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結石通膠囊與坦索羅辛聯(lián)合應用對于7mm以下的尿石癥的療效。方法 篩選出本院符合條件的3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對照組應用坦索羅辛膠囊治療,對觀察組的治療則為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結石通膠囊。治療1療程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腎絞痛的發(fā)生率,結石排出的時間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其他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結石通膠囊與坦索羅辛共同應用,對于7mm以下的尿石癥療效顯著,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fā)生,值得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結石通膠囊;坦索羅辛;尿石癥
泌尿系統(tǒng)的結石是臨床常見病之一,發(fā)作時可出現(xiàn)腹部絞痛,血尿等癥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目前臨床上對于結石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包括手術取石,體外沖擊波碎石,口服藥物等,各有利弊,從患者接受程度來看,藥物溶石最易被患者接受[1]。有臨床研究表明,α1受體阻滯劑可松弛泌尿系統(tǒng)平滑肌,促進排石,這也給臨床研究帶來了新思路[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尿石癥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靜脈腎盂造影(有禁忌癥的患者行B超與腹部平片聯(lián)合確診),確診患有尿石癥。在其中選取結石直徑小于7mm的患者共300例進行試驗。3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5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81例,年齡為22~59歲,平均年齡(47.6±9.1)歲,平均結石直徑為(4.6±2.1)mm;對照組(150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79例,年齡為18~55歲,平均年齡為(48.9±8.8)歲,平均結石直徑為(4.8±1.9)mm。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結石大小等方面均無明顯差別,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對照組使用結石通膠囊(江西紅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60024),4粒/次,3次/d,服藥4w。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坦索羅辛(安斯泰來制藥(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81),0.2mg/d,服藥4w。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給予相同的基礎治療:飲水均在2000ml/d以上,飲食上避免過多使用豆腐等易造成結石的食物。1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腎絞痛的發(fā)生率,結石排出的時間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臨床療效;②腎絞痛的發(fā)生情況;③結石排出的時間;④藥物的不良反應情況。
1.4療效判定 根據(jù)相關文獻[3],制定如下的臨床判定標準:治愈:無臨床癥狀出現(xiàn),腎積水排出或吸收,尿常規(guī)示正常,B超無結石可見;有效:臨床癥狀均有顯著地改善,尿常規(guī)可正常,B超或KUB檢查示無結石排出;無效:臨床癥狀無緩解或加重,尿常規(guī)異常,影像學示無結石排出。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庫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并進行t檢驗,同時計數(shù)資料利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患者的臨床療效的對比 觀察組有效率為98.0%,對照組有效率72.7%。兩組患者的有效率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腎絞痛發(fā)生情況及結石排出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6例腎絞痛,對照組發(fā)生17例腎絞痛,腎絞痛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2.0%和44.0%,觀察組腎絞痛的發(fā)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石排出的時間的比較,觀察組(5.1±1.2)d遠低于對照組(7.8±0.9)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中出現(xiàn)2例頭痛,對照組中出現(xiàn)2例頭痛及1例嘔吐,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00%和3.3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泌尿系統(tǒng)結石是困擾當今社會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健康問題,口服藥物進行排石由于其方便,痛苦小,易于接受等特點一直都是人們較多選擇的方式。包括坦索羅辛在內的α1受體阻滯劑等藥物近年來也被廣泛地應用在排石治療中。其獨有的對平滑肌可抑制其痙攣且不會影響正常的輸尿管運動的特點可以有效地促進尿路結石在尿液及管壁肌肉的壓力下的排出[4]。鹽酸坦索羅辛對α1受體具有高度的選擇性,還可作用于膀胱頸部及尿道部分的α1受體,不僅促進輸尿管中結石的排出,還對排出路徑的平滑肌進行了廣泛的松弛,促進排出的效果更佳[5]。
中醫(yī)上認為尿路結石的病因為濕熱流于下焦,濕淤熱交礫成石,成石后絡更阻[6]。本次試驗中,觀察組療效更佳的原因可分析為,結石通膠囊中的中藥成分可發(fā)揮其抗菌作用,減輕可能存在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還可以促進尿路的蠕動及尿液結石的排出。另外,聯(lián)合坦索羅辛應用,不但從根治結石的角度對患者進行了治療,還通過改善結石排出的途徑對患者的癥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雙管齊下。既收到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同時無顯著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同樣值得肯定。
綜上所述,應用結石通膠囊與坦索羅辛共同對尿石癥患者進行治療,收效良好,安全性佳,值得進一步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天增.排尿石湯治療泌尿系結石98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6).
[2]周引鑾.腎石通顆粒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尿石癥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11,34(4).
[3]田艮.腎石通丸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60例[J].醫(yī)藥導報,2013,32(9).
[4]陳軼欣,等.α-受體阻滯劑聯(lián)合輸尿管支架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的療效觀察[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4,29(3).
[5]邵立欽,等.寧泌泰膠囊聯(lián)合坦索羅辛治療輸尿管結石80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5(5).
[6]邵耀寧.尿石通丸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結石43例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14,46(2).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