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理論的蜜與毒
——這些年,我們追過的管理新概念
060 顏值與氣質(zhì):管理理論在中國
068 管理理論是有用的偽科學?
074 怎樣區(qū)分好理論和壞理論
080 “破壞性創(chuàng)新”該被請下神壇了
084 “下一個彼得·德魯克將來自中國”
坦白地說,這是一次考驗誠意和勇氣的封面策劃。如果說過去經(jīng)常拿著放大鏡評論他人,這次則更像是對著鏡子審視自己。
管理學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長,卻已赫然成為一門顯學——去看看有多少所大學設(shè)立了管理學院、市面上有多少管理類圖書在流行、各類論壇和講堂中回蕩著多少“管理大師”的聲音……的確,人們對管理學的興趣,在某種程度可以看作是宏觀經(jīng)濟和微觀企業(yè)充滿活力的投射。但活力也意味著變化:一切都太快了。昨天的流行還未能被好好理解,新一輪的“思潮”又開始轟炸我們的注意力。尤其,當我們跑步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之后,中心消逝、信息爆炸、人人都是意見領(lǐng)袖,這帶來了管理學的不安和焦慮。
是時候好好反觀管理理論本身了。在本期封面,我們試圖回答這幾個問題:那些流行的管理理論是如何在中國風行的?流行的背后是哪些因素使然?魚龍混雜當中,哪些流行理論是被高估了的?好理論、壞理論的評判標準又是什么?以及,真的有那么多管理大師嗎?希望這組文章能為你帶來一些新的視角。(文/潘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