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軍
?
寄情山水
田志軍
妻閨蜜的老公老陳的老家,在城西四十多公里外的一個小山村。
老陳那年辭了公職,回老家承包了一片山坡,那山坡雜樹叢生野草茂盛。老陳繞著山坡和樹梢扎起網(wǎng)帷,真可謂是天羅地網(wǎng)。老陳在天羅地網(wǎng)中辦了一個雞場,天羅地網(wǎng)中的雞群不懼鷹隼就散養(yǎng)在山坡,吃草籽、吃螞蚱、吃小蟲。老陳的雞下的蛋就成了純綠色環(huán)保的蟲草蛋,聽說比普通雞蛋的營養(yǎng)高好幾倍,銷路自然也好得出奇。
妻的閨蜜在一個晴空萬里無云的天氣中,約請妻和我到四十多公里外的小山村去做客,去品蟲草蛋。妻和她的閨蜜都是單車愛好者,都有一輛價格不菲的山地車。就是我,也在妻的鼓動下,也有了一輛屬于自己的山地車。
早晨頂著清涼的風,隨了妻和妻的閨蜜出了城,一路向西看不見坡,但卻是在步步登高。都是六十的人了,時速騎不上去,只能保持在十七八公里左右。將近中午,太陽火辣辣的,我們才趕到老陳老家的山腳下。再往上雖也有水泥路,但坡度陡,我們騎不上去,只好推車上山。走到半山腰領(lǐng)路的妻閨蜜帶我們拐下水泥路,進入一條彎曲的山間碎石小道。拐下水泥路前,我看見繞山的水泥路通向山頂,山頂上綠樹掩映中露出一片紅墻綠瓦,還有一根高高的旗桿。妻的閨蜜說,那是娘娘廟,是山民們求子上香的去所。
在彎曲的山間小道上又行半里地左右,迎來了狗吠雞鳴,老陳老家的小山村到了。小山村也就五六戶人家,散落在山坳樹林中。
熱情的老陳端上野山杏和早已涼透了的野菊花茶,又張羅著做飯。妻和閨蜜進了廚房,我卻想登小山頂去看娘娘廟。老陳笑說:“兩條路通山頂,順著水泥路要走四十多分鐘,走小路登頂二十多分鐘就夠了?!蔽覜Q定走小路,我抓了把山杏放兜里,老陳帶我出了他家小院。老陳指著院旁一個土坎上一條細如羊腸,隱匿在雜樹叢中時隱時現(xiàn)蜿蜒向上的小道,說:“順著此路別拐彎就能到山頂。”
揮手辭別了老陳,我踏上了通向山頂?shù)男〉?。山路彎彎的小道穿行在荒山野嶺,好像沒有經(jīng)過刻意的修筑,想是山里采藥人隨意踩出的小道,路窄的剛好能落下只腳。路邊開遍黃的白的碎碎的野花,花叢中有蝴蝶翩翩起舞,茂盛的野花伸頭探腦擠向羊腸小道。瞧這氣勢,彎彎的小道若沒有人行走,用不了十天半月,野花就會把小道淹沒。趟過花叢,褲腳、鞋邊,沾了淡黃的花粉和花瓣兒、碎草葉兒、露水珠兒,間或還有帶刺的蒼耳粘上褲腿。摘下褲腿的蒼耳時心底會發(fā)出一聲抱怨,要不是圖近些,才不走小路呢!抱怨歸抱怨,摘去蒼耳,卻還是喜歡上這彎彎的羊腸山間小路,喜歡小路旁笑靨的野花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瞧著她們搖頭晃腦好像小姑娘在笑話我這個外來的登山者。
順著小路前行,時而蜿蜒時而攀登,路旁時而有陡峭的崖壁,時而有巨石凌空,崖壁上有斜伸著枝椏的灌木藤蘿掩映著不見天日,巨石上苔蘚成斑,如鬼怪,如猛獸,縱橫拱立。穿行其間能感受到山風涼森森龍吟般細細的清冷韻味,頓時解去了一路走來的暑氣。行走到一開闊處,透過路旁稀疏的林木回首來路,小山村藏在綠樹叢中,只有微露出一角黑瓦的屋脊顯示出那里有人家。
行走在彎彎的山路,我被大自然中巧奪天工的奇趣妙景,一山、一石、一泉、一木,或花或草,總在不經(jīng)意處展露其或妖嬈或雄渾所陶醉。山里的路不似城中的路筆直筆直,山里的路徑曲通幽。彎彎的山路如練如帶,婷婷裊裊,宛轉(zhuǎn),含蓄,耐人尋味。彎彎的山路引著你,探、繞、轉(zhuǎn),領(lǐng)著你分花拂葉,盡覽佳色。摘把山花放在鼻前聞聞,頓時口齒噙香,物我兩忘,不知身之所在。山路便捷,曲徑幽遠?!斑h上寒山石徑斜”,一個“上”字一個“斜”字,山中小徑如畫蜿蜒曲折盡顯眼前,我今就行在此畫中。李漁在《閑情偶記》里說,最方便的路莫過于便道,而最美妙的路莫過于迂回曲折的小道。陳從周《說園》里也寫道,風景區(qū)之路宜曲不宜直,小徑多于主道,則景幽而客散,使有景可尋、可游,有泉可聽,有石可留,吟詠其間。
徜徉在去娘娘廟的彎彎小路上,我把此行的目的地忘卻了,不禁延緩了腳步。山路幽遠,宜散步宜讀書,捧上一本書,邊走邊讀,累了,就石而坐也好,倚樹發(fā)呆也罷,看山路彎彎來而去,憑思路發(fā)散,讓心靈空明。彎彎山路幽僻,適合獨處,適合思索,適合靜靜地緩步輕踱、徜徉徘徊。面對夾路的山花,啾啾喳喳鳥雀的鳴叫,惋惜、欣慰、悵惘,諸般思緒流淌在山路,我找出了老陳早年辭去公職的原因。
彎彎山路蜿蜒如詩如畫,徜徉其間,春承飛花、夏綠如醉、秋賞黃葉、冬白雪潔,四季變化,景亦無窮,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若有閑時,立于徑,負手徐行,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人間妙景,人生情景莫過于此,何須登頂。
那天我順著山路拐彎、拐彎,不時掏出兜里的山杏扔進嘴里,那山杏又酸又甜引得我滿嘴生津。我把山杏肉咽進肚,山杏核卻吐在路邊的草叢中,我想明年這路邊會不會也長一溜山杏樹。暢游在彎彎的山路中,早把那去山頂看泥塑的娘娘的心思,忘到了九霄云外。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一俗語是說人與人的關(guān)系,可放在大自然的山水上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想那我居住的富饒無坡無嶺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那張村、趙莊、李集、韓寨……眾多的小村莊卻沒什么名氣,真可謂是風景的窮人,很少有城里人去光顧。而那藏在深山中的奇峰峻嶺,卻是風景中的富人,引得游人絡(luò)繹不絕,特別是到了節(jié)假日更是人滿為患。
我與妻到了年齡都退了休,過去妻逢著節(jié)假日閑暇時就愛游名山大川。這退了休有的是時間,更是拉著我暢游祖國的大好河山。當然我和妻不再在節(jié)假日出游,那時的出游看的不是風景,而是人的森林,抬望眼滿目盡是一片腦瓜。
不逢年不過節(jié)的一天,妻晚上在電腦上與她大學的閨蜜QQ。QQ聊天中,妻知道她的閨蜜也退了休,并被返聘到一家企業(yè)做了高管。企業(yè)在一座風景旖旎的小城,企業(yè)給妻的閨蜜在小城租了套公寓,妻閨蜜在QQ上邀請妻攜夫到小城做客。小城附近有座風景奇秀的三清山,堪與奇峰峻嶺的黃山相比美。QQ聊天勾起了愛出游逛名山大川的妻的饞蟲,退出QQ立即網(wǎng)上訂車票,第二天拉起行李箱和我就直奔車站。一聲汽笛,火車載著我和妻駛向風景旖旎的小城。
小城確實風景秀美,小城有穿城而過的三條江,倚江有樹木蔥蘢的不大的青山,小城人把它開辟為休閑公園。到小城的當天我們就忍不住好奇,登上小青山的頂峰,站在山頂?shù)男⊥ぷ又型〕牵暄训慕滩ㄊ幯?,再遠望小青山連著山,連綿起伏到天邊。波光漣漪的水使小城嫵媚潔凈,起伏蔥蘢的山使小城雄壯空氣清新,想到我所居住常年有霾的城市,不由得感嘆有山有水的小城真漂亮,居住此間的人好福氣。
當然妻和我不為逛小城來小城,而為的是蹬小城近旁風景奇秀的三清山,蹬小青山只是活動下腿腳。第二天清晨,我和妻就在她的閨蜜安排下起程去登三清山。妻的閨蜜把我們送上旅游大巴,歉意地對妻道:“我仍在江湖身不由己,就不陪你們登山了。”
旅游大巴載著一車游客出了小城,出城剛行二十來分鐘,就一頭扎進了大山中,公路已不再是筆直,而是蜿蜒盤旋在山間。車窗外早已是滿眼青山滴翠,不時就有峻峭的山嶺出現(xiàn)在眼前令我驚嘆。又行了半個多小時,就到了三清山的索道纜車站。下了車早有更早來的大巴停在那,跟在我們大巴后邊還有大巴在進山,索道站已是游人如織,看來這好山好景就是不逢節(jié)假日人也是不老少,好在還沒有成為人的森林。導游去統(tǒng)一買纜車票,我站在空場中間抬頭望,那奇峰峻嶺果然險奇俊俏如仙女般妖嬈。比起這些仙女來說,那一路所見的峻峭山嶺可就成了垂髫的小丫頭。
不時有白云偎奇峰,那繚繞的白云在仙女腰間如飄飄的裙裾、裙帶。望著云彩眼里的奇峰,不由得嘆道:“幸好有纜車通到半山腰,不然我和妻要想爬上去,恐怕要走到日落西山頭了?!鼻浦歉呗栐撇恃劾锏钠娣?,妻果斷地在纜車站附近買了根竹杖在手,嘻道:“竹杖芒鞋輕似馬,誰怕?”
纜車將我們送到了半山腰,出了纜車站還有兩三里地的登山路,才到觀景的繞山棧道。我和拄杖的妻走著走著,就走在了同車登山人群的后邊。好在就那一條路,徐行不怕迷路。山路彎彎拾階而上,不時有奇峰峻嶺閃現(xiàn)在眼前,令我和妻不時住腳舉起相機,咔咔作響地收入鏡頭中??偹闩逝赖綏5捞帲茨菞5懒杩招拊趲r崖上,一邊是萬丈懸崖,一邊是無底深淵。初踏棧道不免觳觫,好在導游在等著我們,導游鼓勵著我們大膽前行,走不遠,導游指著棧道上靠崖的一塊巨石說,這是棧道修成的三年后,一場大雨從崖上滾落的巖石,砸在棧道上卻沒砸斷棧道,可見我們的棧道質(zhì)量有多好。聽了導游的話,不覺得膽子就有些大了,腳步也放得開了。再走百八十米,竟也敢走在凌空的那邊倚欄桿觀賞奇峰妙境了。
棧道繞山轉(zhuǎn),轉(zhuǎn)過一道彎繞過一道梁,棧道外的景致使我覺得如游在天宮的御花園,那在云霧間遠近不相同時隱時現(xiàn)嵯峨林立的怪崖,似駱駝、似大象、像鼓蛙、像臥魚、像奔馬……更有那奇峰如觀賞御花園的立羅漢、坐觀音、群仙女,當然還有我和妻等一幫來自凡間的游人躋身在仙人群中。
走到一拐彎處,棧道一邊是高聳云天的山崖,一邊有不大的渾圓的巖崖立在旁邊。導游指著巖崖介紹道,這是仙女峰,我等大為訝異,這等渾圓矮挫咋就跟裊裊的仙女掛上了鉤?走過所謂的仙女峰,導游指著一處說,站在那個地方看仙女。眾人走過回首看后都笑說,真是不可思議。我也站在那再回首觀看,呀,那不見奇特的巖崖,竟成了少女渾圓挺拔的雙乳,最為奇特的是那上邊還真有翹翹的乳頭。仙女好像害羞了,呼來一片云過來,使我們頓時在茫茫霧中,對面不辨人,真是,料峭山風吹醉醒,微冷。腳踏輕云隨棧道而行,我們也成了仙。轉(zhuǎn)過一道大彎,那云那霧就倏然不見,眼前又是一片好風景,導游指著峰連著峰的一片山峰說,這是五老峰,傳說那是天上太白金星、太上老君和福祿壽三老離天宮體察民間,游到此處,看此美景留戀忘返不忍離去,隨坐化此地成了五老峰。導游轉(zhuǎn)身又一指,那是美女峰。我們隨著導游所指看去,那峰真的很奇特,那峰中間細如脖頸,脖頸上頂著的真像一個美人首,那圓潤的額頭、那隆起的鼻梁、那噘起的嘴、那微翹的下頜、還有那齊耳的短發(fā)。美人千年不動凝視著遠方的群山,美人卻不是古人的高髻,而是現(xiàn)代美人短發(fā)的造型,但此峰卻有千萬年的歷史,想那峰應(yīng)該是現(xiàn)代人穿越到遠古化身而成,或者就是天外來客推算出人類的變遷,在離今千萬年外就依山崖雕刻出現(xiàn)代的美人,來告知住在天外星球路程遙遠多少光年的他們曾來過地球。不可知,山的奇妙不可知。
再轉(zhuǎn)過一道彎,一根巨大的上下一般粗的石柱聳然在眼前,探身護欄往下看,石柱從山根拔地而起高千丈與那山峰相等齊。好奇、擔心,這千丈石柱咋立起來的,它會倒嗎?旁邊豎著的景觀介紹,此景稱為“玉龍出?!薄R苍S遠古時代這里是一片大海,群峰就是一座座小島,這個突兀的石柱真的就是一條探頭探腦海上的龍。可我咋看石柱咋像《西游記》中的“定海神針”。棧道繞著“定海神針”走了個半圓,我突然發(fā)現(xiàn),神針對面峰頂?shù)囊粔K巖石頗像個石猴。我認定那就是齊天大圣,他在垂涎海龍宮的寶貝“定海神針”,他的“如意金箍棒”。我不由得學著電視中齊天大圣的口氣對石柱說,小、小……可那石柱巍然不動。
棧道繞著山峰腰間行,時而穿云破霧,時而陽光明媚。走著,走著,我不由得想到這山陡峭滿是巖石,比起我們中原肥沃的土地,產(chǎn)五谷雜糧的張村、趙莊、李集、韓寨……來說,這滿是巖石的奇峰峻嶺只有巖縫中長出寥寥的松樹,要論物產(chǎn)可謂是窮山,不說是養(yǎng)人了,就是野物也難以生存,因為山峰奇陡的沒有它們的落腳之地,也就是蒼鷹可以在上邊歇歇腳。但我又覺得,這裸露的巖石卻是山的筋骨,由此,我又憶起曾游過的黃山、華山、還有我們中原的太行山,越是那風景奇秀處,越是展現(xiàn)出山的筋骨風貌。千百年的風吹雨洗,吹去雜質(zhì),洗去泥垢,裸露筋骨的清癯山峰留給人們的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引得游人如織,游人如醉。
由此,又想到了人,那司馬遷、那施耐庵、那曹雪芹、那蒲松齡……他們都有傲骨立于世,他們都給后人留下了高不可攀的奇峰峻嶺。
繞山一圈,又回到了索道站。三清山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給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我留戀地再回頭看向群峰,不由感嘆:回首向來挺拔處,歸去,也有思念也有情。
田志軍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國內(nèi)各文學期刊發(fā)表有小說、散文數(shù)百萬字。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