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壓力泵治療儀預防婦科盆腔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方法 將300例婦科盆腔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0例,對照組術后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雙下肢被動、主動運動,觀察組術后在常規(guī)方法的基礎上介入壓力泵治療儀進行雙下肢的物理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發(fā)生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0.67%;對照組發(fā)生9例,發(fā)生率為6%,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壓力泵治療儀預防婦科盆腔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壓力泵;婦科;盆腔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阻塞血管導致靜脈回流障礙[1]。DVT是婦科盆腔手術患者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近年來,由于婦科患者妊娠、肥胖、惡性腫瘤、腹腔鏡手術等特殊因素,DVT的發(fā)生率也逐年增長。DVT一旦發(fā)生,會影響肢體活動,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栓子脫落還會造成肺栓塞導致患者猝死[2]。因此,高度重視積極預防DVT尤為重要。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方法患者往往因術后傷口疼痛、依從性差等因素不能有效地進行雙下肢活動,不能盡早下床,使下肢血流減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增加了DVT的風險。壓力泵治療儀通過對多腔氣囊有順序地充放氣,反復循環(huán),從肢體的遠端至近端進行均勻有序地擠壓,從而加速肢體血液、淋巴液的回流,改善了微循環(huán),能有效地預防DVT的發(fā)生[3]。我科自2014年開始使用壓力泵治療儀預防盆腔術后DVT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8月,在我院婦科行盆腔手術的3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3~78歲,平均(46±10)歲。手術方式:全子宮切除術74例,子宮肌瘤剜除術50例,卵巢良性腫瘤切除術90例,宮外孕手術36例,子宮脫垂、盆底手術26例,卵巢、子宮惡性腫瘤24例;其中經腹手術106例,陰式子宮切除術42例,腹腔鏡手術152例。將3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0例,兩組在年齡、病種、手術方式及DVT的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均無氣壓治療禁忌癥。
1.2方法
1.2.1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法 對照組腰、硬麻醉術后即指導患者家屬幫助患者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被動運動及按摩雙下肢腓腸肌,1次/h,10~20min/次?;颊呦轮謴椭X或全麻術后,鼓勵患者自行雙下肢伸屈主動運動。術后6h協(xié)助患者翻身,多變換體位,至少1次/2h,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腹腔鏡手術12h、經腹手術24h、陰式手術根治術適當延長至72h)。
1.2.2觀察組干預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方法的基礎上,使用脈沖壓力泵治療儀(威海市博華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WBH-B型)。治療儀由主機、充氣氣囊、充氣導管組成。具體操作流程:先將氣壓治療儀推至患者床尾,剎車固定,保持水平位置,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治療的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項。再檢查充氣氣囊與充氣導管及主機的連接是否緊密,充氣導管有無扭曲、折疊。準備好后,連接電源開關?;颊呷∑脚P位,輕輕抬起患者一側下肢,依次從腳踝、小腿至大腿套上充氣氣囊,松緊適宜,以伸進2指為宜,再按上述方法套上另一側下肢。設定各項參數(shù),選擇模式1預防DVT,調節(jié)壓力升降鍵,將壓力調至12KPa,治療時間調至30min,最后按工作鍵。治療儀開始工作,時間開始倒計時。充氣由遠端至近端,先從患者腳踝開始緩慢充氣,充至一定壓力后,再依次充小腿、大腿,通過腿套\"擠壓\"過程迫使靜脈血液流出下肢,然后所有氣囊同時放氣,血液重新回流入下肢[4],間歇幾秒后再次充氣、放氣,反復循環(huán)。DVT的高?;颊撸ǜ哐獕?、高血脂、年齡>60歲、血DD二聚體偏高、惡性腫瘤根治術、腹腔鏡手術)患者手術后回病房即使用,一般2次/d,患者下床活動后停用。
1.2.3評價標準 DVT診斷標準:術后患者一側或雙側下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觀察下肢可發(fā)現(xiàn)紅腫、發(fā)脹、增粗、活動受限、淺表靜脈顯露或曲張、體表溫度升高,查體患者有股三角區(qū)壓痛、Homans征陽性,查血DD二聚體值高,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靜脈管內無血流信號或血流變細。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版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 1例患者于術后第1d發(fā)生DVT。對照組:5例患者于術后第1d、3例于術后第2d、1例于術后第4d發(fā)生DVT。觀察組和對照組DVT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67%(1/150)VS 6%(9/150);?字2=6.62,P<0.05}。
3討論
3.1婦科盆腔手術患者易發(fā)生DVT的原因 ①腫瘤因素 約90%腫瘤患者凝血功能異常,其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易發(fā)生血栓[5]。②手術因素 手術對血管壁的損傷以及麻醉致血流緩慢。③術后因素 術后患者害怕疼痛,不愿意活動,臥床時間長,血液循環(huán)慢,術后禁食、禁水,進一步使血液濃縮,導致高凝狀態(tài)。④腹腔鏡因素 腹腔鏡手術時氣腹會增加腹內壓,使腔靜脈受壓,從而致下肢靜脈擴張,血流緩慢。
3.2壓力泵治療儀的原理及優(yōu)勢 壓力泵是一種物理裝置,其原理是通過對多腔氣囊有順序的反復充放氣,形成了對肢體和組織的循環(huán)壓力,促進血液、淋巴液的流動,加速靜脈回流,致回心血量增加。當氣囊隨著壓力的上升,對肢體進行大面積的擠壓按摩,使靜脈排空;壓力下降時,又使靜脈迅速自動充盈,從而加速血液流速。據報道靜脈血液流速擠壓時可達到無擠壓時的175~366%[6],顯著減低了血液淤積,減少血栓的形成。壓力泵治療儀是用機械方法代替了人工按摩?,F(xiàn)階段,藥物預防加機械預防為國內外專家所推崇。壓力泵治療儀在使用過程中,安全無噪音,患者感覺較為舒適,易于接受,且經濟又方便。本研究顯示:壓力泵治療儀在預防婦科盆腔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方面效果顯著,體現(xiàn)了預防為主的原則,可降低DVT的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54.
[2]劉鳳春,劉芳.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與護理進展[J].現(xiàn)代護理,2006,12(26):2461-2463.
[3]孫平,羅蕊麗,李敏.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預防婦科腹部手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3,20(5B):48-49.
[4]戚紅妹,趙玉萍,查海琴.壓力泵治療儀在預防骨科老年臥床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3,34(22)4495-4496.
[5]王劍,葉雷,劉慶濤.實體腫瘤放化療中并發(fā)深靜脈血栓形成11例治療體會[J].四川腫瘤防治,2003,16(2)96-97.
[6]鄧毅,劉銳堅,羅銘耀.氣囊脈動式氣壓治療儀[J].醫(yī)療保健器具,1998,3:212-214.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