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靜
(江蘇省蘇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151)
?
臨床研究
血必凈注射液對伴心肌損害重癥肺炎患者sICAM-1、hs-CRP、IL-17及心肌損傷指標的影響
薛 靜
(江蘇省蘇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151)
目的 觀察血必凈注射液對伴心肌損害重癥肺炎患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17(IL-17)及心肌損傷指標的影響。方法 將126例伴心肌損害重癥肺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血必凈注射液治療,2組均連續(xù)治療14 d。檢測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血清sICAM-1、hs-CRP、IL-17水平和心肌損傷標記物指標、NT-proBNP、心排血量(CO),統(tǒng)計2組治療期間心源性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2組治療第3,7,14天血清sICAM-1、hs-CRP、IL-17水平及肌鈣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NT-proB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CO顯著增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治療期間發(fā)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 血必凈注射液能夠顯著減輕重癥肺炎患者的心肌損傷,提高心功能,減少心源性并發(fā)癥,具有一定的心肌保護效應,其機制可能與抑制炎性因子sICAM-1、hs-CRP及IL-17有關。
血必凈注射液;重癥肺炎;心肌損害;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7
重癥肺炎是臨床呼吸科常見的危重癥,該病發(fā)病急、進展快,如不及時治療則能迅速引發(fā)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死亡。相關研究顯示,成年人重癥肺炎中有23.3%~39.5%的患者可出現(xiàn)心肌損害[1],一旦發(fā)生心肌損害,則易出現(xiàn)心源性并發(fā)癥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能夠顯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2]。諸多研究顯示,重癥肺炎患者發(fā)病后自身可出現(xiàn)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如釋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如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白細胞介素-17(IL-17)等[3-5],此類炎性因子不僅加重患者的肺組織損害,亦能導致肺外重要臟器組織(心臟、腎臟等)的炎性損害,增加患者不良預后的風險。血必凈注射液是臨床常用的化瘀解毒類的中成藥制劑,該藥多用于治療由感染誘發(fā)的全身炎性發(fā)應綜合征(SIRI)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但在治療伴有心肌損害的重癥肺炎患者中則較少報道。本研究觀察了血必凈注射液對伴心肌損害重癥肺炎患者血清sICAM-1、hs-CRP、IL-17及心肌損傷指標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伴心肌損害重癥肺炎患者126例,年齡小于65歲但大于18歲,重癥肺炎的診斷參照2007 年美國感染病學會/美國胸科學會制定的相關重癥肺炎標準[6];心肌損害診斷參照文獻[7-8],肌鈣蛋白Ⅰ(cTnI)≥0.1 μg/L。排除心肌梗死、心肌病、入院后治療前出現(xiàn)急性心力衰竭、1周內(nèi)接受過心肺復蘇、近6個月有胸部損傷或接受過心臟手術、心臟瓣膜病、先心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入院后48 h內(nèi)死亡者,對本研究用藥過敏者?;颊呒覍俸炇鹬橥鈺栽竻⒓颖敬窝芯?。將126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63例,男43例,女20例;年齡25~64(53.7±10.4)歲; APACHE Ⅱ評分(20.2±2.4)分;入院后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66.9±10.4)%。對照組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齡28~63(52.4±10.8)歲; APACHE Ⅱ評分(21.2±2.2)分;入院后Sa(O2)(65.5±12.4)%。2組性別構成、年齡、APACHE Ⅱ評分、入院后Sa(O2)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按照2007年美國感染病學會/美國胸科學會中重癥肺炎的治療原則治療,包括給予心電監(jiān)護、機械通氣、抗感染、祛痰、營養(yǎng)心肌、維持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等綜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血必凈注射液(天津紅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Z20040033)50 mL+生理鹽水或者5%葡糖糖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2次/d,2組均連續(xù)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①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的血清sICAM-1、hs-CRP、IL-17水平,其中IL-17及sICAM-1采用ELISA法測定,hs-CRP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②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心肌損傷標記物指標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水平。③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血清NT-proBNP水平及心排血量(CO),CO采用美國Cardio Dynamic公司生產(chǎn)的BioZ-ICG無創(chuàng)血流動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測。④2組治療期間心源性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2.1 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血清sICAM-1、hs-CRP及IL-17水平比較 2組治療第3,7,14天血清ICAM-1、hs-CRP及IL-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血清sICAM-1、hs-CRP及IL-17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2.2 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血清心肌損傷標記物比較 2組治療第3,7,14天血清cTnI、CK、CK-MB、LDH水平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的血清心肌損傷標記物比較
組別nCK-MB/(IU/L)治療前治療第3天治療第7天治療第14天LDH/(IU/L)治療前治療第3天治療第7天治療第14天觀察組63284.37±72.58164.47±52.30①74.59±21.40①41.21±15.31①651.57±127.47454.72±102.47①214.63±81.74①124.60±37.81①對照組63286.71±84.37195.57±58.61①98.35±25.62①62.71±19.48①658.41±135.54517.48±113.63①285.75±92.55①151.72±42.55①t0.5495.8964.5565.4530.4427.4326.5434.532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血清NT-proBNP及CO比較 2組治療第3,7,14天血清NT-proBNP水平均顯著降低(P均<0.05),CO顯著增高(P均<0.05),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及治療第3,7,14天血清NT-proBNP及CO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2組治療期間心源性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期間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2組心源性休克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重癥肺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急危重癥,能夠引起組織器官的嚴重缺氧缺血,進而對重要臟器如心、腎、腦組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心肌損害是重癥肺炎患者最常見的肺外并發(fā)癥,能夠顯著增加患者發(fā)生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患者病死率。重癥肺炎發(fā)病后由于機體內(nèi)的細菌、內(nèi)毒素、缺氧及酸中毒等因素導致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受損,誘發(fā)機體炎性反應,大量炎性因子釋放,促進肺內(nèi)及肺外組織的損傷。sICAM-l作為一種細胞表面ICAM-1水解的產(chǎn)物,是一種新型的炎性遞質(zhì),具有調(diào)節(jié)白細胞與內(nèi)皮細胞之間的黏附,促進白細胞遷移,使炎性反應級聯(lián)式放大的功能[9]。相關研究顯示,血清sICAM-1水平能夠作為評估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生化指標。在重癥肺炎中,sICAM-1能夠通過中性粒細胞炎癥應答過程,參與重癥肺炎病理生理過程,亦是肺炎患者肺內(nèi)及肺外臟器損害的重要炎性遞質(zhì)[9]。IL-17目前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的促炎癥細胞因子,該因子主要由活化CD4+T淋巴細胞合成分泌,IL-17能夠通過與機體組織細胞中的受體(IL-17R)相結合,從而誘導強烈的炎性反應[10]。IL-17能夠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加重肺、心臟組織缺氧缺血,引起組織器官的損害。hs-CRP則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炎性標記物,其能夠通過誘導TNF-α及IL-6等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發(fā)揮促炎作用;還能夠激活血小板,增強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損害血管內(nèi)皮細胞,引起重要臟器組織的微循環(huán)障礙。相關研究顯示,hs-CRP在重癥肺炎患者中含量顯著增高,且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轉(zhuǎn)歸密切相關[4]。
表4 2組治療期間心源性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重癥肺炎引起心肌損害時,患者血清中可出現(xiàn)多種生化指標的異常,如心肌損傷標記物cTnI、CK、CK-MB、LDH等顯著增高,其中cTnI具有顯著的特異度和靈敏度,目前被認為是評價心肌損害的金標準。此外,伴有心肌損害的重癥肺炎患者常出現(xiàn)NT-proBNP升高[11],而反映心功能的指標CO則顯著降低。NT-proBNP目前被認為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常用指標,其水平與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該指標亦是反映心肌缺血及心肌損害的敏感生化標志物[11]。CO則是一種無創(chuàng)手段測得的直接反映心功能狀態(tài)的指標,由于重癥肺炎患者心肌損害,心室舒縮功能降低,CO常降低。臨床中目前針對重癥肺炎患者心肌損害的治療主要包括機械通氣、抗感染、祛痰、營養(yǎng)心肌、維持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等綜合治療,但療效欠佳,仍有部分患者心肌損害的改善情況不甚理想,近期預后不佳。近些年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案已經(jīng)逐漸得到臨床醫(yī)師的關注。
血必凈注射液作為一種在血府逐瘀湯的基礎上反復精煉篩選出的中成藥制劑,已經(jīng)在臨床中應用多年。該藥的主要成分為紅花、赤芍、當歸、川芎及丹參,具有良好的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功效。相關藥理學研究顯示:血必凈注射液能夠抑制機體的炎性反應,抑制諸多炎性遞質(zhì)及細胞因子的合成釋放,亦能夠調(diào)節(jié)免疫,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內(nèi)皮,改善組織微循環(huán)等[12]。該成分之一的紅花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絡等功效,且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功能,同時可抑制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改善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改善微循環(huán)。此外,紅花能夠增加冠脈血流量,并營養(yǎng)心肌細胞,改善心肌缺氧缺血,促進心功能恢復。丹參則能活血化瘀,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臟后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謝,增強心肌收縮力,具有良好的心肌保護效應;同時丹參具有顯著的抗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提高循環(huán)中NO的功能[13]。當歸、赤芍則能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第3,7,14天血清sICAM-1、hs-CRP、IL-17水平及cTnI、CK、CK-MB、LDH、NT-proB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O顯著增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期間發(fā)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血必凈注射液能夠顯著減輕重癥肺炎患者的心肌損害,提高心功能,減少心源性并發(fā)癥,具有一定的心肌保護效應,其機制可能與抑制炎性因子sICAM-1、hs-CRP及IL-17有關。
[1] 黃明旭. 成人重癥肺炎心肌損傷標志物活性測定及臨床意義[D]. 福州: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
[2] 張善輝,閭愛斌,王平平,等. 血清心肌酶檢測對成人重癥肺炎的臨床意義[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4,24(24):3556-3558
[3] 蔡新新.Th17/Treg細胞在重癥肺炎的研究及意義[D]. 桂林:桂林醫(yī)學院,2015
[4] 莫臺花,莫愛民. 血清hs-CRP在重癥肺炎診斷中的意義[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2):250-252
[5] 黨潤,楊鎰宇. 重癥肺炎患兒血清sICAM-1、CRP、FIB檢測及臨床意義[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6):1210-1212
[6] 陸再英,鐘南山. 內(nèi)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9
[7] 許志有,董戰(zhàn)玲. 血清cTnI和CK-MB在重癥肺炎患兒心肌損傷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2(24):5073-5074
[8] 孫曉輝,張彧. 烏司他丁對重癥肺炎患者心肌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 創(chuàng)傷與急診電子雜志,2014,2(1):34-36
[9] 譚艷,鐘薇. 烏司他丁對重癥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7):889-891
[10] 許燦龍. 肺炎患兒血清IL-8、IL-17、磷脂酶A2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 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5,35(10):1356-1358
[11] 陸萍,陳志央,姜科飛. 重癥肺炎患兒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和降鈣素原變化及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6,26(13):1892-1893;1897
[12] 徐偉松,范輝,劉玉峰,等. 血必凈對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濃度的影響[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0(29):2777-2781
[13] 劉志軍,郝建,吳升,等. 丹參多酚注射液對COPD合并低氧血癥患者的肺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的保護作用[J]. 臨床軍醫(yī)雜志,2012,40(4):784-786
10.3969/j.issn.1008-8849.2016.35.011
R563.1
B
1008-8849(2016)35-3909-04
2016-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