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治療且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予常規(guī)護理,n=50)和對照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綜合護理干預,n=50),通過生活質(zhì)量量表對兩組患者在實施干預之前以及干預之后的生活質(zhì)量實施評價。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治療之后的生活質(zhì)量量表評分與治療之前比較明顯降低,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干預治療6個月之后的不良反應、動力和精力、癥狀、社會心理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其癥狀以及不良反應等情況,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升,應該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屬于一類在青壯年時期比較多見的慢性精神病,主要發(fā)病因素現(xiàn)在還不是十分明確,患者一般會出現(xiàn)情感、智力、行為、思維以及知覺等方面障礙,同時會伴隨幻聽、妄想以及幻視等情況。最近幾年以來,由于社會生活以及工作壓力的提升,我們國家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為患者和其家庭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1]。有研究顯示,藥物治療結合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本文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l.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確診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50例患者全部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的相關診斷和分類標準[2],50例患者全部排除嚴重系統(tǒng)器質(zhì)性疾病、代謝綜合征以及先天性智能障礙患者,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25例,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6~68歲,平均(38.5±8.2)歲;病程2~22年。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24~70歲,平均(36.2±10.4)歲;病程3~21年;兩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對照組25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25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干預:患者進入到醫(yī)院之后為其實施心理狀態(tài)評估,護理人員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按時為患者開展心理治療,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出現(xiàn)原因進行分析,建立有針對性的預防和疏導措施,使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提升。②健康教育:為患者進行發(fā)放宣傳資料以及模擬教育等,使其能夠正確了解精神病的發(fā)病原因、病機、治療方法和不良反應等。③用藥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鼓勵患者配合藥物治療,對于患者的遵醫(yī)囑行為加以指導和監(jiān)督,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藥習慣。④飲食護理干預: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計劃,合理搭配膳食結構,確保患者接受健康營養(yǎng)飲食。⑤運動護理干預:指導患者有效的運動鍛煉方式,其中包括跑步、打球以及跳繩等。⑥不良反應的預防護理干預:患者在接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期間會發(fā)生各類不良反應,護理人員對此需要向患者詳細講解。
1.2.2評價方法 通過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SQIS)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實施評價,其中包括30項,主要對癥狀和不良反應量表、動力和精力量表、心理社會量表3大方面進行評估,滿分為0~100分,0分為生活質(zhì)量最好,100分為生活質(zhì)量最差,得分越高,顯示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差。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干預之前,生活質(zhì)量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治療之后兩組評分與治療之前比較存在顯著降低(P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屬于臨床中十分多見的一類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大部分需要長時間住院接受藥物治療,因為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十分遷延,對于患者的生活產(chǎn)生十分嚴重的影響,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出現(xiàn)焦慮、被歧視感以及抑郁情緒,對其生活質(zhì)量和康復效果造成影響[3]。 患者在進入醫(yī)院的時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行為、思維以及知覺障礙,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與治療之前比較存在顯著改善,其中觀察組改善效果更加明顯。本文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不良情緒出現(xiàn)原因進行分析,為其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導,與此同時向其詳細講解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對預防措施加以普及,使患者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最終提升治療效果,加快康復速度。 綜上所述,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陸雪山,潘貴春,盧勇花.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5(4):859-860. [2]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3):184-188. [3]何曉艷,許可,楊梅.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3):353-355.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