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方法 選取從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與護理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護理組采取預防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組未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對照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16.67%,護理組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對照組為20.00%,護理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采取預防護理,能減少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關鍵詞:髖關節(jié)置換術;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方式
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比較常見,其誘發(fā)因素主要包含血液中凝血因子、血流速度緩慢以及血管壁損傷等[1-2]。髖關節(jié)置換術(THR)是較為有效治療方法,能減輕患者痛苦,在髖部疾病治療中得到普遍應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屬于嚴重并發(fā)癥,有效預防護理,避免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提升臨床療效。本文主要分探討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與護理組(30例)。對照組中,11例女,19例男,年齡為36~84歲,平均為(60.54±9.78)歲;病程為2~4年,平均為(2.09±0.54)年。護理組中,12例女,18例男,年齡為38~83歲,平均為(60.09±9.23)歲;病程為2~3年,平均為(2.12±0.66)年。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飲食護理、傷口護理、肢體功能鍛煉以及宣傳教育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
護理組采取預防護理:①術前預防護理。術前鼓勵患者早期鍛煉,使其保持良好狀態(tài),并對患者采取相關健康教育,介紹健康知識,加強患者健康意識,同時關注高危人群;②術中預防護理。術中防止對髖關節(jié)過度牽拉或者是大范圍活動,確保充足血容量,注意徹底止血,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了解血流動力學變化,確保正確體位,一旦發(fā)生休克癥狀,需及時擴充血容量,并采取抗休克治療;③術后預防護理。術后不可于患肢抽血或輸液,避免損傷血管壁,增加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危險性。術后注射抗凝藥物,并按照不同麻醉方式選取抗凝物質(zhì),同時對凝血酶原時間進行嚴密監(jiān)測,減少發(fā)生因注射抗凝藥物而引起大出血。禁止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以及辛辣食物,避免對傷口愈合產(chǎn)生影響。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為單位,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對比 護理組未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對照組中,5例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16.67%,護理組低于對照組,χ2=5.455,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護理組中,1例疼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對照組中,2例水腫,3例疼痛,1例感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護理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4.043,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髖關節(jié)置換術是骨科常用治療方法,為確保髖關節(jié)置換術臨床療效,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術后并發(fā)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部位主要為下肢腘靜脈,血液凝血因子、血流速度緩慢以及靜脈血管壁損傷是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方面著手,采取預防護理,術前預防護理,加強患者對深靜脈血栓形成認識,預防形成深靜脈血栓;術中預防護理,能減少損傷血管壁,避免血小板粘附聚集,確保充足血容量及正常血液循環(huán);術后注射抗凝物質(zhì),能對凝血酶活化產(chǎn)生抑制,抗凝效果顯著,可預防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未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對照組發(fā)生率為16.67%,護理組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對照組為20.00%,護理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預防護理能預防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減少不良反應,與黃杰紅[3]研究結果一致。
總而言之,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采取預防護理,能減少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不良反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潔杏,吳仙蓉,陳柳娟.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10):1519-1520.
[2]陳似霞,莫新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07(11):101-102.
[3]Denis, Nam,Robert L, et al.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maging modalities to diagnose wear-related corrosion problems[J].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2014,472(12).
[4]Shayne A, Wilson,Ernst M, Shanahan,Malcolm D, et al. 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 does imaging-identified pathology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interven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 2014, 17(6).
[5]黃杰紅.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當代護士(??瓢妫?010,04(05):53-5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