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青年直腸癌新輔助化療,不良反應及觀察方法,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方法 對22例接受化療的青年患者給予化療毒副作用的觀察、靜脈置管、飲食調節(jié)、心理護理。結果 22例患者均接受化療,4例有消化道反應,13例有明顯改善?;颊呔橛邪准毎麥p少6例。化療期間沒有化療藥物外滲。在化療過程中,有一個顯著的情緒抑郁癥和抑郁癥。結論 準確、合理、細致的護理,能顯著降低早期直腸癌患者化療的不良反應。
關鍵詞:直腸癌;護理;化療
近年來,大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斷增加,發(fā)病率為60~10歲,平均年齡為40歲,與西方國家相比,西方國家比較常見的年輕患者,30年以上的結直腸癌患者[1]。結直腸癌需要綜合治療,這是大多數(shù)直腸癌患者的主要先決條件,可以提高生存率,減少復發(fā)率[2]。在治療過程中,定期和系統(tǒng)的護理可以更好地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如何使直腸癌護理更系統(tǒng)、更專業(yè),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腫瘤內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治療直腸癌患者22例,15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20~30歲,中位年齡26歲。所有患者術前經結腸鏡檢查確診。
1.2方法 用1次/15 d,2 w為1個周期,每例患者完成了超過2個周期,化療前均給予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止吐。在第1 d,奧沙利鉑85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靜脈滴注2 h;甲酰四氫葉酸200 mg/m2加入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2 h后,立即靜脈注射氟尿嘧啶400 mg/m2。隨后氟尿嘧啶400 mg/m2靜脈化療泵持續(xù)輸注48 h,每15 d為1療程。注意:不可用生理鹽水稀釋應使用5%葡萄糖溶液稀釋奧沙利鉑;不得使用含鋁針或鍍鋁的注塑設備;不使用類固醇(用于止吐、抗過敏,除外);不可與冰冷水漱口,由于溫度低會引起喉痙攣;5-氟尿嘧啶與奧沙利鉑注射液同時用[3]。
1.3結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通過化療周期。消化道反應4例,有輕度胃腸道反應13例,患者伴有白血細胞減少6例?;熎陂g沒有化療藥物外滲,在化療過程中,有一個顯著的情緒抑郁癥和抑郁癥。
2 護理措施
由于不同化療藥物作用于細胞周期的不同階段,應嚴格觀察治療藥物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藥物與藥物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在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不需輸血輸液,調整輸液速度,注意身體活動。靜脈的保護,在與中心靜脈穿刺PICC穿刺的最佳選擇患者的條件,其次是廣泛的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所有的化療藥物都是刺激性的,容易引起靜脈炎,靜脈阻塞,要特別注意保護靜脈的患者[4]。護士可以用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注射,以保證針頭被化療藥物所替代,后經靜脈滴注生理鹽水,保護血管,以保護靜脈,避免重復使用同一部位或同一靜脈。若發(fā)生靜脈炎、局部熱敷、理療或33%硫酸鎂、靜脈軟膏、濕敷以消炎止痛效果。處理化療藥物外滲,靜脈藥物滲漏會引起局部組織變性壞死。,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應立即停止給藥。如果條件允許,可仔細抽回2~3 ml的血液或任何外漏液,拔出針。如果藥物滲漏可導致抗腫瘤藥物起泡,地塞米松5 mg的比例,2 ml利多卡因注射液,在紅斑多部位皮下注射,劑量根據浸潤和局部類固醇藥膏的地區(qū),覆蓋無菌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局部使用冰袋進行觀察12~24 h,局部類固醇藥膏所有紅斑疼痛消失。日常健康教育,患者在治療中最常見的白細胞或血小板的出現(xiàn),喪失食欲、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因此,在化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血液,觀察血紅蛋白、白細胞和血小板指數(shù)是正常的,提醒患者避免公共場所,以減少細菌或病毒交叉感染的幾率并提醒患者注意口腔衛(wèi)生,堅持漱口后漱口,預防口腔潰瘍。要通知患者加強營養(yǎng),應采取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飲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5]。大劑量的化療藥物能殺死白血細胞,使血和尿中尿酸濃度增高,所以在化療期間患者的體液量要保證患者應告知喝更多的水,并遵循醫(yī)生的建議來應對化療不良反應,及時評估護理效果?;颊邆€體差異、惡心嘔吐程度不同,護理人員應做好心理疏導,避免患者自我暗示。密切觀察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護理人員應及時對癥治療,早期檢測化療毒副反應的早期癥狀,及時告知醫(yī)生,醫(yī)生給予止吐,胃黏膜保護藥,保肝藥、升白治療。
3 討論
護理人員應端正態(tài)度,尊重患者。由于恐懼、懷疑、悲觀、絕望、煩躁易怒、煩躁易怒等心理特征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并對患者的真實情況保密,以免患者過于緊張和恐懼,影響康復。護士需要改變思維,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6]?;颊叩囊蓡枺o理人員要有強烈的同情心和責任感,耐心細致地說明情況,以滿足欲望去做各種測試,智力增加患者消除,SpO2下降。吸應選擇合適的尺寸,質地軟吸管;之前,給予氧氣吸入2~3 min后痰吸;吸痰,動作輕柔,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 s 110 j,150 吸氣壓力為200 mmHg。觀察患者心率、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應注意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疼痛程度,判斷缺氧和停止吸煙的判斷指標。此外,做好氣道濕化,避免因過濕咳嗽引起的頻繁變化,勤吸或引起痰濕的問題,吸痰困難,甚至窒息[7]。合理的機械通氣,根據病情和血氣分析結果,合理設置和調整通氣模式和參數(shù),以防止患者因呼吸不適而引起的過度通氣或通氣。觀察生命體征,意識,SPO2和其他患者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注意觀察呼吸機的操作和對抗,如果有一個警告,應及時分析原因對癥治療。如有必要,按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劑,鎮(zhèn)靜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使患者有安全感。使用鎮(zhèn)靜評分來判斷患者的鎮(zhèn)靜程度,對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的鎮(zhèn)靜程度,不僅要保證患者的安靜睡眠,還可以很容易地喚醒患者的睡眠狀態(tài)。日常評估線下適應癥,盡快撤離呼吸機。社會舒適護理、社會舒適是由人際關系、家庭、學校、職業(yè)等社會關系所帶來的舒適性所帶來的[8]。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家屬解釋關閉式管理的重要性,并可放寬訪問系統(tǒng)或系統(tǒng)的靈活訪問。護士和患者家屬溝通時應誠懇、細致、換位思考、溫和,并主動向患者介紹、醫(yī)生和護士的工作和努力。要鼓勵家庭成員、親友通過訪問、記錄、慰問卡等方式給予患者積極的暗示和精神支持。
參考文獻:
[1]鄭舟軍,吳舟娜,樂富軍.舒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肢體康復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3B):692.
[2]姜玉紅,羅秀娟.舒適護理在內鏡F行胃腸息肉摘除術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6):432.
13]韓紅霞,黃輝.癌癥化療患者100例舒適護理的探討[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14(4):445.
[4]李晃焰,許川紅,賀麗.舒適護理在纖維結腸鏡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4):252.
[5]陳笑萍.ICU綜合征的早期護理干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0,9:23.
[6]吳霞云.人性化護理在改善ICU患者消極心理過程中的作用[J].臨床護理,2001,4:56.
[7]姚莉.舒適護理模式在機械通氣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8):751.
[8]劉化俠.機械通氣患者的不適與痛苦[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4):52.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