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航云
摘 要:政治課堂教學應當在學生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將理論原理寓于生活化的主題中,實現(xiàn)教材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有機整合,建設生活化的政治教學課堂。
關鍵詞:生活化;課堂導入;教學語言
生活化的政治教學課堂指的是將教材中的知識和時事政治、學生生活、風土人情、民族習俗等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利用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分析生活案例,分析案例的同時學習其中蘊含的政治知識,充分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感。
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與學生生活相關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課堂導入,促使學生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話題的討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引入以下話題:李同學暑假和寒假時都進行了兼職工作,成功積攢了3000元錢。他想要買一款手機,為此他征求了許多人的意見,他的一位朋友說:“買手機就買蘋果的唄,現(xiàn)在的人們不都是用蘋果手機嘛,買就買好的,錢要是不夠就向父母要點唄?!币晃慌笥颜f:“你只有3000元錢,要好好選一下,根據(jù)手機的功能和價格,選擇性價比高一些的吧?!绷硪晃慌笥颜f:“學校規(guī)定高中上學是不可以拿手機的,你可以把這些錢攢起來,等高考結束后再買也不遲呀?!敝v完話題的主要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請問話題中提到的三位朋友當中有理性消費者嗎?若是你的話,你會怎么決定呢?怎樣才可以合理地安排這筆錢?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呢?”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fā)對問題進行思考,投入到本部分的學習中,在課本中尋找相應的答案。之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李同學三位朋友的消費觀,分析其中的合理之處和不合理之處。利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出的結果,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適度、理性、綠色的消費觀念。教師從學生關心的手機話題出發(f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自然地展開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教學語言生活化
教學語言對學生具有直接的影響,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利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巧妙地將抽象的政治知識轉換成形象的事物,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激起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學習為例,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掩耳盜鈴的故事:春秋時小偷跑到范氏家里想把大鐘背回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把鐘敲碎,然后再搬回家。敲鐘時有很大的聲響,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己的耳朵。捂住耳朵后鐘聲越來越小,小偷心想把耳朵捂住就聽不到鐘聲了。他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放手砸起鐘來,最后小偷被聽到鐘聲的人們捉住了。講完故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為把自己的耳朵塞住,自己聽不見聲音了,別人也聽不見了嗎?”學生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這時教師就可以以小偷為代表向學生介紹什么是唯心主義,與之相對應的當然就是唯物主義了。利用趣味性的故事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哲學名詞具體化,從具體人物入手進行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除了利用故事之外,講解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時,教師也可以引用“水是莊稼寶,離它活不了;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有收沒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等語句,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利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化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生政治學習的難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利用教學實踐,在生活中感受政治學習的樂趣
高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利用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政治學習的樂趣。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課堂實踐。以“文化的繼承與文化發(fā)展”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深入家庭和學校所在的社區(qū),通過參訪老人、參訪父母、閱讀報紙雜志等方式搜集自己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狀如何,這些傳統(tǒng)文化是在逐漸沒落還是后繼有人等方面的資料,并將搜集到的資料制成PPT,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觀看學生制作的PPT,夸獎學生的實踐成果。教師以學生PPT中的內(nèi)容為基礎,使學生認識保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從自身出發(fā)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其次,現(xiàn)在正處于信息時代,教師要促使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實踐活動。以“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學習為例,國家領導人在2015年進行一系列的外交活動,并和許多國家簽訂了經(jīng)濟合作協(xié)議,國家領導人的這一系列外交活動無不體現(xiàn)著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整理習主席的外交活動,從這些外交活動中體會我國基本的外交政策。教師利用課堂實踐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資料,加強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
總之,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生活化的教學語言、生活化的教學實踐將政治知識化難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實現(xiàn)政治教學的生活化。
參考文獻:
[1]紀立建.構建生活化的政治課教學[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9.
[2]史璟.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