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高
[摘 要]偉大理論孕育于偉大時代,偉大時代催生出偉大理論。理論一經誕生并生動演進,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地接受著來自實踐、人民、歷史的多重檢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植根于、來源于人民的歷史實踐,并不斷接受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永葆科學性、真理性、持久性的奧妙之所在。
[關鍵詞]理論體系;實踐檢驗;人民檢驗;歷史檢驗
[中圖分類號] D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6)10-0027-03
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60多年的實踐證明,我們黨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繼續(xù)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绷暯皆啻螐娬{,要通過學習了解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始終堅持、不斷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一、順應時代邏輯,實踐檢驗彰顯創(chuàng)新偉力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蔽覀凕h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過程,既是用這一理論體系指導和推動改革發(fā)展的過程,也是新鮮生動的偉大實踐檢驗著最新理論的過程,理論與實踐的充分激蕩、互動發(fā)展,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令人敬仰、催人奮進的科學性、真理性。
中國奇跡舉世矚目。習近平從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崛起的高度深刻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chuàng)新。”“具有6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地球的危險,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fā)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敝袊俣?、中國奇跡、中國力量令人感佩。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fā)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fā)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秉h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這個時代主題正在堅定的戰(zhàn)略部署和篤實演進之中。從高度重視生態(tài)保護,到金融改革建立市場化的金融體制,再到市場改革“簡政放權”釋放制度紅利,在五大發(fā)展理念引領下的“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令人耳目一新,激勵億萬人民參與,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實踐是評價發(fā)展的標尺,也是檢驗理論的標尺。實踐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為鮮明的理論品格,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毛澤東的《實踐論》從認識和實踐的矛盾運動過程,論述了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標準的意義,強調了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的思想路線。歷經10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一度混淆的思想路線亟需撥亂反正。1978年5月,中央黨?!独碚搫討B(tài)》、《光明日報》先后刊發(f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爆了真理標準大討論的春雷。實踐標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立論圭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客觀真理,堅持認識的實踐標準,強調必須在實踐中探索真理、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chuàng)立伊始就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
實踐成就彰顯理論的旺盛生命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yè),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也沒有現成的理論可用,一切都在實踐中探索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緊扣中國發(fā)展的時代問題,立足中國社會的現實基礎,反復驗證、艱難探索、勵精圖治、應運而生。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堅持“頂層設計”,“敢啃硬骨頭”;從安徽小崗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城鎮(zhèn)化改革道路加速推進;從興辦經濟特區(qū)、沿海城市開放到中部崛起、西部開發(fā)、振興東北地區(qū);從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到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協調互動發(fā)展,等等。
應該說,中國蓬勃發(fā)展只有身臨實踐其境、感觸時代脈搏的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中國領導人最有發(fā)言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fā)表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 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演講中,提到“我們主張各國和各國人民共同享受尊嚴,鞋子合不合腳穿著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知道。”這不僅體現出中國領導人對于各國發(fā)展模式差異的認識和對國際秩序的主張,更彰顯了我們黨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答卷的自信和決心。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從我國改革發(fā)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fā)現新問題、闡釋新理念、構建新戰(zhàn)略,拓寬中國道路,展現中國力量,提供中國方案,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二、把握基本邏輯,人民檢驗彰顯主體偉力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植根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
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闡釋的根本立場?!叭嗣窳鍪侵袊伯a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睂τ谝粋€政黨來說,立場決定方向、立場決定路線、立場決定命運。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前后傳承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又一個勝利最具決定性意義的內在動力。中國共產黨從創(chuàng)建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和世界觀寫進自己的旗幟。人民,是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推動社會發(fā)展,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戰(zhàn)無不勝、所向披靡的真正英雄。這就決定了我們在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實踐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尊重和捍衛(wèi)人民主體地位。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導引的最終歸宿。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莊嚴宣告:“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碧斓刂?,黎元為先。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論聯合政府》報告中鄭重闡明:“我們共產黨人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有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黨制定、檢驗各項方針政策是否正確的根本標準。
以人民為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核心要義。履新之初,對人民的責任莊嚴承諾,體現在習近平同志對民生的深情關注、對群眾的熱切關心、對困難群體的真摯關愛上,更體現在履行執(zhí)政使命、制定發(fā)展戰(zhàn)略,抓住根本、謀劃全局、著眼長遠,回應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上。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扶貧開發(fā)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創(chuàng)新扶貧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落下一個貧困地區(qū)、一個貧困群眾。中國道路是人民幸福之路。人民幸福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中央的要求與人民的期待緊密結合起來”“人民在期待著我們,歷史在期待著我們,世界在期待著我們”。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增加人民福祉的系列制度安排,其背后是執(zhí)政黨的情懷擔當,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核心要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來的奮斗歷程,本身就是一部領導、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步一步走向民族復興的壯麗詩史。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社會變革實踐中所形成的組織文化和政治意蘊,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生態(tài),也是凝聚全黨意志、激發(fā)制度活力、秉持創(chuàng)新稟賦、注重價值引領的思想主體。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從黨的十四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載入黨章之后,將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相繼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進黨章,號召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fā)展。全黨不斷在實踐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上取得共識、凝練升華,為我們認識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提供嶄新視角,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與堅定擁護。
三、遵循發(fā)展邏輯,歷史檢驗彰顯思想偉力
95年黨的歷史苦難輝煌、雄關漫道;67年共和國歷史開天辟地、人間正道;38年改革開放歷史閑庭信步、康莊大道。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于做出巨大犧牲,引領中華兒女昂首闊步、鑄就輝煌。正如毛澤東思想的誕生和發(fā)展、弘揚,使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不懈奮斗中,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已經并正在引航中華民族不斷披荊斬棘、駛向勝利的彼岸。
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歷史演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真源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就令人矚目,靠的是什么?其中包含對科學理論資源的汲取借鑒,而在各種思潮和理論資源相互碰撞激蕩中,馬克思主義無疑具有先導地位、獨特貢獻。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早期革命知識分子為改變中國命運,找到了“真經”,就是從無產階級革命中尋找出路,從馬克思主義真理中探尋指引。1848年《共產黨宣言》所闡發(fā)的基本原理至今閃爍著科學理論的璀璨光輝。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在批判吸收人類全部知識的基礎上產生并且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fā)展而不斷豐富發(fā)展的,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思想體系?!痹从隈R克思主義的毛澤東思想系統(tǒng)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通過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艱辛探索,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鄧小平理論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真諦之門。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苦難和考驗而越挫越勇、摧枯拉朽,關鍵在于不斷進行實踐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在世界社會主義處于危難時刻,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中國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教訓,義無反顧地實現了工作重點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zhàn)略轉移,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向世界莊嚴宣示我們從哪里來、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自信地回應對中國的成績、道路和未來的質疑,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創(chuàng)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捍衛(wèi)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推到一個新境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了科學發(fā)展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fā),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新理論和行動指南。
“不日新者必日退。”從貧窮落后到富強文明,從創(chuàng)新完善到提質增效,從“自我發(fā)展”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中國共產黨人,將續(xù)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篇章。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理論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精神支柱。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边@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邏輯體系,鮮明表達了我們黨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立場。奮斗目標上的“兩個一百年”以及實現目標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和五大發(fā)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化價值觀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建上的反腐與全面從嚴治黨、“一帶一路”戰(zhàn)略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以及圍繞強軍興軍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和理論觀點,雄辯地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無比科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充滿憧憬,“中華號”巨輪破浪前行、奮力開辟了通向真理的寬廣大道、光明前景;同時不斷接受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譜寫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永葆科學性、真理性、持久性的奧妙之所在。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校委委員、第三分校校長
■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