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摘要:大學生心理問題日趨嚴重,因此針對我國高校心理咨詢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團體心理輔導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廣泛重視。文章從團體心理輔導的含義、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三個方面來總結我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情況。
關鍵詞: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0X(2016)26-0018-02 收稿日期:2016-07-14
作者簡介:王 馨(1983—),女,湖南永州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一、團體心理輔導的含義
“團體”,這個詞語的字面解釋是為共同的目的、利益或其他方面的需求聯(lián)合或正式組織起來的一群人。因此從字面意義來理解“團體心理輔導”就是一群想要進行心理輔導的人組織在一起參與心理輔導。而團體心理輔導這個概念最早的來源是英文。它是指在組成團體的情境下的一種心理咨詢的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使個體在人際交互中學會觀察、體驗、學習,從而實現(xiàn)自我認識,進而探討自我、接納自我。通過對自我的認識和接納,改變認知和行為模式,改善與他人的相處方式,調節(jié)人際關系,發(fā)展良好的適應性。因此我們總結,團體輔導的主要目標就是:促進個體的自我認識和社會交往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在團體心理輔導的分類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還沒有非常明確的分類標準。我國的團體輔導主要的分類依據是輔導的內容和輔導的目標,因此被分為人際交往訓練、自我開發(fā)訓練、自信訓練、共情訓練等。團體輔導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多為情境游戲、角色扮演、行為訓練、團體討論、影視觀賞等方法。
二、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現(xiàn)狀
團體心理輔導傳入我國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許多的心理咨詢工作者通過實踐研究證實了團體心理輔導對我國的大學生在心理問題治療和預防方面的有效性。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總結我國目前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現(xiàn)狀。
第一,針對學習問題的團體心理輔導。學習問題是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主要根源,我們對這一類型進行心理干預要注意進行區(qū)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對高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進行心理輔導;另一類是針對在學習上遇到挫折后產生了心理問題的學生的認知和行為進行矯正的心理輔導。我國高校的團體心理輔導主要針對自我效能感、自我評價能力、學習習得性等方面來開展。
第二,針對學生生活問題的團體心理輔導。這類團體心理的輔導主要使用團體心理輔導這一手段,將輔導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促使學生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端正學習態(tài)度。針對此項團隊心理輔導較有代表性的是陳真真針對網絡成癮大學生進行的團體心理輔導。通過團體心理輔導,被試者在團體心理輔導結束后開始適應社會,建立新的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第三,針對學生人格問題的團體心理輔導。針對大學生人格問題的心理輔導主要側重于意志品質、自我意識、人際交往、自我調適等方面的內容。通過輔導讓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個性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針對學生人格問題的團體心理輔導在我國高校的開展較多,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鄭凱針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進行了一次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研究主要是通過問卷篩選后,選出48人,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實驗組采用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結束后進行綜合評定,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被試者人際關系交往能力有顯著提高。李獻中針對大學生自卑心理進行了團體心理輔導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團體心理輔導能夠有效降低大學生的自卑心理。王威賢等人針對大學生自尊問題進行了團體心理輔導研究,最后發(fā)現(xiàn),團體心理輔導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有明顯的幫助。
第四,針對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的心理輔導。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是高校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大學生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就業(yè)崗位,如何結合自身的特質、興趣、專業(yè)特點來準確就業(yè)是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的關鍵。因此,許多高校都在開展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形式的團體心理輔導。通過自我剖析、職業(yè)分析,對今后順利就業(yè)做好準備。伍婷對大學生職業(yè)自我效能感進行了團體心理輔導,結果顯示團體心理輔導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職業(yè)自我效能感。
三、我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發(fā)展趨勢
1.專業(yè)化的心理輔導團隊
團體心理輔導在我國高校推行已經有一定的時間,但是水平卻參差不齊。隨著高校對心理教育問題的日益重視,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已經是高校的一個主流趨勢。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心理健康教師組織團體心理輔導,首先要能設計出專業(yè)水平較高的輔導方案,輔導方案的設計水平直接影響到團體心理輔導的最終效果。許多高校會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師參加專業(yè)相關的培訓和訓練,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和實操水平。
2.選用適合的團體輔導方案,規(guī)范輔導過程
團體心理輔導的重心問題應該是“一般心理問題”,針對的是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培養(yǎng),而并非針對心理疾病的矯治。在許多現(xiàn)實案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心理老師在進行心理咨詢時將所有心理異常的學生都視為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這樣無形中夸大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因此,選擇合適的團體心理輔導模式的前提就是要認識到參加心理輔導學生的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案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同時要更加注重團體心理輔導的規(guī)范性和設計內容的研究,避免隨意縮短團體輔導時間,隨意擴大團體輔導規(guī)模等問題的產生。
3.使用適合我國大學生人格特質的研究工具
目前在我國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使用較多的研究工具是SAS,SDS,IAS,SCL-90等,這些工具多是從國外引進,主要是針對所設計人群的人格特質。雖然在前人的研究中證實了這些研究工具的有效性,但是并無法完全貼合國人的人格特質和中國的文化道德特征。許多研究者正在致力于研究符合我國青少年特質的研究工具,這樣更能加強團體心理輔導的輔導效果。
4.高校團體心理輔導應該注重發(fā)展性咨詢
高校團體心理輔導對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至關重要,我們將服務對象定位為全體學生,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案已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有研究者將大學生心理輔導的對象分為了兩類:心理健康者和心理問題者。對于心理健康者我們進行團體輔導,目標是在學生產生心理異常表現(xiàn)的初期及時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消除可能產生的心理危機,提高心理素質,使參與心理輔導的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適應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健全在校大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品質,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學生的比例。
高校團體心理輔導能有效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解決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促進其健康的心理品格的形成。不論從現(xiàn)實意義還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團體心理輔導都是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參考文獻:
鄧旭陽,郭晉林,王小玲,等.團體心理療法促進大學新生環(huán)境適應的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2):91—93.
李力生.團體咨詢輔以個體咨詢對提高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