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文
[摘 要]在高中學段的學科體系當中,語文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其教學的有效性能夠促使學生的思維以及表達能力得到切實的提升。本文即從高中語文個性閱讀的角度展開探析。希望對學生的發(fā)展有所幫助,對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個性閱讀;策略
個性化閱讀的教學,其本質就在于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閱讀予以充分的尊重,并以此為基礎展開合適的指導,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形成最適合自身的閱讀能力。在這個教學的過程當中,師生之間的關系要和諧起來,互動要平等展開,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別,要對學生所獲得的具有一定差異性的閱讀感受予以關注。同時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適宜的閱讀氛圍,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使得學生的個性閱讀富有成效,其個性在閱讀中得到釋放。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個性閱讀教學狀況
(一)傳統(tǒng)教學下的閱讀缺乏情感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其所關注的是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生只能是跟隨教師之后獲取一定的知識。教師習慣于將文本予以肢解,分成小塊傳遞給學生,整體閱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的情感也未能得到呈現(xiàn),教學的實效性明顯不足。若想使得學生對于文本的主旨能夠真正有所領悟,就一定要促使學生將情感投入其中,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才能使得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沒有個性的閱讀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語文試卷當中最令人頭疼的即是閱讀理解。這類型的題目本身有著極強的主觀性,但答案卻表現(xiàn)出一定的標準化,這就使得學生的個性被束縛,思想得不到釋放,從而讓學生的個性發(fā)揮無法實現(xiàn)。長此以往,學生就必然會為了追求分數(shù)而舍棄個性,只是奔著“標準”而去,思維的模式將被固話,個性化的閱讀也就隨之蕩然無存。如此一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就被湮滅于標準答案之中,教學的本質將逐漸被遺忘。
二、高中語文個性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自主性
首先,在展開閱讀教學時,要通過有效的措施來促使學生發(fā)出閱讀的訴求,進而使得學生的個性閱讀得到有序開展。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來源,一旦學生的興趣得到萌發(fā),其自然會展開自主學習,對于閱讀教學來說也是如此。若想使得學生對閱讀萌生出興趣,教師的興趣先要有所展現(xiàn)。在閱讀文本時,要將個人的情感,以及對文本的領悟通過朗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要能夠對文本的主題、結構、背景、情感、選材等方面形成清晰的認知,并讓學生能夠受到老師的熏陶,進而展開自主化、個性化的閱讀。比方說,在引導學生去閱讀作家史鐵生所撰寫的《合歡樹》這篇文章時,可以將其另一篇文章《我與地壇》也同時呈現(xiàn)出來,并闡述一下對于作者所描寫的母子情的個人見解。并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來討論一下親情對于每個人的重要性。最后再說一說合歡樹所具有的象征意義,在此基礎上,學生的閱讀熱情就被充分調動起來,并能夠將個人的閱讀感悟予以陳述,能夠切身的感受到合歡樹的意義,能夠理解其對于作者母子之間情感的寄托作用。甚至有的學生能夠體會到了作者以合歡樹作為文題的用意。即以“合歡”二字來體現(xiàn)母子之間無法相聚相守的遺憾之情,繼而將個人的想法予以呈現(xiàn):在閱讀完文章之后,回頭去審視課題,其中的遺憾更加的令人感嘆。對于我們這些學生來說,應該要為自己感到慶幸,因為父母就在身邊,我們要以自己的行為去匯報父母的恩情。當學生能夠說出這樣一番道理之時,這就說明學生的閱讀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是將個人的情感真正投入到了文本之中。而且這番話由學生的口中說出,這相較于教師的說教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有很多學生在課后閱讀了《我與地壇》,并將自己對于母子之間的那份情感的理解記錄在隨筆之中,同時也對自己當下所擁有的親情表示出了無比的珍視。應該說,學生所表達出的均是其個性化閱讀的必然成果,而這種閱讀對于很多的老師以及學生來說都是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
(二)教師要引導、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向全世界提出一份重要的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報告中說:“教師的職責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們正式的職務外,他將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標準答案”的代言人。而是學生分析、討論、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個性的體驗感悟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但個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關注現(xiàn)實、張揚學生個性,但是“一千個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知人論世、尊重作者本意、尊重文本、科學解讀是個性化閱讀的根本。因為學生的知識、閱歷、體驗畢竟有限,個性化解讀會有偏差和片面性,教師要對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進行有效地引導和指導。教師要教給學生個性解讀的技巧和方法,使學生敢于、樂于、善于個性化解讀文本。
(三)在質疑中學會閱讀
高中語文的個性化閱讀,要求教師要跳出課本這一小范圍,在宏觀上把握大的概念。將所學文章全部交給學生自己去預習、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提出疑問。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引導,然后再讓學生重新閱讀文章。教師提出一些問題,鼓勵學生們去自主思考并相互交流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對文章會形成一個更深層次的個性化的理解。學生只有學會質疑,才能更好地進行個性化的閱讀。
(四)科學評價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果
學生通過合作,得出了對問題的看法。有的看法是正確的,但也有的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錯誤的。教師該如何評價呢?我們知道,教育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習者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耐心地幫他們尋找錯誤的原因,用激勵性的話語使每一位同學對自己充滿信心。尤其要尊重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合作學習通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個性化閱讀更加有效,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結語
閱讀是體現(xiàn)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方式,個性閱讀是體現(xiàn)自我,張揚個性的方式。是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個性閱讀是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性,質疑性的培養(yǎng),老師在加以引導和評價,這樣對學生的個性閱讀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潘纓.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高考:綜合版,2013(8):6-7.
[2]吳亞紅.試論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閱讀與鑒賞旬刊,2011(12):21-22.
[3]董林.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初探[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26):52.
[4]胡明.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12):267.
[5]黃錦秋.高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