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廣西南寧 530023
雙眼視覺訓練對共同性外斜視術后立體視建立的療效觀察
閆玉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廣西南寧 530023
目的 雙眼視覺訓練對共同性外斜視術后立體視建立的療效探討。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共同性外斜視手術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術后復健和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雙眼視覺訓練。觀察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和6個月立體視建立的情況。結果術后訓練3個月,實驗組立體視銳度為(154.1±20.3),對照組為(170.2±21.2),兩組患者立體視銳度明顯提高,且實驗組提高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訓練6個月末,觀察組中的中心立體視人數(shù)較對照組要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雙眼的視覺訓練有助于共同性外斜視患者術后立體視的建立,提高患者手術的成功率,值得研究推廣。
視覺訓練;共同性;外斜視立體視建立
共同性斜視為眼的某一對拮抗肌力量不平衡所引起的眼球位置反常狀態(tài),其肌肉本身及其支配的神經(jīng)無器質性病變[1]。多發(fā)于幼兒時期,表現(xiàn)為眼位內(nèi)斜或外斜,伴有屈光不正,視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注視時,一眼注視目標,另眼則表現(xiàn)為偏斜狀態(tài),初期由于用意志可以克服,多呈間歇性斜視。日久斜眼在視網(wǎng)膜黃斑區(qū)以外就形成一個新注視點,并且固定下來,稱為旁中心注視,一經(jīng)形成則很難消退。對于斜視已經(jīng)穩(wěn)定,或經(jīng)非手術治療仍有偏斜,以及交替性注視的患者,皆應及早進行手術,該文以該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共同性外斜視手術的6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共同性外斜視手術的6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孩18例,女孩12例,平均年齡5.2歲,矯正視力為0.6~1.2,平均為1.0±0.1,術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復??;實驗組男孩16例,女孩14例,平均年齡5.3歲,矯正視力為0.6~1.2,平均為0.9±0.7,術后在常規(guī)護理和復健的基礎上行雙眼視覺訓練。兩組患者均無其他眼科疾病和全身疾病,眼底正常,無眼球運動異常。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病史等方面(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共同性外斜視術后的常規(guī)護理和康復訓練。內(nèi)容包括:醫(yī)護人員向其說明術后的注意事項并按照醫(yī)囑定期檢查和復健等。實驗組除了受到常規(guī)的治療,同時也要接受雙眼視覺訓練,手術完成一星期后,開始實施訓練。訓練的時候用維視頓/同視機視覺訓練來進行操作,從立體視覺、融合視覺和同時視幾方面開始進行,開始科學的訓練。10 min/d,連續(xù)訓練6個月。在訓練了3、6個月以后,對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分析調查。
1.3 觀察分析指標
檢查患者的立體視覺建立狀況的時候,采用立體視覺檢查圖來實施,使患兒配帶偏光立體眼鏡和矯正眼鏡,離視圖距離40 cm左右,從而得出患者的立體視覺建立狀況數(shù)據(jù)。它的標準是這樣的[3],關于中心立體視,60″以上為不正常,60″以下(包括60″)屬于正常。此外,無立體視為800″以上,周邊立體視為400″到800″之間,黃斑立體視為80″到200″之間。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訓練前后兩組患者立體視銳度比較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患兒,平均立體式銳度相比差異(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手術3個月及6個月后,兩組患者立體視銳度明顯提高,觀察組提高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訓練前后兩組患者立體視銳度比較()
表1 訓練前后兩組患者立體視銳度比較()
組別訓練前患者平均立體式銳度術后3個月 術后6個月實驗組(n=30)對照組(n=30) tP 345.1±25.3 355.6±30.2 1.62 0.11 154.1±20.3 170.2±21.2 4.12 0.03 89.6±11.2 95.3±9.6 5.26 0.01
2.2 6個月后兩組患者立體視銳度比較
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6個月后兩組患者立體視銳度對比[n(%)]
當視覺中樞融合系統(tǒng)功能失調,因為眼外肌力量不能平衡,所以患者的眼部不能同時觀察同一事物。其中共同性斜視多為視覺形成過程中患有眼病,如屈光不正、屈光間質混濁、眼底或視神經(jīng)的病變等;或中樞神經(jīng)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均可影響雙眼視覺功能的建立和發(fā)展,從而出現(xiàn)眼位偏斜狀態(tài),嚴重可影響患者的視力健康和視力水平。共同性斜視不僅影響美觀而,甚至會影響患者視覺神經(jīng)的進一步發(fā)育,所以要進行性斜視治療,這對于患者單視功能、斜視眼的視力能夠起到治療的作用[3]。這種病癥一般發(fā)生于 10歲左右,過了10歲后,發(fā)病的機率減小[4]。在該次實驗結果中,可看出術后兩組患者的立體式銳度明顯改善。另外,實驗組的的治療效果遠遠好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術后3個月的平均立體式銳度分別為 (154.1±20.3)、(170.2± 21.2);術后6個月的平均立體式銳度分別為 (89.6± 11.2)、(95.3±9.6)。其差異非常的明顯,可以說明術后實施視覺訓練有助于患者的恢復;在視覺訓練6個月后,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心立體視分別為為25(83.3%)、18(60%),實驗組患者中心立體視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手術結束了之后,如果對患者實施視覺訓練,會促使視差刺激產(chǎn)生,加快了患者大腦皮層融合中樞功能盡快恢復,使眼部功能逐漸恢復政策[7]。這種訓練方式對于年紀小的患兒來說,作用非常好,因此需及時的進行術后視覺訓練,這樣就可以保證患者的視力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8]。Abroms等發(fā)現(xiàn)間歇性外斜視術后90%患者可重建立體視。曾思明等報道45例下斜肌功能亢進患者術前有雙眼視覺者5例,Titmus立體圖檢查陽性者3例,手術后有雙眼視覺者16例,有近立體視者6例,說明術后雙眼視覺較術前有改善。Nelson等和Ingram等指出視覺發(fā)育成熟的后天性斜視患者都可以通過手術恢復重建雙眼視覺。年齡越小的兒童,術后復視發(fā)生率也就越低,另外復視消失也非常早。兒童年齡越來越大后,異常視網(wǎng)膜對應關系會逐漸的固定,另外,其知覺性、運動性代償功能也越來越差,很難構建好的視網(wǎng)膜對應。因此,年齡越小的兒童,雙眼視覺功能的恢復性也就越大。而且接受了訓練后,效果更好。專業(yè)人士指出[5],采用壓貼三棱鏡,效果會更好。在斜視患者沒有進行手術之前,壓貼三棱鏡的效果非常好。同時,使用膜狀壓貼三棱鏡還能夠導致共同性外斜視術后輕度過矯產(chǎn)生的復視加快消除,這對于兒童的恢復是非常有利的。在曾仁攀等[6-8]的研究中,提到進行手術之前,實施視軸矯正訓練/遮蓋療法治療,效果也會非常的好。但目前的臨床治療方式一般都是斜視術后聯(lián)合雙眼視覺功能訓練。但沒有明確是手術前進行訓練,還是手術后進行訓練,關于術前訓練效果好,還是術后訓練效果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患者術后進行雙眼視覺訓練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這對于患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也因此這樣的方式可以被臨床使用。
[1]Ding J,Levi DM.Rebalancing binocular vision in amblyopia[J].Ophthalmic&Physiological Optics,2014,34(2):199-213.
[2]Scholl B,Tan AYY,Priebe NJ.Strabismus disrupts binocularsynaptic integration in primary visual cortex[J].J Neuroscienc e,2013,33(43):17108-17122.
[3]田蔓男,周海燕,張月梅,等.間歇性外斜視手術前后雙眼單視功能的臨床觀察[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4,18 (1):26-28.
[4]趙堪興.斜視弱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9-20.
[5]梁靜,翁孟詩,江波,等.兒童隱斜視的視覺訓練及眼球正位視訓練的臨床觀察[J].全科護理,2013,11(27):2520-2521.
[6]曾仁攀,曾慶華,袁曉輝,等.不同年齡共同性斜視手術前后三級視功能觀察[J].臨床眼科雜志,2013,21(1):42-47.
[7]王貴攀,王平.外斜視術后遠期眼位變化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3,20(2):49-53.
[8]胡廣蕊,王澄澄,翁偉生,等.雙眼視覺新認識及弱視治療新角度[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4,20(4):187-191.
Binocular Vision Training on Postoperative Stereoscopic to Establish the Efficacy of Concomitant Exotropia
YAN Yu-me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Nanning,Guangxi Province,530023 China
Objective Postoperative stereoscopic binocular vision training of concomitant exotropia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June 2013—June 2015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ncomitant exotropia surgery 6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30 people.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binocular vision training.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3 months and 6 months of a three-dimensional visual.Results Postoperative training for 3 months,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tereoscopic sharpness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and increas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6 month training,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enter stereoscopic number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Binocular visual training help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ereoscopic postoperatively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exotropia,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is worth studying.
Visual training;Commonality;Exotropia stereopsis
R77
A
1674-0742(2016)06(b)-0097-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7.097
2016-03-15)
閆玉梅(1975.8-),女,壯族,天津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眼科、斜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