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課改的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目前,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學生與環(huán)境的關系認知,以及探索和實際的能力都很難實現(xiàn)。而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運用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通過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情景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進一步提出改進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情景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增強教師對情境教學的掌控力,提高情境創(chuàng)設的吸引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
[關鍵詞]信息;課程;情境;教學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操作性強且較為年輕新穎的課程已被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高中課程中,并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將現(xiàn)代素質教育理念貫穿于高中教學之中,最大可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課程的優(yōu)越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關注的焦點。將情境教學模式應用到信息技術課程中去,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的較佳選擇。正視現(xiàn)存問題,分析其原因,探尋改進情景教學模式的對策,對于今后進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一、高中信息技術情境教學模式及其意義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目標在不斷要求學生掌握本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同時,對教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一方面通過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以及處理信息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對教師的授課也提出了新的教學準則,即如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將情景教學模式運用于信息技術課程是提高其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提供可靠教學策略的有效方式。
情境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為學生創(chuàng)建的與課程相關的情境,其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探索精神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經(jīng)常采用的情境主要有:故事情境即在教學中引入故事,適應學生的需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音樂情境即通過用學生們關注的流行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環(huán)境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問題情境即由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教材內容,利用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所采取的一種教學手段。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是能夠明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核心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xiàn) “以生為本”的理念。采用情境教學模式便于營造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新型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能夠從枯燥的書本學習的桎梏中擺脫出來,使其置身于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中,學習興趣和潛力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揮,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得到較快提高。二是能夠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學生學習書本上的基本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就是為了使學生在近似社會生活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解決問題,增強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達到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術情境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情景教學模式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在現(xiàn)實中,高中信息技術情境教學模式運行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教師對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力不足
在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教師是掌控一切學習模式的主宰者,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教師對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力。在信息技術課程中,一些教師對情境模式缺乏深刻理解,實際設計不熟練,問題設計形式比較單一,過于追求問題數(shù)量而忽略其質量等。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對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偏離本質,阻礙其特色的發(fā)揮,同時也成為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性的羈絆。教師對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力是影響情境教學能否順利開展并發(fā)揮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強化對情境教學模式的駕馭能力。
2.情境創(chuàng)設缺乏科學性
為了積極響應教育改革的號召,大多教師能夠主動將情境教學模式應用到信息技術課程中,并且在課堂中多以設置問題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但在實際中卻發(fā)現(xiàn),對于創(chuàng)設問題式情境有的教師不能針對教學具體內容提出有科學性的問題。有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所使用的問題情境十分陳舊,缺乏新鮮感;有的教師對問題的設置如空中樓閣,脫離社會實際生活。如此情境問題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無從談起,這樣下去情境教學模式和以往的教學方式?jīng)]有實際區(qū)別,情境教學模式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因此,情境創(chuàng)設的科學性是影響課堂效果的關鍵,教師要在此方面下功夫。
三、改進高中信息技術情境教學模式的途徑
1.增強教師對情境教學的掌控力
教師是推進情境教學模式應用的主要動力,其對情景教學模式的掌控能力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掌控力強則課堂效果佳,掌控力弱則課堂效果差。教師在運用情景教學模式時,首先,要深化思想認識,強化對本學科的理解認識,深刻把握情境教學模式的內涵,能夠在教學中熟練運用情景教學模式,將其貫穿于教學始終。其價值不單單是引起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還有助于將理論運用于社會實踐中,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其次,要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需要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具備深厚的知識底蘊、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豐富的社會洞察力以及較強的信息掌控力,這些都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學習,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增強駕馭課堂情景教學模式的能力。再次,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大多使用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教學內容,這種單一、固定的方式往往會降低教學效果。教師應注重采用多種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來改變只使用多媒體對學生所帶來的視覺疲勞以及思考問題的簡單方式,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使學生更容易參與到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2.提高情境創(chuàng)設的吸引力
在整個教學中教師承擔著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協(xié)作的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信息技術課程中有較多晦澀難懂的概念和原理,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難以保證學生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從情境創(chuàng)設上下功夫,緊緊抓住學生的眼睛和頭腦,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自愿與教師共同完成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的習慣是情境教學模式中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把情景與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情境的設置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置身于情景中去觀察、分析和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達到自我解決問題,培養(yǎng)自身能力的目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力
學生的主動學習力即學生自覺的學習動力,主要強調通過在學習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去積極主動探索實踐新的教學知識。因此,教師要積極構建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新知識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再只是單純將教師當成知識權威的象征,而是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新知識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力。
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學習愉悅,課堂效率倍增。實踐性較強的信息技術課程,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程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參考文獻:
[1]王巧雁.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02).
[2]吳湉.探究式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06).
[3]王佳穎.淺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情景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06).
[4]婁承斌.情景教學和信息技術在高職《應用統(tǒng)計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5]張莉曼.信息技術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之我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1).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