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腦膜血管周細胞瘤臨床病理學分析

      2016-12-24 03:42:23王秋鵬翁壽向謝彩萍甘梅富
      浙江醫(yī)學 2016年2期
      關鍵詞:腦膜瘤腦膜組織學

      王秋鵬 翁壽向 謝彩萍 甘梅富

      ●診治分析

      腦膜血管周細胞瘤臨床病理學分析

      王秋鵬 翁壽向 謝彩萍 甘梅富

      腦膜血管周細胞瘤(meningeal haemangiopericytoma,M-HPC)臨床非常少見,占所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的0.4%[1]。M-HPC容易復發(fā)和遠處轉移,臨床與影像學表現(xiàn)與腦膜瘤相似,形態(tài)學及免疫表型相似于孤立性纖維性腫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因而需要結合常規(guī)HE形態(tài)及免疫組化鑒別。本院近年來收治數例M-HPC患者,筆者現(xiàn)回顧患者的臨床及病理資料,并結合文獻探討其臨床病理學特征。

      1 臨床資料

      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本院共收治3例MHPC患者。

      例1,女,60歲?;颊呷朐呵?個月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痛,位于右側額部,呈持續(xù)性脹痛,程度中等,伴有頭昏。無畏寒發(fā)熱,無惡心嘔吐,無肢體抽搐,無視物模糊,無飲水嗆咳,無口齒不清,無四肢活動障礙,無大小便失禁。患者一直頭痛頭昏,未受重視故未就診。3d前患者出現(xiàn)頭痛加重,于2009年11月3日至本院門診就診。頭顱CT檢查示“右側顳葉病變”。行顱內腫瘤切除術,術中見腫瘤基底位于右側中顱窩底及海綿竇,邊界清,多支血管供應腫瘤組織,血供極豐富,瘤體大小5cm× 4cm×4cm。術后予以放療,3年后復發(fā),但未轉移,再次術后隨訪已35個月,至今健在。

      例2,男,52歲。患者入院前8個月彎腰時無明顯誘因突發(fā)暈厥,隨即摔倒在地,呼之不應,不伴四肢抽搐,不伴口吐白沫,不伴大小便失禁,約10min好轉,行動如常。入院前1d無明顯誘因自覺頭痛,呈持續(xù)性,程度中等,伴頭昏?;颊哂?009年5月20日至本院門診就診。頭顱MRI檢查示“右側顳葉占位,首先考慮膠質瘤,不能完全排除腦膜瘤可能”。術中見腫瘤大小約5cm× 4cm×4cm,深部與中顱窩底腦膜相連,部分與腦組織粘連,多支血管供應腫瘤組織。術后予以放療,現(xiàn)已隨訪76個月,至今健在。

      例3,男,33歲?;颊呷朐呵?h無明顯誘因突發(fā)頭痛,較劇難忍,呈持續(xù)性脹痛,無放射性,伴有嘔吐,非噴射性,嘔吐物為胃內容物。于2010年8月1日來本院就診。頭顱CT檢查示“兩側枕頂部見團狀占位影,大約4.4cm×7.4cm,內部密度不均勻,首先考慮腫瘤伴出血,周圍可見水腫,兩側側腦室后角受壓,中線結構略右偏”。術中見腫瘤邊界清,大小約6cm×5cm×4cm,廣基與腦膜相連,血供豐富,質地韌。術后予以放療,現(xiàn)已隨訪61個月,至今健在。

      2 病理檢查

      2.1 方法 腫瘤組織均充分取材,4%中性甲醛固定,常規(guī)石蠟切片,HE染色后光鏡下觀察。免疫組化均采用En Vision法染色,抗體包括Vim、EMA、GFAP、CD34、Desmin、SMA、CD99、Bcl-2、HMB45、CK、S-100、NF、CD117、Ki-67、Actin,均為上?;蛏锛夹g開發(fā)有限公司產品。

      2.2 患者腫瘤標本巨檢 3例腫瘤組織標本均為破碎組織,大小分別為5.2cm×4cm×4cm,6.5cm×6.5cm×3cm,5cm×3cm×3cm,例1切面為暗紅色,余2例呈灰白色,質地中等。

      2.3 患者腫瘤標本鏡檢及免疫組化檢查 瘤細胞核呈圓形、橢圓形,彌漫分布,可見較多裂隙狀、鹿角狀血管(圖1),局部可見出血(圖2),細胞核分裂多少不等(2~13個/ 10HPF)。免疫組化檢測提示瘤組織均表達Vim、CD99,均呈彌漫著色,2例Bcl-2及1例CD34陽性(圖3),CK、EMA(圖4)、GFAP、S-100、SMA、CD117、Desmin、HMB45、NF及Actin均陰性。Ki-67陽性率分別為15%、12%、5%。術后分級2例為WHOⅢ級,1例為WHOⅡ級。

      3 討論

      1954年Begg等[2]首次報道原發(fā)于腦膜的血管周細胞瘤(HPC),其形態(tài)學特點與軟組織HPC相似。既往將中樞神經系統(tǒng)HPC歸類于腦膜瘤的一個亞型,隨著免疫組化染色技術的進展和電鏡觀察的深入,證實中樞神經系統(tǒng)HPC與腦膜瘤在生物學行為、組織學及治療預后方面均不相同,1993年WHO將其歸為HPC。目前認為M-HPC起源于腦膜間葉細胞而非腦膜上皮細胞,但對是否起源于血管周細胞尚有爭議[3]。

      圖1 H PC腫瘤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細胞呈圓形、卵圓形,可見“鹿角狀”血管;H E染色,×200)

      圖2 H PC腫瘤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腫瘤細胞密集排列,可見出血;H E染色,×200)

      圖3 H PC腫瘤細胞免疫組化(腫瘤細胞局灶表達CD34;免疫組化En Vi si on法染色,×400)

      圖4 H PC腫瘤細胞免疫組化(瘤細胞EM A陰性;免疫組化En Vi si on法染色,×200)

      3.1 M-HPC的臨床特征 M-HPC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中年人,診斷時年齡范圍為40~50歲[4],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組病例中2例為男性,1例為女性。MHPC腫瘤生長迅速,術前病程大多<1年,常壓迫周圍腦組織而引起相應的癥狀和體征,故患者的癥狀和腫瘤的位置有關?;颊叩呐R床表現(xiàn)以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偏癱、頭面部麻木多見,少見的癥狀有聲嘶、咳嗽、暈厥及抽搐等。M-HPC常呈侵襲性生長,可破壞附近骨質,呈溶骨性破壞。該腫瘤CT及MRI檢查顯示界限清楚,附于硬腦膜,增強后可有強化,一般無骨質增生肥厚。MRI增強掃描見明顯不均勻強化,有血管流空征象,腦血管造影示腫瘤血供豐富。有時臨床上與腦膜瘤及孤立性纖維腫瘤(SFT)難以區(qū)別,但如出現(xiàn)鈣化則支持為腦膜瘤。絕大部分顱內M-HPC發(fā)生于腦膜,半數以上位于幕上,少部分發(fā)生于腦實質,本組3例腫瘤均位于幕上,與腦膜相連。

      3.2 病理學特征 M-HPC由密度較大,形態(tài)較一致的細胞構成,瘤細胞核圓形或卵圓形,胞質少,細胞界限不清,間質內見大量裂隙狀血管,內襯扁平的內皮細胞,可見典型的“鹿角狀”血管。2007年WHO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病理學分類中提出HPC組織學相當于WHOⅡ級,間變型HPC組織學相當于WHOⅢ級[5]。按此標準,本研究中2例患者組織學分級為WHOⅢ級,1例組織學分級為WHOⅡ級。M-HPC尚無特異性標志物,文獻報道腫瘤均高表達Vim及CD99,大部分病例表達Bcl-2[4],CD34的陽性率差異較大,33%~100%不等[3],少數瘤組織可表達EMA、S-100,不表達SMA、FⅧRAg、CD31、GFAP、CD117。本組病例均表達Vim及CD99,2例表達Bcl-2,1例局灶性表達CD34,均不表達EMA、SMA、S-100、CD31、GFAP,與文獻報道相符。

      3.3 鑒別診斷 (1)腦膜瘤:血管瘤性腦膜瘤富含血管,與M-HPC有相似之處,但前者可見分布血管之間的腦膜上皮細胞,且EMA陽性可以鑒別。部分M-HPC易誤診為纖維型腦膜瘤,免疫表型具有鑒別價值。腦膜瘤表達EMA、Claudin-1,不表達CD34、CD99及Bcl-2,M-HPC則相反,結合組織學形態(tài)可以鑒別。(2)SFT:有學者將SFT與M-HPC歸類為一種腫瘤的兩個譜系,但SFT組織學分級為Ⅰ級,生物學行為一般腦膜瘤相似。SFT瘤細胞以梭型常見,細胞間膠原纖維較豐富,CD34為彌漫強陽性,而M-HPC瘤細胞主要呈圓形或卵圓形,細胞密度大,弱表達CD34,但Ki-67高。(3)間葉性軟骨肉瘤:可發(fā)生于顱內,常見瘤細胞排列成血管外皮瘤樣結構,但其細胞較幼稚,可見軟骨小島,免疫組化表達NSE、S-100,不表達CD34,可與M-HPC鑒別。

      3.4 治療與預后 目前對于M-HPC治療方法是先手術切除腫瘤以解除占位效應,術后再輔以放療。大部分腫瘤可以在肉眼及顯微鏡下完全切除,但長期隨訪結果顯示,85%~91%的腫瘤在術后15年復發(fā),64%~68%的腫瘤發(fā)生遠處轉移[1]。本組中例1術后3年復發(fā),但未發(fā)生轉移,另2例患者仍在術后隨訪中。

      [1]Louis D N,Ohgaki H,Wiestler O,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M].Lyon:IARC Press,2007: 178-180.

      [2]Begg C F,Garret R.Hemangiopericytoma occurring in the meninges:case report[J].Cancer,1954,7(3):602-606.

      [3]Shetty P M,MoiyadiAV,Sridhar E.Primary CNS hemangiopericytoma presenting as an intraparenchymal mass-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literature[J].Clin NeurolNeurosurg,2010,112(3):261-264.

      [4]Mekni A,Kourda J,Chelly I,et al.Hemangiopericytoma in the centralnervous system:a study of eight cases[J].Neurochirurgie, 2008,54(1):15-20.

      [5]Scheithauer B W,Fuller G N,VandenBerg S R.The 2007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nervous system:controversies in surgicalneuropathology[J].Brain Pathol,2008,18(3):307-316.

      2015-06-12)

      (本文編輯:胥昀)

      317000 浙江省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臺州醫(yī)院病理科

      猜你喜歡
      腦膜瘤腦膜組織學
      張帆:肝穿刺活體組織學檢查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8
      家畜的腦膜腦炎
      泌尿系統(tǒng)組織學PBL教學模式淺析
      DCE-MRI在高、低級別腦膠質瘤及腦膜瘤中的鑒別診斷
      磁共振成像(2015年8期)2015-12-23 08:53:14
      HBV相關肝癌組織HBsAg和HNF4α表達及其與組織學分化的關系
      顯微手術治療矢狀竇旁腦膜瘤療效觀察
      創(chuàng)新型組織學實踐教學方法探索
      凋亡相關基因BAG-1在腦膜瘤中的表達及意義
      不同病因致腦膜強化特點的MRI分析
      腦膜癌病與靜脈竇血栓形成2例
      普格县| 杭锦旗| 当雄县| 锦屏县| 西城区| 南开区| 云霄县| 礼泉县| 正宁县| 社旗县| 苏尼特右旗| 锦屏县| 长顺县| 普宁市| 伊川县| 永修县| 辉南县| 通道| 井研县| 德州市| 寿阳县| 中西区| 稻城县| 莲花县| 赞皇县| 赤水市| 平江县| 阿拉善盟| 苗栗县| 紫金县| 承德市| 宣汉县| 兴和县| 连江县| 延长县| 甘南县| 石屏县| 额尔古纳市| 永川市| 基隆市|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