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
審題指南針:
1.選材要真實。先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可以是學校的,也可以是在校外培訓中學到的特長……比如:洗衣服、炒菜、打籃球、游泳、彈鋼琴,等等,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挑選你最拿手的本領,只有真實的體驗,才易于動筆。
2.過程要具體。怎么詳細生動地展示這一過程呢?首先,學習初期遇到哪些困難,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家人、朋友對此又是什么態(tài)度,他們是如何鼓勵、幫助自己的。其次,自己是怎樣克服困難的。重點要寫清楚自己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
3.有真情實感。有了真實的內容,容易喚起情感的共鳴。不會到學會,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心理變化,融入情感,細致描寫,這樣習作才具感人的力量,讀者從中可以獲得啟迪。
佳作展示臺:
從學會走路到學會說話,從學會數(shù)數(shù)到學會寫字,從學會穿衣到學會洗衣……我們在不斷的學會中長大,每一次的學會都令人欣喜,每一次的學會都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今天,我又在成長之路上邁出了一步。一大早,媽媽就在包餃子準備做早餐吃,看著托盤里排得整整齊齊、白白胖胖的餃子,我忍不住手癢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拿起一塊餃子皮,挖了一大勺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央,一邊流著口水說:“肉多點才好吃,等會兒我就要吃這個。”一邊把餃子皮捏起來,可沒想到肉餡竟然從兩邊擠了出來,我趕緊左右開弓捏住兩邊,“嘿嘿,看你往哪跑……”話沒說完,就只見肉餡撐破了“肚子”從中間跑出來了,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咧著嘴巴,吐著舌頭,擠眉弄眼地嘲笑我:“你真笨,你真笨!我在這,來抓我呀!”我只好又拿了一塊餃子皮把它裹起來,就這樣,餃子被我變成了包子??粗@難看的“包子”,我重新拿了塊餃子皮,小心翼翼地挖了點肉餡,暗下決心:這次一定要包好,可不能再出丑了。蘸水,合攏,捏緊,一切順利,成功了!可氣還沒松呢,就又出問題了,餃子一放進托盤,它就躺下了,剛扶起來,又倒下去,有氣無力地趴在那兒,好像在說:“餓死了,站不起來了。”
看看媽媽包的餃子,再看看我包的“包子”和“睡餃”,我明白了:肉餡不能放大多,多了就包不?。灰膊荒芊盘?,少了就站不住。經過總結,我的第三個餃子終于成功地排在了隊伍中,這時媽媽微笑著說:“你真棒!自己就學會了包餃子,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在失敗時總結經驗,找到通往成功的方法!”
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我不僅嘗到了學會的喜悅,還嘗到了因思考而獲得成功的滋味。包餃子,讓我對成長之路充滿期待!
彩筆頭點睛
語言生動、描寫具體是本文最大的優(yōu)點,小作者把學包餃子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寫得童趣十足,特別是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餃子也變得活潑可愛,“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咧著嘴巴,吐著舌頭,擠眉弄眼地嘲笑”,“有氣無力地趴在那兒”,更可喜的是小作者通過實踐總結出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值得學習的還有首尾呼應、詳略得當、篇末點題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