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廷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我們不能忽視班主任管理學生時潛藏的一些問題,比如過于集權化管理、缺乏人格魅力、缺乏心理輔導等。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班主任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力爭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
一、前言
眾所周知,班主任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自從17世紀夸美紐斯提出“班級授課制”,設計班級組織以來,班級管理逐漸從傳統(tǒng)管理轉變?yōu)楝F(xiàn)代人本主義管理。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方面越來越駕輕就熟。然而我們仍舊不能忽視班主任管理學生時潛藏的一些問題,比如過于集權化管理、缺乏人格魅力、缺乏心理輔導等。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班主任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力爭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一些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走進了誤區(qū),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過于集權化管理
傳統(tǒng)班級管理模式都是以“班主任”或“制度”為核心。班主任是絕對的權力掌控者。他們在班級中非常強調非人性化制度的貫徹落實,對學生的內心訴求視而不見,他們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這樣的管理模式將管理學生視為目的,而不是一個系統(tǒng)過程,他們將實現(xiàn)管理目標放在第一位,卻忽視了學生的自然成長。這種一味追求“秩序與服從”的管理模式勢必不符合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久而久之,班級管理就成了學生發(fā)展的反作用力,嚴重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性,束縛了他們的個性。
(二)缺乏人格魅力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更是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格魅力。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然而在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一些班主任希望通過嚴肅來獲得自己在學生中威信。他們片面以為“師道尊嚴”,作為班主任就應該有一副師長的威嚴樣子。所以他們無論是課上、課下,還是跟學生溝通、交流,無時無刻不是一臉的嚴肅,不茍言笑,一臉冰冷。但這樣的教師往往使叛逆的學生產生厭煩,膽小的學生產生懼怕,很難得到大家的親近,師生間心理距離無形間被極度拉大,根本無法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這樣的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只會導致師生關系惡化。
(三)缺乏心理輔導
現(xiàn)在的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生活由父母一手安排,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依賴心理,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遭遇挫折,比如學習成績不理想、同伴關系不和諧,就會一蹶不振、灰心喪氣。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但是一些班主任只關注自己班級學業(yè)成績的提高,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難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波動和負面心理。學生的壓力無處排解,在長期積累下甚至會產生打架斗毆、逃學厭學等不良行為。
三、新時期創(chuàng)新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的對策
(一)適當對學生放手
人本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先進理論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班主任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在管理學生時要適當放手,賦予學生一些權利,使學生逐漸發(fā)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班主任要和學生一起建立班級共同目標。事實證明,師生間、生生間不少沖突是由于目標不一致而導致的,所以要想高效管理班級,有必要建立班級共同目標,班主任可以在主題班會上和學生一起制定目標方案,讓每個學生在紙條上寫出自己的班級應該具備的目標,然后由班主任進行匯總,形成統(tǒng)一方案,這樣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真實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由于目標是學生自己制定的,他們也更加愿意遵守這些目標,從而共同建設和諧班級。
(二)加強人文關懷
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學生加強溝通可以說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鑒于部分學生對班主任存在“畏師”心理,所以教師可以借助手機短信、QQ、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少了面對面的尷尬,學生更容易卸下心防,在網(wǎng)絡平臺中與教師進行平等交流,這樣可以使班主任更容易掌握學生的發(fā)展情況,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
(三)加強心理疏導
學生正處于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加強心理疏導,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方面,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廣泛涉獵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能夠在教育過程中打開學生的心扉,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為學生舉辦形式各樣的課外活動,比如主題教育、文化體育等,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提升他們的文化情操,使他們感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逐漸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四、結論
班級管理應該具有時代性,反映時代要求,根據(jù)新情況,處理新問題,決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要切實關注學生的主體性,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開辟美好的天空。
參考文獻:
[1]楚有猛.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中國職工教育,2014,20(1):129.
[2]欒靜.班主任班級管理之我見[J].現(xiàn)代教育,2014,Z1:126.
[3]劉曉暉.高中語文班主任班級管理之我見[J].學周刊,2014,18(1):92.
[4]邱六英.關于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探索[J].學周刊,2014,(5):11.
[5]趙曉滿.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4,(8):156.
[6]金燕.班主任管理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