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立
【摘 要】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應用諸子百家思想,乃是教學實踐中備受班主任關注和極為推崇的一種方式。本文通過法家管理思想的“法”“術”“勢”三個方面,借鑒其符合時代要去和符合高中班級管理的部分,對建立一種法家文化下的班級管理機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法家思想;高中;班級管理
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應用儒家、道家、法家等諸子百家思想,乃是教學實踐中備受班主任關注和極為推崇的一種方式,但究竟是采取各種思想糅雜在一起、都借鑒一些,抑或重點采取一家的管理思想,人們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此,本文將針對法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內容的“法”、“術”、“勢”三個方面,探尋其對于高中班級的普遍適用之處。
一、法
“法”,即“法治”,就是制定明確的客觀的具體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和管理學生。“法”是“術”和“勢”的基礎,《管子》一書提到:“法律政令者,吏民規(guī)矩繩墨也”,只有制定出配套的制度,明確大家的行為規(guī)范,使大家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班級才能夠高效運轉。
對于一個剛組建的班集體,班級成員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不同學校,由于初中文化差異,各個學生接受的規(guī)矩約束也不相同,對高中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要求一片茫然,因此建立一套班級規(guī)章制度,就顯得尤為必要。
對于班規(guī)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的幾個原則。一、全面性。班規(guī)不僅是學生三年的守則,也是班主任治學的長久標準,需要一個照顧到方方面面的班規(guī)系統(tǒng)。二、民主性。班規(guī)應當是班級所有成員共同指定的。在制定的過程中,可由班主任擬定草案,為大家打開思路;然后在班級舉行頭腦風暴式的擬定大會,由班級全體成員以及家長代表共同參與制定;之后由班主任將大家的意見整理成文,由全體學生以及家長代表表決通過,使這個班級規(guī)章制度能夠反映絕大部分學生的意志。三、靈活性。班規(guī)若想長久執(zhí)行,需要根據(jù)班級的發(fā)展做出相應的調整,定期制定班規(guī)“修正案”,以適應班級發(fā)展的新變化。四、具體性。班規(guī)不能是空洞的,需要客觀的具體明確的條例,要把錯誤行為、獎懲措施、減免機制等寫清楚,并且盡量將其量化,做到便于遵守,切實可行。比如將學生上課、就寢、做操、清潔衛(wèi)生,作業(yè)繳交,服飾等等給予明確標準,做到整齊劃一。①五、公平性。韓非子提出“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班規(guī)也要公平公正,賞罰分明,不偏不倚,一視同仁,這樣才可以成為度量學生行為的尺度和規(guī)范。六、強制性。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在眾人共同制定出班規(guī)后,班主任就應當嚴格督促班規(guī)的貫徹落實,公平公正地執(zhí)行班規(guī)的各項條目,做到令行禁止。②
二、術
“術”是“法”的手段和方式,體現(xiàn)的是班級管理的藝術性。
“術”是靈活多變的。在不同時期,統(tǒng)治者會采取不同的治國思想,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會根據(jù)國情來選擇最符合自己需要的統(tǒng)治策略,以此實現(xiàn)自己的治國目標。同樣,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要依據(jù)班級的發(fā)展狀況,適當調整和修改班級規(guī)章制度,靈活采取不同的“治”班思想,這樣才能使班級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③
韓非曰:“明主治吏不治民”,這是法家“術”的管理思想。在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不能時時刻刻與班級成員待在一起,他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班委會來執(zhí)行一些權力,即“吏治”。首先,是班委會的選舉,可采取個人演講自薦、班級民主選舉和班主任選任的方式,選出一個能夠被大多數(shù)同學接受和認可的班干部。其中要注意的是,班干部并不一定都是學習特別優(yōu)秀的人,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實踐中選拔班干部。其次,是班委會的使用。班主任要明確各個班干部的分工,做好班委會內部的溝通合作工作,使每個班干部都能盡其所長。再者,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班干部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二者之間的矛盾沖突,并使班干部明確他們是“服務”大于“管理”的,同時建立班干部問責制度,對于隱瞞行為要予以處置。班委會是一個紐帶,班主任要借助這個紐帶更加深入地了解班級情況。最后,對班干部的考核和激勵,同樣需要班主任的重視。班干部的考核要綜合班委會自評,班級學生不記名打分和投票等方式,對于班干部的優(yōu)點可給大力予表揚,也可以指出其不足予以批評。對于一些不能履行責任或者不能服眾的班干部應予以更換。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懲罰,而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建立一個更團結高效的班集體。
班級管理中,獎懲制度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當班主任面對一個成績較差、組織散漫的班級時,恰當?shù)刎瀼睾锚剳椭贫?,將會是一方靈藥。在高中這個階段,學生的自主性和自覺性仍待養(yǎng)成和提高,“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班主任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一些違背班規(guī)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并給予適度的懲罰。然而,懲罰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惡化師生關系,“激勵”是比“懲罰”更為有效的方式。拿破侖曾說過:“只要有足夠的勛章,我就可以征服世界”,激勵的效用可見一斑。對于班級成員的激勵,在觀念上要強調學生的個人價值,在程序上要掌握時效、適時回饋,在方法上要遵循心理學“刺激”與“反應”之間關系的強化理論模式,提升班級士氣和凝聚力。
三、勢
“勢”即“氣勢”、“威信”?!胺ā焙汀靶g”的施行需要借助“勢”,“勢”是二者的保障。
法家慎到提出“尚法需重勢,行法需賴勢”,君主必須運用“勢”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保證法的順利貫徹與實施?!懊裾吖谭趧荩?勢誠易以服人”,光有儒家的“仁”會讓管理缺乏張力,停滯不前,而法家與儒家的一個不同之處在于,法家會借助強有力的“勢”?!帮w龍乘云,騰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蚓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君主如果沒有“勢”,就和普通百姓沒什么兩樣了。
在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并不是平等的,班主任處于管理者位置,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亦即法家思想中的“勢”。在班級剛剛組建時,由于大家來自不同的初中,水平不一,互不了解,班級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都比較差,缺乏班級凝聚力,急需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領導者即班主任將大家擰成一股繩,以強有力的手段將大家的言行拉入正軌,來帶領大家進行新階段的學習和生活。
“嚴師出高徒”這句話至今仍是很有道理的,但對于“勢”的運用要審時度勢,重視適度原則。倘若班主任以勢壓人,重罰不重賞,亦或判斷學生行為時主觀臆斷、有失偏頗,不尊重學生,就會激化師生矛盾,導致用法家思想管理班級的效果適得其反,事倍功半。班級制度是本著“尊重人、提醒人、督促人、激勵人、提升人”的目的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④它并不是為了彰顯領導人的權威,而是旨在促使班級全體成員的共同進步和健康發(fā)展。
高中的班級管理中,一方面需要完善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即法家管理思想中的“法”;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靈活有效的管理方法,即法家管理思想中的“術”;再完善的班規(guī)、再恰當?shù)姆椒]有班主任的威信也不能很好的貫徹執(zhí)行。只有將法家管理思想中的“法”、“術”、“勢”有機結合,以“法”治班,以“術”御班,以“勢”制班,三管齊下,才能使班級更好地發(fā)展。⑤
法家思想的“法”“術”“勢”是為維護封建君主專制而服務的,與班主任管理班級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但只要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地看待并借鑒其中的合理成分,相信我們會從中獲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李豪舉.班級管理也學“百家爭鳴”[J].今日教育.2010(02):54
[2]劉洪曉.淺議儒法墨道管理思想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大眾科技.2012(4):194
[3]李豪舉.班級管理也學“百家爭鳴”[J].今日教育.2010(02):54
[4]吳洪昌.學校管理中的“法儒道”[J].平安校園.2014(12):69
[5]王冬凡.法家管理思想對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啟示[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