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
【摘要】“FTAAP”為APEC的ABAC即工商問詢理事會在2005年所提一類目的為推行亞太區(qū)自由貿易發(fā)展方案,但是又由于該目標難度還有其它相關國家不夠積極進而擱淺。但是2007年的APEC會議上,布什明確聲明支持同時倡導FTAAP的成立,所以此議題馬上變成APEC工作新議程,很多大國也紛紛表示愿意加入其中,亦或是表示認同贊賞。2009年秘魯利馬APEC峰會中,F(xiàn)TAAP也被視作促使APEC區(qū)域經濟提升過程中第二個目標。我國部分學者對待該問題已經展開研究,當中自然有支持中國加入FTAAP的呼吁聲音,當然也有反對之聲。甚而有些大眾與媒體對美國用心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開放版、精簡版APEC均可,但美國版就不能支持。本文視角為FTAAP為英國抵御東亞合作最新發(fā)展提出相關亞太政策中較重要的一項,就像某位權威人員所講FTAAP為美政府針對于東亞合作事件給予系統(tǒng)回應。既然我國作為APEC成員與東亞大國,從中國視角出發(fā),加強對FTAAP政治經濟研究和了解是必需的,接下來我們才能提出針對性應對策略,而這也正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
【關鍵詞】亞太自由貿易區(qū) 政治經濟分析 中國視角
亞太自由貿易區(qū)即FTAAP最具爭議和創(chuàng)意內涵,即為對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簡稱APEC非強制原則予以改革,使其并非不受限運行。該模式同時也對地區(qū)整合予以鼓勵,對APEC發(fā)展障礙解決是非常有幫助的。很明顯,對FTAAP構建,同期反對之聲也是不絕于耳,這些人指出FTAAP包含有歧視色彩,與APEC講求共同協(xié)商形式及茂物目標是互相矛盾的。從FTAAP首次提出至今,在APEC中便一直將其作為熱門。由經濟角度看,成為FTAAP的一份子無論在動態(tài)方面還是靜態(tài)方面都是會獲益良多的,原因在于其貿易伙伴及出口貿易壁壘均在亞太地區(qū)積聚起來。但是中國對該構想是否表示認同則還要看政治和外交等因素具體發(fā)展情況。假使我國政府對當中涉及我國利益某類觀點與條件未形成共識,則FTAAP就只會把長期經濟可行,但是近段時間政治不可行方案投入運行之中。FTAAP構建,會是一個挑戰(zhàn)性議題。特別在接觸實質FTAAP自由化貿易,經濟合作與相關機制問題等內容,其沖突就會更加突顯。該沖突解決還是需要同其它成員國真誠、共同面對。對我國來講,平穩(wěn)、積極推動FTAAP建立同時,構筑多元貿易合作體系,同各成員國家切身利益都是息息相關的。
一、中國加入FTAAP潛在收益
由經濟學視角出發(fā),亞太區(qū)實現(xiàn)自由化貿易對我國將會構成長期正向作用。也有學者指出構建FTAAP對APEC加快達到茂物目標,避免區(qū)域貿易協(xié)議波及還對對中美關系緩和都是十分有利的,但前提是需要對其加以審慎客觀研究。
(一)市場準入條件、福利和動態(tài)效應
我們知道亞太地區(qū)經濟體為中國大部分貿易伙伴和FDI來源,但同時亦造成我國貿易摩擦與壁壘逐漸增多。所以,憑借篩選掉各類經濟體限制貿易與投資的手段,科學合理構建起FTAAP那么對中國整體發(fā)展還是利大于弊的,到時候我國可憑借對海外市場資源有效整合利用,使自身競爭實力大幅上升,則經濟增長也會日行千里。通過CGE模擬分析認為,我國參與FTAAP獲得經濟福利會比當前其它協(xié)定要好很多。當然這些還屬于靜態(tài)分析性質,假使對忽視其它因素予以考慮,如科技進步及規(guī)模效應等,則將會取得更大動態(tài)經濟福利。但是當前所有收益估算均為假設結果,所以在模擬計算時還是需要保持謹慎認真態(tài)度。其一,按照貿易政策政治經濟展開研究,自由化貿易大部分所得來自消費者不斷增加剩余,但它卻是我國政府目標函數(shù)權重中很少一部分。其二,因為參與FTAAP給生產者帶來很大損失,則政府會賦予其更多權重。所以,自由化貿易參與FTAAP對于我國來講經濟上可能可行,但在政治上卻可能行不通。
(二)FTAAP與中美關系
中美屬于亞太地區(qū)經濟強國,目前雙邊關系問題還是比較錯綜復雜的,一些問題解決不好則可能直接造成矛盾激化。尤其目前美國項目常年赤字,我國貿易順差值較大。美國會認為我國匯率制度彈性不足甚至認為我國對匯率進行了操縱而準備采取強制措施。我國政府指出美國因為意識與政治敵意采取高新產品和零部件出口限制導致美國貿易逆差情況嚴重。此外,歐盟和美國反傾銷和貿易壁壘等給我國成品出口帶來較大麻煩。美國對我國經濟地位不予承認,讓我國政府感到十分憤慨。美官方阻止我國對美企業(yè)實施并購,兩國種種行為,都導致兩國政客異常驚恐。政治安全方面兩國關系更使人擔心,還有臺灣問題也比較敏感。此前提下博格斯坦提議,當考量美國政治環(huán)境和貿易順逆差問題等,兩國無法實現(xiàn)自由貿易,想要解決兩個亞太區(qū)領頭羊間沖突問題,便是經開啟FTAAP讓兩國關系由激化轉為緩和。而當FTAAP方案推行最終貿易協(xié)定便會解決大問題,尤其貿易壁壘將會逐漸被打破。此協(xié)定主要對美國自由貿易有關承諾予以鎖定以給我國對外貿易開辟出一條綠色通道。試想該協(xié)定生效美國對我國出口與投資大量增加,貿易逆差也會最終消解。
(三)加速APEC機制自由化貿易進程
開啟FTAAP會把APEC貿易與自由化投資進程重新激活,對茂物目標達成也是非常有利的。當有關部門提前自由化貿易未能實現(xiàn),APEC達成茂物目標將更加是舉步維艱。還有人指出當前APEC模式對互惠貿易理想目標達成都可能不能勝任。所以,想要促進APEC自由化貿易發(fā)展,就要對選取工具在制度化與有效性方面做更為深入的分析,而FTAAP恰是很重要的一種手段。此外APEC中,世貿談判會阻礙這種自由化貿易實現(xiàn)。超出APEC以外,每個成員更多依賴優(yōu)惠政策輔助目標達成。所以FTAAP順利運行也離不開APEC背景下自由化貿易進程的加速實現(xiàn),同時把談判資源從次區(qū)域方案轉化為APEC。我國政府與經濟學家也對APEC機制自由化貿易進程緩慢表示憤慨,但對其而言啟動FTAAP卻也不能百分百肯定這就是最明智的抉擇。
二、APEC邁向FTAAP政治經濟困擾
構建FTAAP旨在對約束性機制加以應用,將APEC貿易經濟活動聚攏起來,雖說我們從理論層面分析FTAAP會給成員國帶來不可預估巨大利益,但是成員國在文化、政治與經濟等方面分歧也使構建FTAAP還需從長計議。
(一)FTAAP不確定性潛在收益
由ABAC所提供FTAAP的可行性評估報告中寫到:FTAAP是會帶來非??捎^福利效益,但眾成員國對該效益卻并不能有效判定。此份報告模擬方法設想完全競爭背景下分析也是靜態(tài)性的,即不會因為某個因素而發(fā)生改變,但正因為這種靜態(tài)使得其實效性較低,因為現(xiàn)實中事件是會實時變化的,不會絕對靜止,因而這種不切實際結果難以取得各方共鳴。由來源上講,數(shù)據信息不夠全面,所以模擬結果和實際甚至會相差懸殊。此外,報告僅報道潛在效益,但是需付成本卻并沒有標清,這對成員加入FTAAP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假使負擔不起成本費用,就算可能收獲利益再高,成員也會適可而止,不會貿然加入進來。
(二)經濟政治敏感性
對于政治敏感是亞太地區(qū)從始至終存在的,如大陸和美國、日本等糾結關系,促進FTAAP發(fā)展時,經濟強國帶來影響更加突出,成員間關系就比較不確定,這也在政治上為構建FTAAP構成阻礙。就像美國對我們實行反傾銷,光伏產品或紡織產品等,可想而知美國議會對我國亦是會存有戒心的,對我國對外貿易發(fā)展形成一定制約。由意識形態(tài)方面看,美國和亞洲國家利益分歧表現(xiàn)明顯,使得雙方針對關鍵問題解決上不會齊心,問題就會很難解決。
(三)FTAAP有可能不會獲得成員認可
FTAAP對原APEC不強制、自由、自愿運行模式有很大改變,在法律與執(zhí)行力等方面將更為嚴苛,這就使得很多成員會反對排斥,比如像東盟害怕FTAAP實行以后東盟政治獨立性會一去不復返。更多成員國期待APEC應是松散非官方組織,要具備互利、平等與客觀等特征。
三、用中國視角審視FTAAP的發(fā)展
站在政治層面,我國眾多學者或政府官員承認FTAAP能夠給亞太國家加強關系帶來一些幫助。當前中美關系卻有一些不和諧的地方,但是如果能通過FTAAP尋找共同利益,則兩國關系將有很大轉換余地。中日兩國合作也還是有很大優(yōu)勢的,同時APEC又將重心放在經濟合作上,促進亞太一體化經濟時對中日友好關系也是具有很積極促進作用的。站在經濟層面,亞太地區(qū)出口壁壘等情況居多,所以,憑借打破貿易壁壘僵局,我國貿易上會有更大發(fā)展空間與發(fā)展?jié)摿?。當前中國還非常依賴外貿,同時貿易量穩(wěn)增不減,非常有望在2016年左右貿易國家中排名首位。這種強烈依賴外貿狀態(tài)使得我國對國際市場開放更加需求,構建FTAAP能夠讓我國享有更多海外市場帶來的優(yōu)勢,促使市場份額大幅升高,同時外國先進技術和資金,讓我國也會有很大進步,我國產業(yè)升級與改革也會更為順利。同時需要知道的是,伴隨貿易區(qū)面積拓展,我國收獲利益會更多,因而我國要早參與其中。但我國對FTAAP構建,應當綜合從各方面考量。
第一,F(xiàn)TAAP會促使我國多邊政策發(fā)生改變。漫長時間,我國只把一體化區(qū)域貿易視作補充多邊貿易成分,應當遵循世貿原則,因而我國不愿意參與FTAAP影響自身多邊貿易后續(xù)發(fā)展。同時FTAAP業(yè)務會耗費我國有限精力與資源,讓我國多邊貿易方面有所忽略,我國多年貫徹貿易方針也有可能因此被打亂。第二,敏感業(yè)保護和臺灣等問題讓我國面臨困難重重。我國從前在進行雙邊貿易的談判時,也有關乎知識產權和農產品等比較讓人犯難,同樣FTAAP亦然,而在該領域得不到讓利與優(yōu)惠時,我們對FTAAP便不會抱有多大興趣,面對臺灣問題也可能遇到類似窘境。第三,啟動FTAAP對我國堅守APEC意味著更多要求與挑戰(zhàn)。APEC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我國發(fā)揮了不可替代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其大力倡導,在不歧視狀態(tài)下認為APEC應不斷取締貿易壁壘,卻并非固步自封。我國長時間所堅守政治立場同F(xiàn)TAAP明顯是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所以,我國加入FTAAP與否還是要看諸多關鍵問題如何解決,只有該問題得以解決,我國參與FTAAP方才有望。
對東南亞動蕩不安安全態(tài)勢,美國FTAAP定位與發(fā)展又該何去何從,本文重點便在于對該類問題的解決。有關地區(qū)安全和自由貿易方案,眾多學者觀點看法大致可分為兩類:即一是該方案對促進地區(qū)和平是非常有好處的,另外一類方案則認為該方案對地區(qū)沖突有害無利。從國際關系角度看,支持者觀點是國際機制讓彼此間依賴感與互相信任感更強,國民經濟增長也使得合作進一步加深,盡可能化解雙方矛盾,各國更加崇尚和平。而反對者認為該方案使得安全局勢更為惡化,該方案同經濟結構有所雷同,成員間關系可對稱,亦可不對稱,而不對稱經濟依賴同軍事沖突掛鉤,則更容易引起國家間戰(zhàn)爭。無論這兩派持認同或是反對觀點,但他們對非成員國構成影響似乎都有避而不談之嫌。本文從中國視角出發(fā),對以上兩派看法進行歸納總結,把成員國和非成員國都包含在文章中,針對FTAAP對以我國為代表東亞區(qū)域政治經濟及安全局勢影響展開深入分析。可以說自由貿易方案使成員國間貿易量有所增加同時,也導致非成員國頻繁發(fā)生貿易扭曲情況,包括第三方出口與雙邊出口等。貿易扭曲背景下,成員國經濟增長,而非成員國的收益會降低,因而其貿易形式轉變是被迫的,還極有可能生出軍事矛盾。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下,如果我國不想好切實應對措施,那么我國周邊海域問題將會愈演愈烈。
參考文獻:
[1]倪月菊.日本的自由貿易區(qū)戰(zhàn)略選擇——中日韓FTA還是TPP[J].當代亞太,2013.
[2]謝曉光,吳志焜.上海自貿區(qū)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J].國際展望,2014.
[3]彭支偉,張伯偉.TPP和亞太自由貿易區(qū)的經濟效應及中國的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13.
[4]孔繁穎,李巍.美國的自由貿易區(qū)戰(zhàn)略與區(qū)域制度霸權[J].當代亞太,2015.
[5]劉會芳.中國參與TPP談判的政治經濟分析——以知識產權條款為研究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5.
[6]孟夏.中國參與區(qū)域經濟合作的政治經濟分析[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