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艾司西酞普蘭應用于兒童青少年抑郁癥臨床治療工作中發(fā)揮的效果。方法 選擇本院100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借助艾司西酞普蘭對其開展為期4w的藥物治療,比較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以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情況。結果 患者接受治療后的HAMD評分以及HAMA評分與接受治療前相比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針對兒童青少年抑郁癥,采用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艾司西酞普蘭;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100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納入研究樣本,100例患者中包含62例男患以及38例女患,患者年齡6歲~17歲?;颊咦≡撼跗诘腍AMD評分均處于17分~34分,HAMA評分14分~33分。100例研究對象均被診斷為抑郁癥患者,其臨床診斷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青少年抑郁癥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嚴重全身性疾病以及腦器質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自殺傾向的患者,排除對艾司西酞普蘭存在過敏現象的患者。
1.2 方法 100例研究對象在接受研究分組后,均選擇艾司西酞普蘭,引導患者在早上進食后服用,藥物初始使用劑量控制在5~10 mg,綜合分析患者具體病情,適量增減藥物使用劑量,同時保證藥物使用劑量低于20 mg。在給予患者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針對存在睡眠質量問題的患者,選擇小劑量的勞拉西洋對患者開展聯合治療,改善患者睡眠質量,避免選擇其他具備抗抑郁功能的藥物或者具備抗精神病功能的藥物進行聯合使用。在治療過程中,將艾司西酞普蘭平均每天的使用劑量控制在10 mg,禁止同時使用其他抗抑郁藥物以及抗精神病藥物進行聯用。
1.3臨床療效評價 針對100例研究對象接受治療前、接受治療后1w、2w和4w后的HAMD評分結果以及HAMA評分結果進行計算和統計,按照評分結果將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劃分為痊愈、有效和無效。①痊愈:患者接受治療后的HAMD評分以及HAMA評分減分率不小于75%;②顯效:患者接受治療的HAMD評分以及HAMA評分減分率在49%~94%;有效:患者接受治療的HAMD評分以及HAMA評分減分率在25%~49%;④無效:患者接受治療的HAMD評分以及HAMA評分減分率小于25%。借助副反應量表(TESS)針對患者接受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評價?;颊呓邮苤委熐昂徒邮苤委?w后接受血常規(guī)檢查以及尿常規(guī)檢查,同時接受腎功能檢查以及其他相關臨床檢查,對其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1]。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借助SPSS23.0數據軟件包針對100例研究對象相關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通過t和?字2檢驗相關數據對比,如果P<0.05,則可說明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臨床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和HAMA評分 患者接受治療前的HAMD評分為(23.24±5.06)分,患者接受治療1w后的HAMD評分為(16.58±5.14)分,接受治療2w后的HAMD評分為(12.82±5.93)分,接受治療4w后的的HAMD評分為(10.00±6.39)分,與接受治療前相比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患者接受治療前的HAMA評分為(20.08±6.27)分,接受治療1w、2w和4w后的HAMA評分依次為(14.76±5.73)分、(11.94±5.42)分和(9.22±4.50)分,與接受治療前相比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 患者接受治療1w后取得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34.0%(34例),接受治療2w后取得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68.0%(68例),接受治療4w后取得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86.0%(86例)。
2.3 患者接受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后,出現惡心問題的有4例,占4%,出現多汗現象的有2例,占4%,存在食欲不振反應的有8例,占8%,患者臨床不良反應程度均比較輕,大部分發(fā)生在接受治療1w內,接受治療第2w后以上癥狀均自行消失?;颊呓邮苤委熐昂徒邮苤委熀?w的血常規(guī)以及尿常規(guī)等臨床檢查結果均無異常。
3討論
西酞普蘭本身對于5-HT轉運體具備較高的選擇性,艾司西酞普蘭能夠對5-HT的再攝取抑制功能進行進一步強化。艾司西酞普蘭可以與5-HT轉運體基本位點以及衣鉤位點進行有效結合,通過這種方式起到雙重性的藥效,達到良好的抗抑郁效果,實現抗焦慮的用藥目的,而且能夠有效避免不同藥物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實現對兒童青少年抑郁癥患者的有效治療[2]。
本研究結果見前文詳述,與許方義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3]。這說明,針對兒童青少年抑郁癥患者,選擇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抑郁狀況以及焦慮狀況,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李莉,王曉東,張婷婷,等.惡露不盡血熱證型動物模型的建立和機制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12(01):225-226.
[2]張桂峰.西酞普蘭治療青少年抑郁癥70例臨床觀察[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16(01):251-252.
[3]許方義.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6(10):195-196.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