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蘭
微課給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什么改變?下面我以“文言文實詞教學”為例,粗略地談談我對此的理解。
一、聽“微”解疑,微課是突破教學難點的一方神器
微課,由于其內(nèi)容具體而微深受廣大老師的青睞,成為眾多老師解決知識重點、難點的重要方式。在教學設計時,傳統(tǒng)課堂無法消化的東西現(xiàn)在可以轉移到一個“倉庫”,這個倉庫就是微課。譬如在高三文言文復習中,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無疑是復習的重中之重,怎樣才能讓學生有效掌握它們呢?有人會想每堂課講10個也不算多,12節(jié)課就搞定了,何必傷精費神去制作微課呢?而且效果也不得而知。我在教學實踐中還偏偏做了這么一節(jié)微課,叫做“巧記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創(chuàng)編如下:
“謝愛國”是賊/絕非善類/王安修得胡說
倍加減誠(乘)除 /宜貽遺易/是識使適/興行省幸 /書孰屬數(shù)
陰陽左右/勸善去惡/望再造奇期 /非徐曾莫屬/當發(fā)現(xiàn)亡徒走私 /如歸國就解絕/坐憐諸兵患疾病/蓋少湯致復發(fā)/假涉間內(nèi)克復(負)/素治/悉率、顧微遷族(朝)/殆即及既/道本勝/故舉鼓/過度辭愛 /請察鄙涕/或許知道被恨/卻要相信再見
短短的3分鐘視頻在一定程度上消散了文言實詞這個知識難點,適當?shù)販p輕了課堂壓力。這種碎片化的知識應該會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F(xiàn)在的學生幾乎人手一機,只要他想學習,我們提供的微課就能讓他觸手可得。移動學習可以成為一種常態(tài),而微課就能讓教師的移動教學成為一種可能,讓教師“近在眼前”。
二、尋幽入“微”,微課可能突破高中語文作業(yè)的瓶頸
高中語文作業(yè)積弊已久,長期以“文本作業(yè)”為主。雖不像小學、初中那般只注重對課堂知識的簡單再現(xiàn),但很多學生對待語文作業(yè)還是持“可做可不做”“放在最后做”“最不想做”的態(tài)度。語文作業(yè)出現(xiàn)的問題層出不窮,主要表現(xiàn)在“作業(yè)內(nèi)容單一,作業(yè)過程凝固,作業(yè)提交方式太古板”,這些無疑都挫傷了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這個數(shù)字化的時代,語文作業(yè)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太“out”了。在這進退兩難的時刻,微課這個充滿生命力的新事物給語文作業(yè)帶來了改變的契機,帶來了一絲曙光。教師有意識地對教學目標研精闡微,設計一些符合學生知識需求、心理需求、私人化、個性化的語文作業(yè),以微課作為載體,也許這種新穎的形式會撩起學生的做題興趣,會讓如今的語文作業(yè)走出泥淖,使“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三、“微”言大義,微課才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微課要想真正助力課堂,需要老師別出心裁,尋幽入微。我認為好微課應該具備兩個特點:
1.主題單一,目標明確
我覺得好微課就應像一種器皿,有其主要的用途。一節(jié)微課最好只呈現(xiàn)一個知識點。正因為微課可以有效肢解教學重點、難點,把知識庫移到課外,緩解課堂壓力,避免如今課堂上常見的“電灌”現(xiàn)象,很多老師不約而同選擇微課作為自己的教學輔助手段。有的老師在制作時貪多而雜,作品就很糙,點擊率就很少。其實“少而精”“少而有味”才是制作好微課的王道,那些獲獎的作品無一不是這樣的。文言實詞教學是一個大板塊,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我可以制作關于“常見的120個實詞是什么”“每個實詞的義項”“巧記實詞義項的方法”的系列微課。
2.有花有實,有的放矢
在微時代,憑什么讓學生在課外刷你的課?微課的吸引力在哪里?微課真能“傳道授業(yè)解惑”嗎?網(wǎng)上微課一大堆,有些還制作得很精美,可點擊率和點贊率都很少,為何?我想大部分學生不買賬的原因就是覺得華而不實,對自己沒用吧。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苛責學生的功利主義,畢竟,有價值的存在才是長久的存在。
四、白璧“微”瑕,微課同樣存在顯而易見的美中不足
“微課熱”來了,微課的生命力很旺盛,但微課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其表現(xiàn)在以下兩點:
第一,缺乏互動性,這是微課的“軟肋”。據(jù)我所知,目前的微課網(wǎng)站、微課社團大都還沒有開辟互動、在線答疑功能,這就失去了傳統(tǒng)課堂那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氛圍。如果學生在看視頻時產(chǎn)生了疑惑而教師又不能及時解答,就有可能影響學生的觀賞欲。
第二,缺乏普適性,這是微課的“硬傷”。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短小的形式束縛了內(nèi)容的拓展;此外是受眾目標的確定導致“肥水難流外人田”。每個老師制作微課時幾乎都本能地以自己的學生作為受眾對象,根據(jù)本班的學情分解教學重點、難點。如果以優(yōu)秀生為主要受眾目標,那么自然而然會拔高知識點,學困生可能就看不懂這些微課;以潛能生為受益目標,知識點難度就會降低,對有些人來說就無多大價值,這樣也有可能失去一部分觀眾。因而,制作文質兼美的微課成為每個教師的挑戰(zhàn)。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蔽⒄n來了,課堂“熱”了。有人說,微課能翻轉課堂,能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的能量超乎我們的想象……其實,對此我還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坦誠地說,目前微課還沒能翻轉我的課堂,自己制作的微課也微乎其微,而且還拿不出手,給學生看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我堅信,新事物茁壯的生命力會感染每個人。微課的“利好”是不容小覷的。學做微課,有意識地讓微課與高中語文學科進行整合,在這個過程中,我提高的絕不僅僅只有信息技術能力,更多的是對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下教學方法、教學本質的思考。
(作者單位:湖南省洞口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