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術后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過21例梗阻性性黃疸不同的介入治療方式,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護理方式及健康教育。結果與結論 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通過不同的介入方式通過護理后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改善生活質量、提高了生命周期。
關鍵詞:惡性腫瘤;梗阻性;黃疸;臨床介入;臨床護理
惡性腫瘤所致膽管堵塞性黃疸是指膽道和胰頭等部位的惡性腫瘤,臨床上多見。多由膽管系統(tǒng)管腔內、外或管壁的惡性病變引起的機械性梗阻。表現(xiàn)為皮膚鞏膜黃染、皮膚干燥瘙癢、面色灰黃,大便呈白陶土色、尿黃等。并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脹等不適。合并感染者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腹痛甚至休克等癥狀,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由于膽汁不能進入十二指腸發(fā)揮消化功能,患者食欲減退,進行性消瘦,乏力,面色灰黃,生活質量十分低下?;颊叨鄶?shù)為腫瘤晚期,無外科手術指征,介入治療通常是唯一的姑息治療方案。臨床中經皮肝穿刺膽道內支架置入術和經皮肝穿刺膽道內外引流術已成為有效緩解惡性梗阻性黃疸臨床癥狀的主要治療方案??商岣咄砥诎┌Y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現(xiàn)對我院介入科21例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行介入治療后的臨床護理予以總結分析。
1 臨床資料
2011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介入科所收治的21例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齡35~75歲,平均61歲,其中胰頭部占位11例,病理確診為胰頭癌8例,影像學檢查疑似胰頭癌3例,肝門膽管癌5例,膽管癌術后復發(fā)3例,肝細胞癌侵及膽道2例。21例患者中單純膽道外引流8例,膽道內外引流7例,其中膽道內外引流+膽道支架置入6例,膽道支架置入6例。
2 護理
2.1心理護理 本組患者均為惡性腫瘤,病程遷延,且伴有持續(xù)的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同時梗阻性黃疸所致的皮膚瘙癢、胃部不適、厭食、乏力、腹脹、發(fā)熱等不適通過常規(guī)內科治療基本無明顯緩解,通常會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颊叱L幱跇O度煩躁、焦慮不安、易怒等負性情緒狀態(tài)。加之膽道引流患者需長期攜帶引流袋,造成生活起居、保潔不便及個人形象受損等更增加了患者的負面性情緒,甚至產生絕望心理?;颊呒凹覍倏傁MM早手術恢復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在術前和術后積極與患者及家屬講解膽道梗阻介入治療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解除患者的焦慮,使其安心接受手術。并持續(xù)關注患者心理的狀態(tài)?;颊叩男睦聿▌映R蛏聿贿m所致,及時處理患者的生理不適,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讓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治療態(tài)度積極配合治療,促進疾病的康復。
2.2單純膽道外引流術后護理 梗阻性黃疸患者中,采用單純膽道外引流的主要原因是梗阻程度重,導絲無法通過梗阻部位到達梗阻下端,故無法采用內引流或置入支架方案。單純膽道外引流可有效引流瘀滯膽汁,快速緩解患者黃疸癥狀,同時對控制膽道內感染有較好的療效?;颊咝g后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密切觀察引流管與皮膚連接處情況。觀察皮膚有無紅、腫、熱、痛,有無活動性滲血滲液及化膿等 。引流管長度以70~90cm為宜,并防止受壓、扭曲。引流袋需低于引流處水平,利于引流通暢及防止逆行感染,活動或翻身時應先將引流管放到合適位置,避免拖拉拽等造成引流管脫出。每日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并判斷膽鹽丟失情況。同時盡量避免引流管逆行沖洗,如引流管阻塞,必須沖洗時,需少量、緩慢,及時將沖洗液抽出。膽道外引流患者由于膽汁大量的丟失,極易引起電解質的紊亂,特別是鉀離子的丟失,術后囑患者多食高鉀食物如橘子、香蕉等,必要時口服或輸液補鉀,密切關注患者有無低鉀血癥的表現(xiàn)。
2.3膽道內外引流術后護理 膽道內外引流在梗阻性黃疸的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可在有效緩解患者阻黃的同時,保證部分膽汁進入胃腸系統(tǒng)執(zhí)行消化功能,促進患者食欲。對于引流管的護理與膽道外引流相同,在內外引流過程中仍需要觀察引流的數(shù)量、顏色及性狀。如果外引流量持續(xù)減少,引流的膽汁顏色及性狀正常,且患者黃疸顏色變淺,食欲較前明顯好轉,患者無腹脹胃部不適等癥狀。則考慮內引流療效好,對于放置支架的患者可考慮撤出引流管。如情況與之相反,則考慮內引流不暢或阻塞。則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詳細聽取患者主訴。觀察患者大便及尿顏色。遵醫(yī)囑連續(xù)監(jiān)測電解質及各項生化值。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對癥、支持處理。指導患者盡量臥床休息,保持床單元清潔平整。衣著以寬松純棉為主。剪短指甲,勿抓、撓皮膚。清潔皮膚以清水為宜,忌肥皂等堿性刺激性液體。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病情,采取具體的護理措施。
2.4單純膽道支架置入術后護理 膽道支架的置入通常采用經皮經肝穿刺的方法。術后需要對穿刺通道予以彈簧圈栓塞,故術后需關注患者穿刺點有無持續(xù)性滲液或出血、持續(xù)性腹痛、彈簧圈脫出等情況發(fā)生。術后由于支架持續(xù)張力的存在,患者可出現(xiàn)腹部隱痛不適,為支架刺激局部腫瘤或組織所致,無需特殊治療。如患者疼痛嚴重,可給予相應的止痛治療。但需要與膽瘺或腹腔出血所致的疼痛相區(qū)別。嚴密觀察患者腹痛情況。
3 并發(fā)癥的護理
3.1感染 外界或腸道細菌沿引流管逆行進入膽道系統(tǒng)是梗阻性黃疸術后感染的主要原因,同時患者腫瘤體質和營養(yǎng)的消耗亦可增加感染的幾率。感染是梗阻性黃疸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因此一定要嚴密觀察患者體溫及膽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必要時給予口服或靜滴抗生素。更換引流管及傾倒膽汁液時要注意無菌操作。飲食從無脂流食逐步改為素食半流食直至低脂軟食。最后進高熱量、高蛋白、優(yōu)質蛋白、低脂肪維生素豐富和易消化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
3.2膽汁性腹膜炎 多次反復穿刺、內外引流管脫落、穿刺通道封堵不完全等因素可引起大量膽汁進入腹腔,導致患者出現(xiàn)膽汁性腹膜炎的臨床癥狀。要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同時觀察引流口皮膚有無潰瘍及糜爛等。一旦出現(xiàn)膽汁性腹膜炎,要及時就醫(yī)。
3.3出血 出血的主要原因為梗阻性黃疸介入術中損傷肝組織和肝內血管,加之長期的膽汁淤積導致肝功能損失,引起凝血功能異常。因此要定期復查肝功能等各項生化指標。嚴密觀察膽汁顏色、量及性狀。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必要時給予心電監(jiān)測。
4 出院指導
4.1教會患者正確護理膽道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密閉及無菌性,防止扭曲打折。每日傾倒膽汁。引流管每周更換一次。
4.2每天記錄膽汁引流量、膽汁顏色和膽汁性狀。
4.3告知患者如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入院檢查:引流管脫落、引流管附近皮膚化膿、引流管內大量出血、黃疸情況加重、持續(xù)高熱、嚴重的腹痛等
4.4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進高熱量、高蛋白優(yōu)質蛋白、高維生素的軟食。注意食物的搭配。盡量為患者準備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加患者食欲。多食新鮮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4.5定期復查:術后每2w、4w、6個月、1年定期到醫(yī)院復查。
參考文獻:
[1]錢曉軍,戴定可,翟仁友,等.經皮肝穿膽汁引流術后膽道出血的臨床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7,16(10):702-704.
[2]戴少登,婁朝暄.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187例臨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25(3):182-183.
[3]湯靜.經皮經肝膽道外引流術后的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7):874-875.
[4]趙京芳,喬惠梅,姜虹.經皮肝穿刺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6,21(11):24-25.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