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 張晶
摘 要:
近些年,媒體報道的有關農村腐敗的消息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從公開的案件來看,農村腐敗的犯罪主體絕大多數(shù)是村支書和村主任,這些農民身邊的“蒼蠅”嚴重危害了黨和國家的執(zhí)政根基。治理農村腐敗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在深入分析該類犯罪現(xiàn)象及其原因的基礎上,一方面要尊重和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農民在農村反腐斗爭中扮演著主力軍的角色;另一方面要堅持教育、制度、監(jiān)督、懲治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和規(guī)范村“兩委”班子的人事制度建設,加強對農村集體資產(chǎn)和扶貧補助資金的監(jiān)督,完善農村的選舉制度,并堵住農村“兩委”班子灰色收入的來源。
關鍵詞:農村;腐?。淮逯?;村主任
中圖分類號: DF79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6)04008206
一、農村安定的重要性及農村腐敗問題的現(xiàn)狀
“三農”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的事情,每年都會出臺各類文件指導“三農”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過近40年的發(fā)展,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顯著提高。在農村經(jīng)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農村也逐漸暴露出許多問題,特別是村“兩委”(1)班子貪腐問題愈演愈烈,農民怨聲載道,上訪、群體性事件不斷出現(xiàn),嚴重擾亂了農村的安定;同時也使黨和政府的許多惠民政策無法惠及農民,損害了黨的形象和執(zhí)政根基。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舉反腐利劍打掉了許多“大老虎”,讓民眾真實地感受到黨和政府打擊腐敗犯罪的態(tài)度和決心:無論官有多大,無論背景和后臺有多硬,只要敢觸犯法律,都將受到法律的懲處,這贏得了民眾的一致好評,為國家的發(fā)展掃除了一些障礙。但是,對于農民來說,讓他們有切身感受的還是身邊村“兩委”班子主要成員的貪腐問題,農民都知道“害蟲多的田地里是長不出好莊稼的”,他們希望選舉出一些能帶領他們發(fā)家致富的人,而不是碌碌無為或是欺壓他們的人。因此,拍打“蒼蠅”、懲治農民身邊的“蟻貪”,是為了贏得最廣泛、最深厚的民心,是鞏固國家的根基。
2015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發(fā)言人表示,2013年至2015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查辦涉農和扶貧領域職務犯罪28894人,占同期檢察機關立案查辦職務犯罪總人數(shù)的22% [1]。從這一數(shù)據(jù)和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農村的腐敗問題已經(jīng)相當嚴重,為了遏制農村腐敗愈演愈烈的趨勢,維護農村和諧穩(wěn)定,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從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全國檢察機關將開展為期兩年的集中懲治和預防惠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集中查辦一批影響惠農和扶貧政策落實,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案件[2]。筆者認為懲治農村腐敗,要深入分析農村腐敗的原因,建立一套長效機制,而不能搞成運動式。
二、解析十個典型案例
(一)案件及其案情
序號涉案人物地點擔任角色犯罪事實判處刑期
1王修某、鐘師某、鐘保某、王一某、王立某、鄭某、鐘月某(王修某的妻子)??谑惺芥?zhèn)榮堂村、玉庫村村民小組組長、副組長、村民侵吞征地補償款1297余萬元、向土地主管部門行賄王修某被判處無期徒刑,鐘師某、鐘保某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王一某、王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鄭某、鐘月某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
2黃某某汕頭市成田鎮(zhèn)寧湖村村支書、村主任騙取種糧補貼、違規(guī)轉讓土地、挪用扶貧款、因其監(jiān)管不力造成4.76畝林地被毀,涉案資金共計456余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22萬元
3陳某某杭州市衙前鎮(zhèn)明華村村支書(在位19年)挪用土地征用補償費3900余萬元,挪用資金240余萬元,受賄16.05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
4劉某某保定市曲陽縣七里莊村村支書、村主任非法組建涉黑組織,利用非法手段操縱選舉,違法發(fā)放獎勵和補助,為違法犯罪者“平事”,肆意毆打、拘禁村民,毀壞村民財產(chǎn),強迫交易,等等;非法斂財700余萬元被判處死刑
5董某友長嶺縣長嶺鎮(zhèn)東升村村支書伙同董某民等8人(已另案處理),騙取國家泥草房改造補助資金39.6萬元,董某友分得35.7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零6個月
6劉某某合肥市淝河鎮(zhèn)平塘王村村支書違法出售土地,違法承包工程,索取、收受他人財物81.1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零6個月,沒收個人財產(chǎn)10萬元
7余某丘北縣溫瀏鄉(xiāng)令沖村村支書、村主任伙同妻子(村副主任,已另案處理)截留、侵吞孤兒基本保障補助金7.2萬元,案發(fā)后退還了4300元;侵吞村民低保1.146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8李某某監(jiān)利縣朱河鎮(zhèn)李溝村村支書伙同其他5名村組織人員挪用土地征用補償款李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其余5人均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9賀某某、刑某某、劉某某大通縣城關鎮(zhèn)城關村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虛報、套取新建住房獎勵資金4萬元后私分均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
10李某某、杜軍某、張某某、杜寶某眉縣馬家鎮(zhèn)車圈村村支書、村副主任、村報賬員侵吞集體所有的退耕還林補助款17556元李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緩刑2年零6個月;其余三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
(二)上述案例反映出的農村腐敗犯罪現(xiàn)象及原因解析
第一,在農村中的大多數(shù)腐敗案件涉及到土地征收、征用和扶貧、補助資金。從上述案件中可以看出,涉及農村土地的犯罪有6件(玉庫村、寧湖村、明華村、平塘王村、李溝村、車圈村);涉及扶貧、補助資金的有5件(寧湖村、七里莊村、東升村、令沖村、城關村)。這是因為,一方面由于上級主管部門監(jiān)督的缺失、專項監(jiān)督不到位和村民權利意識不高、內部監(jiān)督不力,而村“兩委班子”主要成員實際上又掌握集體土地的處置權,所以給其出售土地和侵吞、截留、挪用征地補償款留下了漏洞;另一方面,我國扶貧補助資金雖然受到民政、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jiān)管,但在實際工作中卻由于多頭監(jiān)管,導致部門配合不協(xié)調,同時責權劃分不明確,責任落實不到位,導致事前、事中監(jiān)督嚴重缺位。
第二,在農村腐敗案件中,因為東部、中部地區(qū)與西部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東中部的農村腐敗案件往往涉案的數(shù)額較大。例如,??谑械陌咐姘附痤~1297余萬元,杭州市的案件涉案資金4156余萬元,合肥市的案例涉案金額81余萬元;而西部的農村腐敗案件涉案金額較小。例如,云南丘北縣的案例涉案資金8.3余萬元,青海大通縣的案例涉案資金4萬元,陜西眉縣的案例涉案資金1.7余萬元。
第三,農村腐敗案件中的涉案主體絕大多數(shù)為村支書、村主任。上述10個案例中有9件(除了玉庫村)的犯罪主體涉及到村支書、村主任;其中,涉案主體既是村支書又是村主任的案例有3件(寧湖村、七里莊村、令沖村),說明農村“兩委”人員有身兼數(shù)職的現(xiàn)象,職權過于集中;另外,明華村的陳某某擔任村支書長達19年,對其任期內的審計制度不到位,更無法進行離職審計。以上現(xiàn)象說明,我國在村“兩委”班子成員的選拔任用和考核制度方面存在不足。
第四,農村腐敗案件中,以共同犯罪為主、單獨犯罪較少。10個案例中有8例(玉庫村、七里莊村、東升村、平塘王村、令沖村、李溝村、城關村、車圈村)是共同犯罪,這是因為在村民自治制度中有相應的制約機制,如果個別村“兩委”成員想獨自侵吞、截留、套取農村集體資產(chǎn)或惠農資金,就必須相互勾結,借助各方的權力;同時在這些案例中,家族、宗族人員相勾結的犯罪有3例(玉庫村、東升村、令沖村),這主要是由歷史的原因造成的,在我國村落的發(fā)展歷程中,主要是以大家族、大宗族的模式來聚集,而同宗同族的思想觀念會在選舉中導致任人唯親,進而導致村委會在開會時就如同是一場“家族聚會”,易形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引發(fā)共同犯罪。
第五,在農村腐敗案件中,應當特別警惕村“兩委”人員參與涉黑犯罪和賄選。在上述案件中,雖然只有七里莊村的案件中存在涉黑犯罪和操縱選舉,但是司法人員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涉黑犯罪和賄選的社會危害性相當嚴重,社會影響也是相當惡劣的:一方面,涉黑組織簡單、粗暴的處事方式會嚴重擾亂農村的安定,直接危害到了農民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另一方面,村“兩委”人員參與涉黑組織和賄選會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很有可能引發(fā)群體事件或上訪事件。此外,村民若因為賄選而當選為村“兩委”班子成員,同時由于村“兩委”人員的經(jīng)濟補貼普遍偏低,這類當選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會基于補償心理進行腐敗。
第六,在農村腐敗案件中,判處財產(chǎn)刑的刑罰較少。在上述案件中,只有寧湖村、平塘王村的案件判處了財產(chǎn)刑;在貪污賄賂這類犯罪中,立法的趨勢是增設財產(chǎn)刑,在這一點上,《刑法修正案(九)》中相關法條增設財產(chǎn)刑可以予以證明。在貪腐案件中,貪財是其本質,但由于很少適用財產(chǎn)刑,對村“兩委”班子成員不能形成強有力的威懾。另外,針對村委會在管理村里內部事務中發(fā)生的違法亂紀行為、村“兩委”班子成員的灰色收入等問題,刑法和相關法律也必須適時予以回應。
三、基于以上犯罪現(xiàn)象及原因分析探索治理農村腐敗犯罪的途徑
(一)加強對農村集體資產(chǎn)和扶貧、補助資金的監(jiān)督
第一,村委會應主動引導農民去監(jiān)管農村集體資產(chǎn)和扶貧、補助資金?,F(xiàn)在生活在農村的主要是老人和兒童,中年婦女都比較少,這類人員大多數(shù)屬于依附型,懷著不問世事的桃源生活的心態(tài),沒有意識到自己處于權利主體的地位,不能對村委會形成有效的監(jiān)督。村民監(jiān)督村委會首先要了解村務公開的事項,知情權是監(jiān)督權的前提;但在現(xiàn)實中,村務公開不到位的情形較為常見,村委會的成員要從權力觀念向義務觀念轉變,主動將村財務資金的收支情況、村莊道路建設規(guī)劃、村集體財產(chǎn)的承包方案、惠民補貼的事項、征地補償款的分配與使用等,綜合運用村務公示欄、村里廣播器、村務公開事項宣傳單、手機短信等手段來讓村民知悉,了解之后,村民可以跟進監(jiān)督自己所關心的事項。至于印刷傳單、發(fā)短信的經(jīng)費,由村財務來負擔。廣州市已經(jīng)在借助手機短信平臺推進農村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并形成了相關機制(2)。
第二,相關主管部門對征地補償款和扶貧、補助資金要專項核實、專項發(fā)放、專項審計。關于征地補償款,《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由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管理、使用和安置(3),但實際上這個集體經(jīng)濟組織只是徒有虛名,在農村幾乎沒有成立這個組織,其職能被村“兩委”所取代。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和中西部地區(qū)的城鄉(xiāng)結合部,農村土地的價值可謂是“寸土寸金”,如此誘人的蛋糕,定會招來大批的“蒼蠅”;法律規(guī)定,土地被征收后,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應當將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jiān)督(4),希望借此來制止農村腐敗的發(fā)生。但現(xiàn)實中,仍然存在村“兩委”的主要人員私自截留、挪用征地補償款的現(xiàn)象,因此土地管理部門、財政部門應依據(jù)相關法律核實每個村民應分得的錢款,并監(jiān)督村委會發(fā)放補償款,不能將錢打到農村的一些賬戶上就放任不管。對于扶貧、補助資金,農業(yè)部門、民政部門同樣也應當擔負起各自的責任,到農村去核實相關情況。
第三,縣級主管部門要統(tǒng)計農村集體資產(chǎn)的分布狀況,并建立專門的檔案。將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水面等資產(chǎn)登記在案,一方面是為了政府要了解這些資產(chǎn)的面積和使用狀況,為其作出決策提供必要的參考和依據(jù);另一方面是為了讓村“兩委”班子主要成員時刻警醒地認識到政府是了解他們的“家底”的,使其不敢肆意地侵吞這些資產(chǎn),這是統(tǒng)計資產(chǎn)的主要目的。
第四,農村財政由縣級審計部門不定期進行審計。實踐中,對于農村財政如何管理,各地都進行了探索;一些地方提出了“村賬鄉(xiāng)管”,但出現(xiàn)了鄉(xiāng)鎮(zhèn)政府侵吞、使用、挪用農村資金的弊端;隨后又有地方提出“村賬鄉(xiāng)監(jiān)”,但是,農村和鄉(xiāng)鎮(zhèn)畢竟離得太近,容易導致鄉(xiāng)鎮(zhèn)政府直接干預農村事務,而且村“兩委”的主要成員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人員又太“熟悉”,所以監(jiān)督所達到的效果不太理想。筆者建議由縣級審計部門不定期對農村財政進行審計,一則審計部門的人員具有專業(yè)的知識能力,其做出的結果是可信的;再則縣級政府的審計部門距離農村較遠,不易受到人情關系的干擾;三則審計部門只審計農村財政的情況,不干預村委會自主管理村務。審計部門應將審計結果向村民公布,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轉交有關部門進行處理。不定期審計就像一把利劍,懸在村“兩委”班子主要成員的頭上,使其不敢貪腐。
(二)對村“兩委”成員的灰色收入進行懲處
在農村,村民在鄉(xiāng)村公路兩旁的耕地上建設住宅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每當筆者走在皖北地區(qū)的鄉(xiāng)村公路上就感覺到:政府對農民占用耕地建住宅的監(jiān)管已經(jīng)處于失控狀態(tài)。我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農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并限期拆除土地上新建的房屋(5)。但由于村民的法律意識不強,同時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也不強,宣傳和監(jiān)督的力度不到位等,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但這給村委會的成員帶來了貪腐的機會,村委會對村民私建房屋是沒有處罰權的,現(xiàn)實中卻對私建房屋的村民處以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的罰款,并且這些罰款的數(shù)額是可以“商量”的。村委會收完錢后并不出具任何憑證,私建房屋所占用的耕地也沒有變?yōu)檎玫?,因此,筆者擔心,當耕地的經(jīng)營權30年后發(fā)生變動時,這有可能成為村民上訪或者村民與村委會矛盾激化的一個導火索。
此外,村委會在耕地上或河溝里挖土壤賣給磚廠謀利、在任何需要村委會開具的證明上亂收費、村黨支部也在村民入黨和學生入黨需要村里開具證明上收受好處費等,這些都是村“兩委”主要成員灰色收入的來源,這些問題除了通過上述措施預防以外,也有必要科處刑罰。根據(jù)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村委會等基層人員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而灰色收入是處于合法收入與非法收入的模糊地帶,無法認定;所以對村“兩委”成員的財產(chǎn)、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的,刑法上的處罰還是空白。因此,筆者建議,將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的主體增加一個“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以此彌補法律的漏洞。
(三)加強和規(guī)范村“兩委”班子的人事制度建設
第一,在任命和選舉村“兩委”主要成員時要堅持用人唯才、用人唯賢的原則。在農村的選舉中,一些較大的家族、宗族利用自己的勢力可以操縱選舉,把自己的人選在村委會的主要職位上,這樣,開會時就成為“一言堂”,這就可能會為集體腐敗埋下導火索。在村委會的選舉中,外部無法左右選舉的結果,因為村民自治是《憲法》、《村委會組織法》等規(guī)定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涉。但是,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在農村黨支部可以發(fā)揮黨組織的監(jiān)督作用,若發(fā)現(xiàn)村委會有違法亂紀的線索,其有義務向上級黨組織匯報或向有關部門反映。村黨支部不能也不應該干預村委會依法管理屬于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其對村委會的主要成員應加強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這就要求村黨支部的主要成員與村委會的主要成員應當分離,某些人員不能既是村黨支部的成員又是村委會的成員。為了避免村黨支部的成員被選舉為村委會的成員,也為了使這一規(guī)定更具有操作性,黨組織應當挑選一些紀律性強、政策性強的黨員跨行政村擔任村支書,以此來防范村委會的主要成員逃避黨組織的監(jiān)督。另外,鑒于村財務人員專業(yè)知識水平有限,難以將村財務管理得井井有條,不可避免地會在財務管理上出現(xiàn)諸多漏洞;因此,當村財務人員經(jīng)過選舉產(chǎn)生后,縣級審計部門應當組織專人在規(guī)范賬務、保留原始記賬憑證、保證數(shù)據(jù)真實性等方面對他們進行培訓,推動農村財政管理的規(guī)范化建設。
第二,適時給村“兩委”班子輸入“新鮮血液”。如今的農村,村“兩委”班子主要成員的年齡普遍都比較大,其思想觀念還是有些保守、落后并具有官僚性。因此,應當積極引導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農民工、退伍軍人、畢業(yè)的大學生等到農村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江蘇省已經(jīng)在引進大學生到農村任職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6),措施包括:到農村任職的大學生是專項事業(yè)編制;安家經(jīng)費、工資專項補助經(jīng)費由省財政下發(fā);每年都有縣、鄉(xiāng)公務員職位專門定向招錄該類大學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成績加10分,并且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等等。在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農民工、退伍軍人、畢業(yè)的大學生中引進能才干將只是加強村“兩委”班子隊伍建設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要用好這些人員。農民工、退伍軍人、大學生等都是在外面得到過鍛煉的人,他們的權利意識、紀律性、法律意識都比較強,在工作過程中,他們的處事方式和思維方式會影響到身邊的人,會帶動身邊的人踏實干事、遵紀守法。同時,在農村特別是偏遠的農村任職,生活會比較艱辛,給予他們必要的經(jīng)濟補償是應該的;除此之外,還要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原則,為村“兩委”班子主要成員的晉升提供機會,讓服務基層的人員得到黨和政府的認可。
(四)完善農村的選舉制度
將利用非法手段操縱農村選舉和賄選列入破壞選舉罪?!洞逦瘯M織法》規(guī)定了利用非正當方法當選村委會成員的,當選無效,并對破壞選舉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7),由于刑法對此未規(guī)定為犯罪,所以依法進行處理的結果只能是紀律責任、行政責任。組織村委會選舉的經(jīng)費是由國家財政負擔的,如果因為某些人的行為而使選舉無效,這就浪費了國家的物力與財力;再則,如果行為人通過賄選當選為村委會的主要成員,基于補償心理,就為其私吞集體財產(chǎn)找到了一個“心安理得”的借口;同時,也會讓村民以為選舉只是一種“形式”而失去民心。我國刑法規(guī)定破壞選舉罪中的選舉只有兩種:一是選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二是選舉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其處罰范圍明顯過窄,對于破壞村委會選舉的危害性和影響力,立法者不能熟視無睹,應將其以破壞選舉罪進行懲處。
進一步完善有關村民罷免權的規(guī)定(8)。修改后的《村委會組織法》雖對罷免村委會成員的程序做出了規(guī)定(9),但并沒有規(guī)定罷免程序的召集和主持者是誰,也沒有對村民無法行使罷免權后的救濟程序做出規(guī)定,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罷免難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筆者認為,村民應是啟動罷免程序的主體,召集和主持的機構應當明確規(guī)定為村務監(jiān)督機構,因為法律規(guī)定村委會成員及其近親屬不得擔任村務監(jiān)督機構的成員(10),其作為監(jiān)督者有權召集和主持這個罷免會議,這就要求農村必須建立這個監(jiān)督機構(現(xiàn)實中這個機構很少建立);如果村務監(jiān)督機構不召集和主持這個會議,村民可以向鄉(xiāng)鎮(zhèn)政府請求召集和主持這個會議,對村務監(jiān)督機構的不作為也可一并提出罷免;如果鄉(xiāng)鎮(zhèn)政府也不主持和召集這個會議,村民就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來救濟自己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村民必須首先向村務監(jiān)督機構提出罷免村委會成員的要求,鄉(xiāng)鎮(zhèn)政府只能是指導這個罷免程序,不能介入具體的操作過程。
因時制宜地確定選舉日期?!洞逦瘯M織法》并未規(guī)定村委會的選舉日期,各地做法都不一樣。平常時間,大多數(shù)村民或在外務工,或在外經(jīng)商,或在外就學,很少呆在農村;一年中,農村人數(shù)最多時是在臘月中下旬到正月上旬這段時間,當?shù)搅藫Q屆選舉的時間,在上述那段時間內規(guī)定選舉日期,可以保障最大多數(shù)村民的選舉權利,也可以在眾多的村民中選舉出大家比較滿意的村委會成員。
四、結語
預防和懲治農村腐敗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對于村“兩委”班子的主要成員要堅持教育、制度、監(jiān)督、懲治相結合,規(guī)范村“兩委”成員的行為,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在治理農村腐敗中,農民是農村反腐的第一道防線,也是農村反腐的主力軍,要尊重和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農民的智慧,不斷完善村民自我管理的方式,讓分歧與矛盾在內部解決。如果把以村支書和村主任為首的村“兩委”班子成員的腐敗問題比作成一個“病人”,那黨和國家就是“醫(yī)生”,制定的各項政策與法律就是“良藥”,而農民就是“病人”的“看護人”,當“醫(yī)生”開出“良藥”后,“病人”怕苦不吃藥時,這時就需要“看護人”予以督促,才能治理好“病人”。追究貪腐人員的紀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有時只是事后治理農村腐敗的補救措施,各方應當發(fā)揮各自的職能優(yōu)勢,當村民無法監(jiān)督村“兩委”的成員或無法解決其與村“兩委”矛盾時,其他各方應當肩負起自己的職責,及時予以救濟并解決相關問題,維護好農村的和諧穩(wěn)定。
注釋:
(1)是指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許多報紙和期刊將村“兩委”成員都稱為“村干部”,根據(jù)《憲法》、《村委會組織法》等法律的立法原意,村“兩委”成員并不是國家工作人員。
(2)中共廣州市紀委:《關于運用手機短信平臺推進農村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2013年8月12日。
(3)參見《土地管理法》第10條。
(4)參見《土地管理法》第49條。
(5)參見《土地管理法》第77條。
(6)參見江蘇省《關于選拔千名大學生到經(jīng)濟薄弱村任職的實施意見》(蘇發(fā)辦[2007]22號,2007年5月19日),第五項:激勵和保障措施。
(7)參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
(8)本小段主要參考了李華:《村民自治中村民罷免權實現(xiàn)的困境及其制度完善——兼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六條村民罷免之規(guī)定》,載《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6月,第18卷第3期。本段與這篇文章的觀點有所不同,筆者更堅持由村民啟動罷免程序,由村務監(jiān)督機構召集和主持這個罷免程序,當村民主張權利困難時,由鄉(xiāng)鎮(zhèn)政府予以救濟。
(9)參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6條。
(10)參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32條。
參考文獻:
[1]戴佳.2013年至今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查辦涉農和扶貧領域職務犯罪28894人——涉農資金管理使用環(huán)節(jié)案件多發(fā)[N].檢察日報,2015-07-22(001).
[2]戴佳.最高檢:將集中懲治和預防惠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N].檢察日報,2015-07-22(001).
An Analysis on the Corruption Crime of Rural
Team Members of “Two Committees”:
Take the 10 Typical Cases for Excample
HAN Wei, ZHANG Jing
(Law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reports on rural corruption event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whose influence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rongly; It is easy to learn that the village secretary and the village officer are the major rural corruption criminals by studying the public corruption cases. They are like “blood sucker ” around the farmers whose behaviors do great harm to the ruling foundation of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Nation. I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manage rural corruption: on the basis of deep analysis on the crime phenomenon and the reasons, on one hand, it needs to respect and safeguard main body status of the farmers who play a main role in the fight against rural corrup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 of constant education, system, 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jointly, it needs to strengthen and regulate the building of personnel for “two committees” ,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n the rural collective assets and subsidy fund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o perfect the rural electoral system and cut off the source of the “gray income ”to the rural “two committees”.
Key words: village; corruption; village secretary village officer
編輯:黃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