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明
【摘 要】英語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果,如何將新課標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運用到日常教學中,越來越成為每一位教師所關注的焦點。初中英語教師應抓好課堂教學,善于思考研究,大膽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努力找到適合教師教、學生學的方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教學探索
初中英語是學生日后深造和學習英語的基礎,英語教師肩負著艱巨的教學任務。英語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英語教師必須對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探索與實踐,促使英語教學效率得到有效進步和提高。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營造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建立愉快、喜悅融洽的教學氛圍是實現(xiàn)課堂高效的基礎,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形成一種民主平等、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以新穎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十分重視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和平相處。學生可以充分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只要有獨特的地方,教師都應及時表揚。教師應利用一切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使學生有感性的理解。如講解消防員文本內容時,呈現(xiàn)消防員的圖片和警笛聲,把學生帶到了火災的現(xiàn)場,火災的情境之中。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討論法和閱讀、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盡可能地用英語表達出來,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學生通過討論參與課堂教學,可以改變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學生學得輕松自在,又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結構,采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fā)揮,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xiàn)的主要形式。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使課堂氣氛既熱烈又嚴肅,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了知識,又發(fā)展了語言運用能力。在處理新舊知識上,要善于利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要善于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使新舊知識相互滲透,形成整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fā)展進行教學。采用“知識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來作為確定學習狀態(tài)的特征變量,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服務。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為例。此單元的教學內容是情態(tài)動詞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及其肯定與否定回答,以及特殊疑問句的構成和用法。此單元的話題是?“加入俱樂部,談論自己的能力”。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三個任務型活動:個人才藝表演,學習情態(tài)動詞can的用法;成立“個人俱樂部”,運用情態(tài)動詞can介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復習和鞏固談論愛和特長的表達法。通過學習情態(tài)動詞can的用法,學生能夠學會表達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能談論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能為擬成立的樂隊制作海報,并編寫招聘廣告。通過談論彼此的特長和愛好,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展示了學生的個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實物、圖片、多媒體、活動等手段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使之形象化、真實化、生活化。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學時,我先拋出問題:How will your life be different in ten years?
問題的提出引起學生們極大的興趣,學生都在想象著自己十年后會是什么樣子。然后,我不失時機地提出問題, 步步深入:
1. Will you be at this school in ten years?
2. Will you live in the same house in ten years?
3. Will you have robots in your home?
4. How will be your robots?
學生們都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課堂氣氛隨之活躍了。接著,我又提出了問題:How will the world be different in 50 years?
給學生造成懸念,引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從而產(chǎn)生疑問,渴望破解疑問,很快地就融入50年后的世界,使原本很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學習勁頭十足,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突破難點。比如,在進行語音教學時,使用多媒體可以保證學生發(fā)音的準確率,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畫面上聲音和口形的變化學生可以一目了然,通過反復的聽和讀,學生得到充分的練習,而且非常感興趣。有的學生愛看動畫片,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動畫,并配以對話,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知道在什么樣的情境中用什么樣的語言來交際。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語言點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模擬真實情景實際應用。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抽象晦澀的文字變成生動易懂的圖像畫面, 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并維持他們的有意注意,進而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學內容。例如,學生對于英語動詞時態(tài)的區(qū)別及應用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教學中適當應用了多媒體課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區(qū)分“Jim is playing basketball.”和“David plays football .”這兩個句子時,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有意注意, 幫助其更好地理解現(xiàn)在進行時和一般現(xiàn)在時,我利用電腦顯示首先呈現(xiàn)一個男孩正在操場上打籃球的動態(tài)畫面, 然后,問大家: “Look! What is Jim doing now?”學生們很自然地做出回答:“He is playing basketball.”當涉及到一般現(xiàn)在時時, 屏幕就出現(xiàn)幾幅圖, 呈現(xiàn)男孩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放學后都去踢球的情景, 讓學生們經(jīng)過仔細觀察,再提問:“What does Jim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everyday?”借助畫面學生基本上能正確地理解并運用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接下來, 屏幕上再連續(xù)播放不同動作畫面,讓學生根據(jù)圖片迅速造句,并通過和正確句子的對比來查找自己的問題,引導他們觀察思考并歸納這兩種時態(tài)中動詞、頻率副詞和時間狀語的區(qū)別及使用。最后,我再呈現(xiàn)事先做好的對比圖和看圖說話練習加以鞏固對知識的掌握。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能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而自覺地學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了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的主動構建者,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朱芬.《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