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成嫻
當2016年的高考落下帷幕,浙江學子,將要迎來新一輪政策改革下的高考.今年,作為2009年新課改以來的最后一次出卷,其命題重點與方向對接下來的新高考還是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的.總體上來說,今年高考依舊保持原先“起點低、坡度緩、層次多、區(qū)分好”的鮮明特色,在考查學生高中數(shù)學的基本技能上更加兼顧能力的區(qū)分,這也是順應今后的高考命題趨勢.這次高考之所以學生普遍反映難度加大,主要是因為題目越來越新穎,對于習慣題海戰(zhàn)術的學生感覺一下子難以入手.今年的數(shù)學高考,似乎與“絕對值”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在區(qū)分學生能力的最后幾道題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像選擇最后一題,填空最后一題,大題中函數(shù)部分,數(shù)列部分都與絕對值相關,而且對絕對值的要求遠遠高于平時課程中的要求,所以學生在高考時難免會有種措手不及,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情況.以下是筆者整理的2016年浙江高考試題,希望與大家一同探討.
1試題分析與解答
例1(2016年浙江高考理科第8題):已知實數(shù)a,b,c
A. 若a2+b+c+a+b2+c≤1,則a2+b2+c2<100.
B. 若a2+b+c+a2+b-c≤1,則a2+b2+c2<100.
C. 若a+b+c2+a+b-c2≤1,則a2+b2+c2<100.
D. 若a2+b+c+a+b2-c≤1,則a2+b2+c2<100.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變量的分析能力與估算能力.很多考生初讀題目后認為此題與絕對值有關,絞盡腦汁想往絕對值計算方面靠,結果鉆進了死胡同.其實仔細分析后不難發(fā)現(xiàn),此題與絕對值沒有太大的關系.從題干中可以看出,a,b,c的取值及關系沒有任何明顯的限制條件,所以想要通過正面推導將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不等式結合在一起,其實是不可能的,這也違背了出題者的本意.既然是選擇題,那就應該換種思路,可以利用排除法進行篩選,根據(jù)每個選項中a,b,c的地位關系,給a,b,c賦予合適的值.此題作為選擇題的最后一題,有一定的迷惑性與靈活性,對考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有一定的區(qū)分度,實為一道好題!
解
A.取a=b=10,c=-110,則a2+b2+c2>100,排除此選項;
B.取a=10,b=-100,c=0,則a2+b2+c2>100,排除此選項;
C.取a=100,b=-100,c=0,則a2+b2+c2>100,排除此選項;
故本題答案選D.
例2(2016年浙江高考理科第15題): 已知向量a,b,a=1,b=2,若對任意單位向量e,均有a·e+b·e≤6,則a·b的最大值是.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向量的計算與絕對值不等式的結合.考生首先要明確題中的絕對值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值,而是代表向量的模長;其次,如何運用題干中的不等式是本題的關鍵,從解題思路角度,其難點在于能否想到運用絕對值不等式a+b≤a+b.值得注意的是,本題其實一題多解.此題的設置,不僅全方位考查了考生向量、不等式等內容的掌握程度,從深層次上來說,還鍛煉了考生思維的廣闊性與獨創(chuàng)性.考生亦可采用坐標法,建立直角坐標系,對a,b設置合適的坐標,將向量模長轉化為到原點的距離,進行純代數(shù)計算解答,不過運算量與幾何法相比較大.筆者下面介紹兩種幾何法的解題思路.
解由絕對值不等式可知(a+b)·e=a·e+b·e≤a·e+b·e≤6,
所以a+b≤6.
法一: 兩邊平方:a2+b2+2a·b≤6.
即 a·b≤12.
所以本題答案為12.
法二:因為a+b2+a-b2=2(a2+b2)=10.
所以a·b=14(a+b2-a-b2)=14(2a+b2-10)≤12.
例3(2016年浙江高考理科第18題第1小題):
已知a≥3,函數(shù)F(x)=min{2|x-1|,x2-2ax+4a-2},其中min{p,q}=p, p≤q,
qp≥q.
求使得等式F(x)=x2-2ax+4a-2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
分析此題是一道常規(guī)的含參二次函數(shù)的討論問題,此題型學生在平時訓練中較常遇到.考查的是學生對絕對值含義的理解,即去絕對值符號時需討論絕對值內部符號情況,此為解決絕對值問題的常見方法.由于本題難度不是很大,思路也較簡單,筆者就選擇第一小題進行分析.第一小題是含有絕對值的函數(shù)自變量的取值問題,因此考生要討論區(qū)間端點的取值情況.對于這種分類討論的題目,關鍵是不要遺漏討論的情況,另外考生最后總結答案的時候要注意集合的交與并運算,只要細心解答,一般都能得出正確結果.從這道題可以看出,高考并非所有都是難題,平時應打好基礎,掌握通法通解,這才是根本.
解要使F(x)=x2-2ax+4a-2,則x2-2ax+4a-2≤2|x-1|.
①當x≥1時,此時不等式可化為x2-(2a+2)x+4a≤0,
即(x-2a)(x-2)≤0,又因為a≥3,
所以2≤x≤2a.
②當x<1時,此時可化為x2+(2-2a)x+4a-4≤0.
函數(shù)y=x2+(2-2a)x+4a-4的對稱軸為x=a-1>1,開口向上,y在x=1處取得最小值2a-1>0,所以方程無解.
綜上,x的取值范圍為[2,2a].
例4(2016年浙江高考理科第20題):設數(shù)列{an}滿足an-an+12≤1,n∈N*.
(1)求證:|an|≥2n-1(a1-2),n∈N*;
(2)若|an|≤(32)n,n∈N*,證明:|an|≤2,n∈N*.
分析此題為絕對值與數(shù)列的結合,已知條件為一個不等式,要證明的兩個問題也是不等式,整個問題也沒有出現(xiàn)任何具體數(shù)值,因此考生在理解時會覺得比較抽象,一時無從下手也是正常的.對于這種抽象的數(shù)列難題,考生不妨先按照題意列舉前面幾項,試著去尋找各項之間的關系;也可觀察條件與需要證明的結論之間的關系,尋找條件與結論之間的橋梁,嘗試推導.像本題,如果單獨羅列數(shù)列的前幾項,很難找到他們之間的關系.觀察結論中出現(xiàn)的2n-1,可以先對已知條件做個簡單的變形,再利用上面的思路將前幾項展開,累加后運用絕對值不等式進行放縮即可.本題難度較大,主要是為了拉開考生之間的差距,因此對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證明(1)由題目,可得
an+12n+1-an2n≤12n,n=1,2,3,…
累加后利用絕對值不等式an2n-a12≤1-12n-1,n=1,2,3,…
再利用絕對值不等式可得a12-|an|2n≤1-12n-1,
即|an|≥2n-1(a1-2),n∈N*.
(2)由(1)可得m>n,均有an2n-am2m≤12n-1,
故an≤(12n-1+am2m)·2n≤12n-1+12m(32)m·2n=2+(34)m·2n
由m的任意性可知|an|≤2,n∈N*.
2解后總結及反思
浙江數(shù)學高考始終是“在平凡中見真奇,在樸實中考素養(yǎng)”,知識覆蓋廣,解題靈活,難度梯度遞進,既考慮到大多數(shù)普通學生的知識水平,又能達到選拔人才的目的.
僅以本文中分析的“絕對值”這一知識點為例,像第18題就是考查絕對值的基本概念,考生根據(jù)平時解題經(jīng)驗,去絕對值符號時分類討論符號情況即可,屬于常規(guī)題;第20題則主要考查絕對值不等式的放縮方法,如何對已知不等式進行放縮,一般不易構造,因此難度大大增加.此外,同樣都涉及到絕對值不等式,但側重點不同,難度也不同.像填空第15題側重點是向量計算,加上題目有比較明顯的暗示,所以數(shù)學基礎較好的學生一般能解答出來;但第20題則側重抽象數(shù)列的證明,涉及到對本質問題的理解,所以此題讓多數(shù)考生手足無措.另外,為了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很多題目都是“徒有虛表”,以選擇題第8題為例,就是披著絕對值“外衣”,實則求解過程中與絕對值無關,這就需要考生懂得靈活變通了.
結合上述分析及今年高考的命題情況,筆者認為在今后的絕對值教學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重視基礎,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
雖說高考是選拔性考試,但大部分題目還是比較基礎的,所以,對于絕對值內容部分,教師應將絕對值的概念、幾何含義、絕對值不等式等基本知識作為教學重點,絕對值的應用作為教學難點.在新課備課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從學生的認知學習規(guī)律來講,可以從學生初中所學的絕對值內容逐步過渡到高中的新內容;另一方面,在講解時可以運用函數(shù)、向量等其他方面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構建完整連貫的知識體系.例如在介紹絕對值不等式時,教師可以從向量的模長與構成三角形條件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此外,絕對值新課內容結束后,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模擬考經(jīng)典題型作為例題進行講解,特別是絕對值與初等函數(shù)所構成的綜合題,由于此類題綜合性較高且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又涉及到數(shù)形結合、分類討論這些基本數(shù)學思想,因此教師應將此類常規(guī)綜合題的訓練作為重點.對于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題,應督促學生及時整理,可以在解題過程中注明解答思路與方法便于復習,確保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解題的通法通解.
2.2提升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由于“絕對值問題”的綜合題在題型上越來越新穎,而且方法靈活多變,不易掌握,像絕對值不等式放縮等數(shù)學思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將放縮法這些數(shù)學思想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這些數(shù)學方法即可,至于課后訓練,教師可以針對自己班級學生情況,適當安排題目練習,活躍學生的思維.高考數(shù)學難題,歸根結底是對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考查,除了絕對值這塊內容,教師更應在平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課后可以偶爾安排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啟發(fā)學生思維,也可尋找一些靈活精妙的解題方法供學生“欣賞”,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