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趣味性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初中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程改革 趣味教學
語文是初中教育階段的基礎科目,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初中語文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守舊,課堂教學基本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這樣就會使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大大降低。語文學科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內(nèi)容和情感都非常豐富的人文學科,教學過程是否有趣、學生對語文課程是否有興趣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改變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進行趣味性教學,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呢?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給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一、做好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也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課堂導入是否精彩對教學活動有著直接的影響。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因此,在趣味性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有多種形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可以用故事導入、謎語導入、笑話導入、游戲導入等。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趣味性,在設計課堂導入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導入方式,這樣才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進行“我的同桌”這個話題寫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和自己的同桌互相觀察和交流,力求能夠準確描述其特點。其次是相關性。課堂導入要緊緊圍繞教學內(nèi)容,不能僅是為了追求有趣,否則課堂導入看似熱鬧,實際上卻不能達到教學效果。最后是簡潔性。課堂導入時間不能太長,一般控制在5到7分鐘,時間過長對教學時間有影響,并且容易讓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教學內(nèi)容上,或者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感覺。
二、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語文趣味性課堂應當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充滿期待和好奇,能夠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整個課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而這個氛圍需要教師通過各個手段去營造。
首先,教師要注意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師在學生面前要保持一定的威嚴,因此很多教師缺乏與學生交流,師生關系陌生或者緊張,這樣的情況下,師生互動就成了一件不容易實現(xiàn)的事情。新課程改革倡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與學生做朋友,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學生和諧相處,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態(tài)度和藹,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此外,教師還要尊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多交流,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這樣在教學工作中才能知己知彼??傊處熞A得學生的信任,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師生關系融洽對語文課堂教學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以往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于死板單調(diào),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當然對語文課堂提不起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充滿趣味,常見的教學方法有直觀教學法、講解法、討論法、提問法等,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綜合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進行教學,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另外,豐富的課堂活動也是營造課堂氛圍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善于利用。就目前來說,語文課堂的內(nèi)容相對單調(diào),學生的興趣隨著課堂教學的進行逐漸降低,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些小活動,用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可以舉行小型的古詩背誦、朗讀比賽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習文言文時,相關的知識點比較多且枯燥,教師可以舉行一次小組競賽,規(guī)定比賽的篇目和主要考查內(nèi)容等,讓學生分組,由教師做裁判并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或者輪流作答,并評出優(yōu)劣。類似這樣的課堂活動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
三、促進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初中生思維活躍、精力旺盛,對身邊的事物和未知的事物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這樣的心理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課堂不是教師的一言堂,也不是教師唱獨角戲,而是教學互參,教學相長,互動的課堂才是有趣味的課堂,學生參與的課堂才是有生機的課堂。
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隨時進行課堂提問,不僅能夠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并且可以就一些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學生對一些問題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表達出來,在這樣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
其次,教師要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作用,例如在課堂上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互相交流和表達意見。合作學習的效果比學生單個學習更好,學生之間不僅可以互相分享成果,并且在討論中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僅如此,合作學習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良好的互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課堂變得有趣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不斷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就更加有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