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急診眩暈患者行異丙嗪與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急診眩暈12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治療時采用的不同方案分成兩組,將行單純異丙嗪治療54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將行異丙嗪與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66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兩組療效與疼痛狀況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眩暈患者行異丙嗪與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正常生活、工作,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急診眩暈;葛根素;異丙嗪;效果
眩暈指自身或者外界物體產(chǎn)生運動型幻覺,對自身平衡感與空間位象感出現(xiàn)自我體會性錯誤的臨床常見急診癥狀,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主觀感覺外界物體或自身呈現(xiàn)旋轉或升降、腳輕頭重等感覺,并伴聽力衰退、耳鳴、嘔吐等癥狀[1,2]。眩暈發(fā)病時,患者會產(chǎn)生極度恐懼感,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瀕死感,危及生命安全,臨床需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急診眩暈120例患者分別行不同治療方案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診眩暈12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治療時采用的不同方案分成對照組(54例)和觀察組(66例)。對照組男女比例34:20,年齡30~80歲,平均(55.12±3.15)歲,病程6個月~15年,平均(7.25±0.46)年,基礎疾?。?5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癥,21例高血壓;觀察組男女比例36:30,年齡29~80歲,平均(55.10±3.14)歲,病程5個月~15年,平均(7.23±0.45)年,基礎疾病:18例糖尿病,20例高脂血癥,28例高血壓;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頭位變動減少、避免光聲刺激與臥床休息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行單藥異丙嗪(天津藥業(yè)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H41021181,2ml:50mg)治療:25mg/次,使用肌肉注射方式,1次/d。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行葛根素(廣州萬正藥業(yè)有限公司,H44023188,5ml:250mg)治療:0.40g葛根素+5%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0%生理鹽水,靜滴,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w開始評估療效。
1.3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療效評定:治療后患者眩暈癥狀與體征全部消失,有輕微眩暈程度,且未對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響為顯效;眩暈癥狀與體征有所改善,程度減輕,伴輕度視物旋轉和平衡障礙,但仍可繼續(xù)工作,對生活、工作產(chǎn)生一定影響為有效;眩暈癥狀與體征未發(fā)生任何改善甚至更加嚴重,且需增加其他藥物治療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顯效)/總數(shù)×100%[3]。眩暈癥狀的消失時間:耳鳴耳聾、惡心嘔吐、眩暈。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22.0軟件分析,均數(shù)標準差(x±s)表計量資料,t行組間比較;百分比(%)表計數(shù)資料,χ2行組間比較,P<0.05表差異比較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93.94%比對照組70.37%高,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耳鳴耳聾、惡心嘔吐與眩暈消失時間分別為(2.38±0.96)h、(1.29±0.28)h與(3.50±0.67)h,對照組分別為(4.80±1.35)h、(3.06±0.50)h與(5.74±0.98)h,由此可知:觀察組各眩暈癥狀消失的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
3討論
眩暈為臨床常見疾病,具有發(fā)病急與病情嚴重等特點,且患者發(fā)作時瀕死感常需急診科救治[4,5]。對于急診眩暈疾病,臨床一般采用抗組胺類藥物治療,如葛根素、地西泮與異丙嗪等。為尋求急診眩暈有效治療方法,本研究對行單藥異丙嗪治療的對照組和行異丙嗪與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的觀察組臨床療效與眩暈癥狀的消失時間進行對比分析。
本研究結果表明,急診眩暈患者行異丙嗪與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可取得顯著效果,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利于耳鳴耳聾、惡心嘔吐等消失,促進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恢復。分析原因可能為:葛根素屬于黃酮苷物質一種,具顯著抗組胺作用,能夠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從而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發(fā)揮抗血栓功效;葛根素可增加腦部微循環(huán)的血流量,有效改善患者腦循環(huán),從而促進患者眩暈癥狀改善[6]。葛根素能夠有效阻滯血管緊張素與α、β受體,降低血液中兒茶酚胺含量,充分擴張腦血管,從而有效解除腦血管的痙攣現(xiàn)象,明顯增加腦血流量與使腦血管灌注提高,顯著改善患者眩暈癥狀[7]。此外,異丙嗪為吩噻嗪抗組胺類藥物,具有中樞抗膽堿功能,可作用于嘔吐中樞與中腦髓感受器,能夠對前庭核區(qū)因膽堿突觸沖動興奮起到有效阻斷作用,發(fā)揮抗眩暈和止吐效果,其和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將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取得更好療效,促進患者眩暈癥狀改善,并縮短耳鳴耳聾、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時間,恢復正常生活、工作[8]。受外部環(huán)境與樣本例數(shù)等制約,本研究未對急診眩暈患者行異丙嗪與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分析,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予驗證補充并做合理改善。
綜上所述,急診眩暈患者行異丙嗪與葛根素聯(lián)合治療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短耳鳴耳聾、惡心嘔吐等眩暈癥狀消失時間,從而促進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恢復,可被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邱峰,戚曉昆.神經(jīng)內科門診367例有眩暈主訴患者的病因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5):350-352.
[2]劉飛.馬來酸桂哌齊特聯(lián)合鹽酸異丙嗪治療急診眩暈癥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07(4):212-213.
[3]張月戰(zhàn),周鈴.異丙嗪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治療急診眩暈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2):58-60.
[4]廖正壽,姚群英,林建園,等.馬來酸桂哌齊特聯(lián)合鹽酸異丙嗪治療急診眩暈癥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4,54(21):68-69.
[5]蘇維霞.頭痛眩暈對證自療[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1-268.
[6]郭茹.葛根素聯(lián)合倍他司汀治療43例椎基底動脈缺血性眩暈的療效[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15(23):61-62.
[7]段秀梅.葛根素聯(lián)合倍他司汀改善椎--基底動脈缺血性眩暈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7):171-173.
[8]陳偉科,呂偉珍.異丙嗪聯(lián)合山莨菪堿及七葉皂苷鈉治療眩暈癥急性發(fā)作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8):1328-1329.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