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琴, 何 丹
(皖南醫(yī)學院藥學院,安徽蕪湖 241002)
?
枸骨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
王存琴, 何 丹
(皖南醫(yī)學院藥學院,安徽蕪湖 241002)
枸骨為冬青科冬青屬常綠灌木,又名貓兒刺《綱目》,藥用其葉。枸骨作為傳統中藥,在民間使用歷史悠久,原產于我國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區(qū),后來傳入歐洲。具有清虛熱、益肝腎,祛風濕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潮熱、咳嗽咳血、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及風濕痹痛等癥?,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枸骨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生育、抗菌、擴張冠狀動脈、免疫抑制、抗腫瘤等作用。枸骨為苦丁茶藥材的主要來源之一。本文對枸骨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現狀進行綜述。
1.1 三萜類成分 三萜類化合物是枸骨中的主要化合物類型。在生物體中以游離、成醚成酯及糖苷的形式存在。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和獨特的結構特點,近年,王文聯等[1]對枸骨根進行了系統的化學成分研究,從其正丁醇萃取物再經過D101大孔樹脂洗脫后得到的30%乙醇部位中分離得到11個新三萜類化合物:23-羥基-烏蘇酸-12,18-二烯-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20α(H)-烏蘇酸-12,18-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烏蘇酸-12,18-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坡摸酸-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坡摸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23-羥基-烏蘇酸-12,18-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坡摸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0α(H)-23-羥基-烏蘇酸,20α(H)-19α,23-二羥基-烏蘇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0α(H)-23-羥基-烏蘇酸-12,18-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和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基-坡摸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5個首次從該屬中分離得到的三萜類化合物包括皂皮酸-3β-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皂皮酸-3β-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乙酯苷,齊墩果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和Dianoside H。廖立等[2]從枸骨根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離得到8個新三萜類化合物:19α,23-二羥基-30β-甲基-烏蘇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齊墩果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基-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9α-羥基-30β-甲基-烏蘇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枸骨素L,枸骨苷L1,枸骨苷L,枸骨苷L2,齊墩果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正丁酯苷。枸骨素L,枸骨苷L1,枸骨苷L,枸骨苷L2,齊墩果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正丁酯苷為4個新骨架化合物。另外,還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其他一些三萜類化合物:棕櫚酸,竹節(jié)皂苷Ⅳa丁酯,3β-羥基-9,12-二烯-烏蘇烷,3β-羥基-12-烯-烏蘇烷,暹羅樹脂酸,坡模酸,齊墩果酸-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23-羥基-坡模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9α-羥基-30β-甲基-烏蘇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9α-羥基-齊墩果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苷。周曦曦等[3]首次從枸骨中分離得到19α-羥基-烏蘇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3-羥基-羽扇豆醇、齊墩果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 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1.2 黃酮類化合物 國警月[4]從枸骨中首次分離得到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l→2)-O-β-D-吡喃葡萄糖苷。李路軍等[5]從華中枸骨中分離得到(2S)-5,3',4'-三羥基-7-甲氧基黃烷,(2S)-5-羥基-7,3',4'-三甲氧基黃烷及(2S)-5,4'-二羥基-7,3'-二甲氧基黃烷等黃烷類化合物。張潔等[6]從枸骨中分離得到槲皮苷-3-O-β-D-葡萄糖苷、異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李彥等[7]又分離得到一個新的黃酮化合物為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2)-ɑ-L-arabinopyranoside。楊雁芳等[8]從枸骨葉中分離得到4種不同的黃酮類成分,有金絲桃苷、七葉內酯、槲皮素和異鼠李素。
1.3 其它類化合物 王文聯等[1]從枸骨根中分離得到3,4,5-三咖啡??鼘幩峒柞ズ?,4,5-三咖啡??鼘幩?奎寧酸衍生物)。此外,枸骨葉中還有脂肪酸類成分如正二十二烷酸和正二十六烷,倍半萜類成分如tanacetene。甾醇類成分如β-谷甾醇等,還有少量的苦味質、鞣質、咖啡堿等。李維林等[9]從枸骨中分離得到2,4-二羥基苯甲酸和3,4-二羥基桂皮酸。周思祥等[10]首次從冬青屬中分離得到大黃素甲醚。
2.1 抗炎、殺菌作用 李路軍等[11]研究表明,從華中枸骨中分離得到的黃烷類化合物體外顯示很強的抗炎活性,能顯著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一氧化氮,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1β的分泌,化合物(2S)-5,3',4'-三羥基-7-甲氧基黃烷的抑制作用最強,初步的構效關系研究表明,4'-羥基為黃烷類化合物抗炎活性的主要結構部位。李艷芝等[12]研究表明,枸骨葉的乙酸乙醋提取物對金黃色你葡萄球菌具有很強的抑制活性。枸骨葉的醇提物、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明顯抑制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作用,對大腸埃希氏菌等革蘭氏陰性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此外,張晶等[13]發(fā)現枸骨葉乙酸乙酯提取物、粗提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對光滑念珠菌ATCC2001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真菌效果較好于粗提物。
2.2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最近,王文聯等[1]研究結果顯示,枸骨根中分得的三萜苷類化合物:坡摸酸-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坡摸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坡摸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及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基-坡摸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均有心肌細胞保護作用,其中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基-坡摸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活性最強。靜脈注射 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ɑ-L-吡喃阿拉伯糖基坡摸酸-β-28-O-D-吡喃葡萄糖酯對腦垂體后葉素誘發(fā)的大鼠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影響豚鼠的冠脈流量、離體心肌的心率,但有顯著降低心肌收縮力的作用。
2.3 抗氧化作用 枸骨根中分得的部分三萜苷類和苯丙素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從枸骨中分離得到的黃烷類化合物(2S)-5,3',4'-三羥基-7-甲氧基黃烷,(2S)-5,4'-二羥基-7,3'-二甲氧基黃烷,(2S)-5, 4'-二羥基-7-甲氧基黃烷和(2S)-7-甲氧基-4'-羥基5,8-醌黃烷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李艷芝等[12]研究發(fā)現,枸骨的葉、莖枝、果實的萃取物均有杭氧化作用。曠春桃等[14]在新鮮熬制的豬油中分別添加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自制的0.02 %的枸骨葉多酚類提取物,2,6-二叔丁基對甲酚(BHT),以空白為對照,在高溫誘導下,每隔一定時間測過氧化值(POV)。結果發(fā)現,枸骨葉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豬油的氧化,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效果優(yōu)于BHT??喽〔杼崛∥镉泻軓姷目怪|過氧化作用,用苦丁茶提取物對對大鼠肝臟組織進行試驗,發(fā)現其確實有抗氧化作用,并提示其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作用。
2.4 抗腫瘤作用 熊果酸為枸骨葉中所含的主要三萜類成分。熊果酸有很好的免疫增強作用和抗促癌,抗致癌,抗血管生成和誘導F畸胎瘤細胞分化等新作用,所以熊果酸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很有可能開發(fā)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藥物。熊果酸對食管癌KYSE105細胞增殖、凋亡產生效應,可以抑制HuH7型肝癌細胞生長。從苦丁茶中提取得到的熊果酸能阻滯癌細胞于G0/G1期,對鼻咽癌細胞有較強的抑制效果,誘導癌細胞凋亡,枸骨葉中熊果酸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使其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2.5 降血脂作用 降血脂作用是苦丁茶的重要活性之一,近年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其降血脂活性部位和作用機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最近,Wang CQ等[15]的研究結果表明從苦丁茶大葉冬青中分離得到的新三萜皂苷化合物3-O-β-D-xyl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3β,12β)-3,12,19,20-tetrahydroxy-urs-13(18)-en-28-oic acid-28,20-lactone]和已知化合物β-kudinlactone對油酸/棕櫚酸誘導的HepG2細胞甘油三酯的積累顯示出有效的抑制活性。苦丁茶老葉水提取物有降低小鼠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2.6 其他作用 此外,枸骨還具有抗生育、降血糖、鎮(zhèn)靜、抗?jié)?、提高免疫等作用?/p>
綜上所述,枸骨資源豐富,化學成分結構多樣,臨床療效顯著,具有明顯的抗炎、抗菌、降血脂、抗氧化、擴張冠狀動脈、抗腫瘤等藥理作用。因此,對枸骨進行進一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弄清其確切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1] 王文聯.枸骨根的化學成分研究(二)[D].蘇州:蘇州大學,2014.
[2] 廖立.枸骨根的化學成分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2.
[3] 周曦曦,許瓊明,周英,等.枸骨根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藥材,2013,36(2):233-236.
[4] 國警月.枸骨葉化學成分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5] Li LJ,Zhang Y,Zhang P,et al.Flavans from the leaf of Ilex centrochinensis[J].J Asian Nat Pond Res,2011,13(4):367.
[6] 張潔,喻蓉,吳霞,等.枸骨葉的化學成分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2008,20:821 -823,851.
[7] Li Y,Wu T,Cheng ZH ,et al.New triterpene suponinsand flavonol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Ilex cornuta[J].Chin J Chem,2006,24(2),577-579.
[8] 楊雁芳,閻玉凝.中藥枸骨葉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2,9(4):33 -34.
[9] 李維林,吳菊蘭,任冰如,等.枸骨的化學成分[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03,12(2): 1-5.
[10] 周思祥,姚志榮,李軍,等.枸骨葉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2,43(3):444-447.
[11] 李路軍,虞麗娟,李燕慈,等.華中枸骨黃烷類成分體外抗炎與自由基清除活性[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8):1523-1528.
[11] 李艷芝,劉樹玲,李告,等.枸骨不同部位不同溶劑萃取物的抗菌與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國藥房,2015,26(13):1776-1778.
[13] 張晶,林晨,岑穎洲,等.枸骨葉抗真菌作用初探[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3,19(11): 1562.
[14] 曠春桃,陳如鋒,吳斌,等.枸骨葉中多酚類物質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分析[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9,48(2):427-429.
[15] Cun QW,Man ML,Wei Z,et al.Four new triterpenes and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Ilex latifolia 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on triglyceride accumulation[J].Fitoterapia,2015,106:141-146.
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KJ2014A268),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4103680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402818),皖南醫(yī)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201401)
20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