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輝(山東臨沂)
一方南宋紙幣會子用印
孫輝(山東臨沂)
民間藏界見到古印一方,銅質,生坑,素背,橛鈕,印面長53.5、寬50mm、臺高8.5、鈕高19mm,重163.6g。印文疊篆,反書,三列十字,可辨為“三省戶房國用司會子印”(彩頁4)。
會子,是宋代發(fā)行量最大的紙幣?!皶?、交子之法,蓋有取于唐之飛錢”①。南宋初年,臨安民間即有作為匯兌之類票據(jù)的“寄付兌便錢會子”。“[紹興五年九月乙酉]詔臨安府,在城寄附兌便錢會子,毋得出門,仍依在京小平錢法,立定刑名,用守臣梁汝嘉請也”②。紹興三十年(1160),會子收歸官營,由臨安府印造發(fā)行,后由戶部主之?!叭?,戶部侍郎錢端禮被旨造會子,儲見錢于城,內外流轉;其合發(fā)官錢,并許兌會子輸左藏庫”③。次年,“春,遂置行在會子務。后隸都茶場”④?!皶映跣?,止于兩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成為流通于東南諸路的紙幣⑤。自乾道四年(1168),定立了分界流通的制度⑥,明確了界額及期限,會子發(fā)展成為制度完備的紙幣,“止于[咸淳]三年之三月”⑦,共發(fā)行了十八界。會子歷經百年流通,于元軍大舉南下政局更迭動蕩中泯滅。
三省戶房國用司,簡稱國用司,是南宋時期專門監(jiān)理中央財政、以備軍資的京局?!扒蓝甓?,遂命宰相兼制國用使,參知政事同知國用事”?!埃矍廊暾拢莞?,置三省戶房國用司”,“二月壬申,詔國用司月上宮禁及百司官吏、三衙將士請給之數(shù)”⑧。“五年二月二十二日,詔國用司可罷,其所行事務并歸三省戶房”⑨。
關于會子用印制度,典籍中多處可見。宋廷對會子的印造、推行、收換和對偽會處罰的律令貫穿會子流通的各個時期。初期,“[紹興]三十二年十二月,詔定偽造會子之罰。日造會子,監(jiān)官分押,每一萬道解赴戶部覆印”⑩。可見會子印造發(fā)行流程之嚴謹,并通過嚴格的用印制度起到防偽、證信作用?!坝⌒攀轮?,凡有司印記,年深篆文不明,合改鑄者,非進呈取旨,不得改鑄焉”?。
會子初行,“權借戶部尚書印覆印”。隆興元年(1163),“詔會子以隆興尚書戶部官印會子之印為文”,“二年,金部言:初行會子,權借戶部尚書印覆印。行之已久,恐致混淆,宜專有印記,俾郎官掌之。遂鑄太府寺專一檢察會子印。二年,復鑄尚書覆印會子印”。乾道四年,“差戶部尚書曾懷同共措置,鑄提領措置會子庫印”?。
《宋史》對印造東南會子用印有詳細記載:“行在榷貨務都茶場,每界給印二十五紐:國用印三紐,各以‘三省戶房國用司會子印’為文;檢察印五紐,各以‘提領會子庫檢察印’為文;庫印五紐,各以‘會子庫印造會子印’為文;合同印十二紐,內一貫文二紐,各以‘會子庫一貫文合同印’為文;五百文、二百文準此”??梢娮詵|南會子定立界制之初,必須鈐以上四官印方可流通?。
會子雖發(fā)行量巨大,由于材質以及收換流通制度等原因,目前尚無公認的實物存世。據(jù)以往的研究資料,今與會子明確相關的實物只有國家博物館的“行在會子庫”鈔版,諸家對此多有論辯,不再贅述。另有一方“壹貫背合同”印,羅福頤《古璽印概論》著錄、王國維先生考證為會子用印?。
此國用司會子印從質料、尺寸、鈕式、書體、使用痕跡等特征,均符宋制,印文亦契合史載,當為證史之物。
注釋:
①③⑤《宋史》卷一八一,《食貨下三》。
②李埏、林文勛:《宋金楮幣史系年》,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32-133頁。
④《宋史》卷三十二,《高宗九》,《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十六,《東南會子》。
⑥李埏、林文勛:《宋金楮幣史系年》,第146-147頁。
⑦《咸淳臨安志·會子庫》,“自咸淳以來,朝廷措置住造錢關止于元年之五月,十八界止于三年之三月”。
⑧《宋史》卷三十四,《孝宗二》。
⑨《宋會要輯稿》,職官六。
⑩《文獻通考·錢幣二》。
??《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六》。
?劉森:《宋金紙幣史》,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3年,第160頁。
?王國維:《宋一貫背合同銅印跋》,《觀堂集林》卷十八。
(責任編輯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