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策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6.028
[摘要] 目的 對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采用諾和靈N聯合瑞和列奈、拜糖蘋進行治療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間該所收治的43例磺酰脲類藥物繼發(fā)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停止服用磺酰脲類等降糖藥物,換服瑞格列奈與拜糖蘋,并在晚上睡覺前注射諾和靈N。對該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HbA1c、體重指數進行對比,對治療后低血糖的發(fā)生率進行觀察。 結果 對該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進行對比,治療前為(12.3±2.4)mmol/L,治療后為(6.1±1.3)mmol/L,治療后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患者治療前后餐后2小時血糖進行對比,治療前為(17.3±3.5)mmol/L,治療后為(9.2±1.9)mmol/L,治療后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進行對比,治療前為(11.3±2.6)mmol/L,治療后為(7.1±1.3)mmol/L,前后對比,治療后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體重指數方面,治療前為(25.3±2.3)mmol/L,治療后為(25.2±2.4)mmol/L,治療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的低血糖發(fā)生率為6.98%,未發(fā)生嚴重低血糖。結論 對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諾和靈N聯合瑞和列奈、拜糖蘋進行治療,效果較好,安全可靠,在臨床中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 磺酰脲類降糖藥;2型糖尿病;諾和靈N;瑞格列奈;拜糖蘋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8(b)-0028-03
對于2型糖尿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磺酰脲類口服降糖藥物應用比較廣泛,是主要的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但在口服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中,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是治療中常見的問題,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尚不明確,相關研究認為是β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衰竭,而外周組織胰島素抵抗加重,肝糖輸出增加、磺酰脲類藥物慢性脫敏及周圍組織糖利用降低等原因[1]。該組研究中,采用每天早中晚3餐前服用瑞格列奈,餐中服用拜糖蘋,睡前注射諾和靈N對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間該所收治的43例磺酰脲類藥物繼發(fā)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最小年齡45歲,最大年齡63歲,平均年齡(55.6±7.3)歲,最短病程4年,最長病程9.8年,平均(6.3±2.1)年,平均體重指數(22.8±2.2)kg/m2?;酋k孱愃幬锇窳旋R特23例,格列苯脲15例,格列吡嗪5例,所有患者均為多藥物聯合治療。入選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患者均在控制體重、適當運行及合理飲食的基礎上,最初開始應用磺酰脲類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的有效時間均在1年以上。在沒有其它原因導致血糖升高的情況下,口服磺酰脲類藥物治療的效果逐漸變差或失效,在最大劑量服用某一種磺酰脲類藥物服用3個月以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仍高于1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仍高于9.5%、餐后2小時血糖高于16 mmol/L,經過優(yōu)降糖敏感試驗進行診斷,所有患者符合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入選患者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應激狀態(tà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等。按照糖尿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谷氨酸脫羥酶抗體及康胰島素抗體均為陰性。
1.2 方法
患者確定為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后,立即停止所有磺酰脲類降糖藥物,換服瑞格列奈、拜糖蘋及注射諾和靈N。用法:瑞格列奈(批準文號:H2013 0023;規(guī)格:1.0 mg×30片),3次/d,2 mg/次,于3餐前服用;拜糖蘋(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205;規(guī)格:50 mg×30片),3次/d,50 mg/次,于3餐中服用;諾和靈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50011;規(guī)格:3 mL:300IU),每晚10時睡前皮下注射8 U/d。治療期間,拜糖蘋用法用量不變,按照患者3餐后血糖水平對瑞格列奈的用量進行調整,根據空腹血糖水平對諾和靈N的用量進行調整。每天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進行測量,胰島素劑量每2~3天調整1次,治療3個月后對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及體重指數進行復查。
1.3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亞太地區(qū)糖尿病指南控制目標[3]對該組患者治療的效果進行評定。理想控制: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4.4~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一般控制: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h血糖≤1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7.5%;較差控制: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
1.4 統(tǒng)計方法
對所有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臨床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x±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該組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體重指數進行測量,并與治療前進行對比。經過對比可見,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體重指數方面,治療前與治療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該組43例患者經過治療以后,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有22例,血糖控制一般的患者有19例,血糖控制較差的患者有2例。在治療期間,將瑞格列奈每天的劑量調整到(8.4±2.3)mg和諾和靈N劑量調整為(11±3.1)U時,發(fā)生了3次低血糖情況,低血糖發(fā)生率為6.98%,未發(fā)生嚴重低血糖。
3 討論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2型糖尿病屬于幾種進行性發(fā)展的疾病,隨著病程的延長,病情會進一步加重,在病情發(fā)展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磺酰脲類藥物治療,有可能發(fā)展為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可能與胰島B細胞功能衰竭有一定的關系[4-5]。在對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般采用多種不同機制的藥物聯合進行治療,不同藥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協(xié)調,能夠促進空腹血糖快速并持久達標,并且還對單一用藥時藥物劑量過大產生的副作用能夠有效的避免,對胰島素B細胞功能有保護的作用,也防止了口服單一降糖藥物繼發(fā)性失效的問題,對糖尿病的發(fā)展及諸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延緩和降低的作用。
相關研究認為,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與內源性胰島素缺乏又直接關系。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升高,則患者的全天血糖很難進行控制,所以要在空腹血糖高于10 mmol/L的患者在晚上睡覺前要補充外源性中效胰島素,對患者空腹血糖能夠快速有效的控制[6-7]。該組研究中,用諾和靈N睡前皮下注射,藥效在6~8 h可以達到高峰,而此時正處于清晨,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非常顯著,前半夜也沒有發(fā)生低血糖的病例。注射1次/d,患者的依從性較好,使用胰島素的劑量非常少,對患者的體重指數影響較小,并且與長效胰島素相比,諾和靈N的價格相對較低,患者接受性更好。
瑞格列奈是一種口服降糖藥,屬于費磺酰脲類快速胰島素促泌劑,為苯甲酸衍生物,能夠促進人體胰島素的分泌,相關研究認為,瑞格列奈對于2型糖尿病治療的效果較好,而且用藥比較安全,在口服該藥以后,與胰島素B細胞膜上的相應受體結合,和分子量36KD的K+-ATP通道迅速去極化和復極化,所以在對胰島素釋放作用進行刺激的時候效果迅速而短暫,有效的防止了長時間刺激造成的β細胞功能衰竭[8]。瑞格列奈具有葡萄糖依賴性,即葡萄糖水平越高,瑞格列奈對胰島素B細胞的刺激作用會越強,從而促使更多的胰島素被釋放出來。
拜糖蘋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降糖藥物,其降糖機制主要是對小腸上段刷狀緣近腔上皮細胞內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產生抑制作用,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對餐后高血糖能夠有效的控制,并不是通過對胰島素N細胞分泌胰島素進行刺激而產生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能夠起到改善作用[9]。拜糖蘋對食物的多糖分解和小腸葡萄糖苷酶分解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有效的減緩肌體對糖的吸收,進而使餐后高血糖的出現情況得到降低。而拜糖蘋與胰島素聯合使用對血糖有控制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外源性胰島素的應用,有效的防止了高胰島素血癥、低血糖、肥胖等危險,同時也降低了缺血性心臟病發(fā)生的可能[10]。一般情況下,拜糖蘋大多數時候為單獨用藥,也可和其它降糖類藥物、胰島素合并使用,該組中拜糖蘋和瑞格列奈、諾和靈N聯合用藥,結果顯示,3餐中服用50 mg拜糖蘋能夠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而且不良反應非常少,而繼續(xù)提高用藥劑量的時候發(fā)現,降糖的效果沒有明顯變化,因此該組研究中對該藥物的用藥劑量不變,均為50 mg,可以降低瑞格列奈的用藥量。從該組研究結果來看,3種藥物聯合使用對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進行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均比治療前有明顯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3種藥物聯合用藥治療該病的療效確切,且患者的體重指數治療前后差異不大,說明3種合用的副作用或并發(fā)癥較少,療效確切。
綜上所述,采用諾和靈N聯合瑞格列奈、拜唐蘋治療繼發(fā)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能夠對β細胞功能衰竭起到明顯的延緩作用。同時在口服拜糖蘋治療時,患者不會出現低血糖癥狀,而瑞格列奈對胰島素分泌的刺激作用呈葡萄糖依賴性,所以也能夠降低低血糖現象的發(fā)生,在治療過程中安全性較高。因此,對繼發(fā)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采用諾和靈N聯合瑞格列奈、拜唐蘋進行治療的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在臨床中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向紅,呂律森,王曉莉.胰島素與非磺酰脲類降糖藥聯合治療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2(13):6-7.
[2] Taverna M J,Pacher N,Bruzzo F,et al. Beta-cell function evaluated by HOMA as a predictor of secondary sulphonylurea failure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ic Medicine,2011, 18(7):145-146.
[3] 姚勇志.胰島素聯合非磺酰脲類降糖藥治療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22(13):80-81.
[4] 傅一明,張萍.中效胰島素聯合非磺酰脲類降糖藥治療繼發(fā)性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15):401-402.
[5] Ross S A,Zinman B,Campos R V,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sulin lispro and human regular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secondary failure of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J].Clinical and Investigative Medicine (Print), 2012,24(6):224-227.
[6] 鄭恂,王瑞明.瑞格列奈聯合中效胰島素治療繼發(fā)磺酰脲類藥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5,4(13):344-345.
[7] González-Ortiz Manuel,Martínez-Abundis Esperanza.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limepiride plus metformin in a single presentation, as combine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secondary failure to glibenclamide, as monotherapy[J]. Revista de Investigacion Clinica,2014,15(3):273-274.
[8] 張萍,傅一明,梁慧.口服降糖藥聯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磺酰脲類藥物繼發(fā)性失效的療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7):128-130.
[9] 王佳懿,白樺.二甲雙胍聯合胰島素治療經磺酰脲類治療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34例[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4,4(18):221-223.
[10] 曾誌復,丁莉.阿司匹林聯合格列美脲對磺脲類藥物繼發(fā)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5,12(23):1614-1616.
(收稿日期: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