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高血糖、糖尿病伴高血壓的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與預后關系。方法 選取近兩年我院所診治的337例腦梗死患者,根據(jù)合并疾病種類的不同將其分為高血壓組、糖尿病足與糖尿病伴高血壓組,對比分析各組患者的腦梗死特點及預后情況。結果 高血壓組與糖尿病組患者的腦梗死以腔隙性腦梗死為主,神經(jīng)功能受損情況多為輕型與中型,臨床治療有效率分別為62.97^%與58.04%,二者組間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糖尿病伴高血壓組在臨床療效、神經(jīng)功能受損情況以及梗死類型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與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以及高血壓合并腦梗死相比較,糖尿病伴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的臨床預后情況差。
關鍵詞:腦梗死;糖尿病;高血壓;臨床特點;預后情況
本文對糖尿病、高血壓、糖尿病伴高血壓的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特點與預后情況進行以下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近兩年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37例腦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根據(jù)患者合并疾病類型的不同將其分為糖尿病組、高血壓組以及糖尿病伴高血壓組。糖尿病組中患者112例,其中有52例女性患者,60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3.28±3.28)歲,所有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不存在高血壓患者及既往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組中有患者135例,其中有64例女性患者,71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5.28±9.1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標準,且不存在糖尿病及既往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伴高血壓組中共有患者90例,其中有41例女性患者,49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2.39±9.81)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時發(fā)病時間均超出6h,沒有進行溶栓治療,所有患者均進行一般治療,包含:抗凝治療、腦細胞活化劑、神經(jīng)保護、降顱壓及抗血小板聚集,同時進行血糖控制、插鼻飼管、吸氧、確保呼吸道暢通、康復治療以及對癥治療等等。
1.3腦梗死分型與表現(xiàn) 患者會存在感覺障礙、偏盲、頭痛、嘔吐、運動障礙等臨床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意識障礙。在發(fā)病6 h~8 h內(nèi)進行頭顱MRI檢查,由副高級以上的醫(yī)師進行診斷[1],根據(jù)患者的腦MRI表現(xiàn)可將其分為:①梗死灶類型:大面積腦梗死、腔隙性腦梗死;②梗死灶性質:出血性腦梗死、缺血性腦梗死;③梗死灶數(shù)目:多病灶、單病灶。根據(jù)腦殘中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將病情分為輕型、中型與重型[2]。
1.3評價指標 發(fā)病12 w以后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臨床癥狀與體征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現(xiàn)新的梗死病灶為無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得到一定的好轉,偏癱肢體的肌力恢復到1級以上為好轉;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偏癱肢體的肌力恢復在2級以上為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偏癱肢體的肌力恢復到3級以上為痊愈。總顯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比較進行?字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進行t檢驗,并以(x±s)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高血壓、糖尿病及糖尿病伴高血壓腦梗死的臨床特點 糖尿病組中有52(46.4%)例患者的梗死灶類型為腔隙性,10(8.92%)例患者的梗死類型為大面積。90(80.36%)例患者的梗死灶性質為缺血性,10(8.93%)例患者的梗死灶性質為出血性。39(34.82%)例患者為單病灶,73(65.18%)例患者為多病灶。高血壓病組中有73(54.1%)例患者的梗死灶類型為腔隙性,15(11.1%)例患者的梗死類型為大面積。95(70.37%)例患者的梗死灶性93(69.89%)例患者為多病灶。糖尿病伴高血壓病組中有39(43.3%)例患者的梗死灶類型為腔隙性,21(23.3%)例患者的梗死類型為大面積。56(62.22%)例患者的梗死灶性質為缺血性,24(26.67%)例患者的梗死灶性質為出血性。20(21.22%)例患者為單病灶,70(78.78%)例患者為多病灶。
2.2三組患者在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方面的比較 糖尿病組中有25(22.32%)例重型患者,44(39.29%)例中型患者,43(38.39%)例輕型患者;高血壓組中有34(25.19%)例重型患者,50(37.04%)例中型患者,51(37.77%)例輕型患者;糖尿病伴高血壓組中有43(47.78%)例重型患者,26(28.89%)例中型患者,21(23.33%)例輕型患者
2.3預后情況對比 糖尿病組中26例患者治療無效,21例患者治療好轉,27例患者治療顯效,38例患者治療痊愈,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總顯效率為58.04%。高血壓病組中19例患者治療無效,31例患者治療好轉,48例患者治療顯效,37例患者治療痊愈,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總顯效率為62.97%。糖尿病伴高血壓病組中23例患者治療無效,36例患者治療好轉,21例患者治療顯效,10例患者治療痊愈,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總顯效率為34.44%。
3討論
在臨床中高血壓、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患者比較常見,且高血壓、糖尿病是獨立的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患者中極其常見的類型,同時也是導致腦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為高血壓、糖尿病[3]。糖尿病容易導致中動脈、大動脈粥樣硬化與微血管病變,高血壓疾病容易引起小動脈閉塞性病變。二者病理變化不同,其合并腦梗死的臨床特點與預后情況如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4]。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的腦梗死類型以空隙性腦梗死為主,神經(jīng)功能缺損多為輕型、中型,其臨床治療顯效率分別為62.97%、58.04%,二者之間沒有明顯差異(P>0.05)。而高血壓伴糖尿病腦梗死患者多為多灶性,且在梗死大小、神經(jīng)功能受損程度及預后方面均與單純的高血壓腦梗死及糖尿病腦梗死存在明顯差異(P<0.05)。因此對于糖尿病伴高血壓腦梗死患者應積極的對高血壓、糖尿病進行控制,避免動脈血管發(fā)生器質性病變,降低腦梗死發(fā)病率。
參考文獻:
[1]冉莉,覃和平,梁筠,等.高血壓及高血壓合并腦梗死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14):1760-1762.
[2]侯曉雯,王沖,陳欣,等.中國人群H型高血壓與腦梗死關系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1):1232-1235,1239.
[3]孫惠杰,趙勇,趙英凱,等.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z1):16.
[4]譚峰,陳杰,梁艷桂,等.電針對高血壓腦梗死大鼠皮層、延髓及頸髓Rac-1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3,12(12):1253-1258.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