素
半月板損傷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膝關節(jié)損傷類型,臨床常見局限性疼痛、關節(jié)腫脹等癥狀。近年來隨著臨床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在該病癥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得以廣泛應用[1,2]。本研究觀察并評價了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療半月板損傷的治療效果,并調查分析術后引發(fā)疼痛的危險因素,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6例半月板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治療,依據患者受傷至手術治療時間的不同將上述患者分為6月內組(n=36)以及12月內組(n=30),6月內組中男23例,女13例?;颊吣挲g:28~62歲,平均年齡為(45.2±1.3)歲。12月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基礎病例資料,結果均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治療,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接受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采取髕下外側入路,先進行置管,使用生理鹽水將關節(jié)腔充盈,之后進行髕上囊、髕股關節(jié)、內側隱窩、內側室、踝間窩、外側室以及外側隱窩的探查。在確定患者的損傷類型以及損傷程度后則可在關節(jié)鏡下為患者進行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對于損傷分為較大的患者可選擇進行次全切,單藥盡可能保留患者未損傷的半月板。切除術完成后要采用探鉤確定半月板的穩(wěn)定性,確定手術操作效果滿意后則可進行關節(jié)腔沖洗,并進行縫合包扎,常規(guī)留置引流管。術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以及康復訓練。
1.3療效評價標準[3] 本次研究將采用Lyscholm膝關節(jié)評分標準評價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膝關節(jié)功能越好,得分在85分以上為優(yōu),得分在75分以上為良,得分在60分以上為尚可,低于60分則為差。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調查分析的各項數據均錄入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使用t檢驗進行數據對比。計數資料均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檢驗進行數據對比,應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關系采用線性回歸進行分析處理,若對比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間治療前后膝關節(jié)評分的對比 兩組治療后Lyscholm評分較之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對比兩組術后Lyscholm評分結果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術后疼痛危險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高、負重時間長、未接受冷敷治療等是導致術后疼痛的主要影響因素,見表2。
3 討論
膝關節(jié)是機體十分重要的負重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在各類膝關節(jié)損傷中屬于較為常見的類型。半月板一旦出現損傷則會導致形成的游離銳利邊緣卡在關節(jié)之間,若患者進行活動則會導致關節(jié)受到銳利邊緣的刺激,從而造成膝關節(jié)疼痛以及活動受限等癥狀[4]。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損傷治療是臨床治療該病癥較為常用的手術方法,其多分為全切術、次全切術以及部分切除術三種。有研究證實對于無血液供應區(qū)損傷的患者而言部分切除術即可達到良好療效,但術后較易出現疼痛情況,不僅不利于患者康復,而且也為患者帶來較大痛苦[5~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6月內組患者的術后治療效果要好于12月內組,該項研究結果證明盡早為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治療更利于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恢復。另外分析術后疼痛危險因素發(fā)現負重時間長、年齡較高以及未進行冷敷治療等因素是造成術后疼痛的主要危險因素,故臨床應對患者予以針對性的診護干預,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張浩沙強,王雷,郭瑞,等.經關節(jié)鏡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療半月板損傷的治療體會及術后疼痛危險因素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5,16(12):2002-2004.
[2]金亞平,徐剛,金建華,等.關節(jié)鏡治療膝關節(jié)盤狀半月板損傷的療效及術后疼痛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31(11):1796-1798.
[3]蔣濤,瞿玉興,許建安.關節(jié)鏡治療膝關節(jié)盤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療效及術后疼痛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4(2):1278-1280.
[4]馬楚平,梁江山,何光聯,等.半月板損傷關節(jié)鏡下的處理[J].實用骨科雜志,2015,23(3):139-141.
[5]徐虎,張春禮,周曉波,等.膝關節(jié)外側盤狀半月板損傷的關節(jié)鏡下手術治療--附77例病例報告[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16(5):1204-1206.
[6]溫志勛,曾淳,劉先銀,等.應用關節(jié)鏡治療膝關節(jié)盤狀半月板的療效分析[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4,21(3):197-199.
[7]郁賢舜,徐斌,徐洪港,等.微創(chuàng)關節(jié)鏡下手術治療盤狀半月板破裂的療效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3,13(4):582-583.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