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運珍 余少梅 熊文靜 張生元 徐志強 鄭翠華 周汝珍
摘要:以CCl4誘導(dǎo)的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急性肝損傷模型為基礎(chǔ),考察姜黃素對肝臟組織的保護作用。對草魚腹腔注射不同劑量CCl4-橄欖油后,分別于不同時間點測定血清中谷丙轉(zhuǎn)氨酶(GPT)、谷草轉(zhuǎn)氨酶(GOT)活性,確定CCl4-橄欖油最佳注射劑量和作用時間;以建立的草魚急性肝損傷模型為基礎(chǔ),采用不同濃度姜黃素(5、25、75、150、300 mg/kg)進行灌胃給藥,觀察草魚血清和肝臟組織中相關(guān)生化指標變化情況。結(jié)果表明,用15%的CCl4-橄欖油腹腔注射(劑量為0.1 mL/10 g魚體重)24 h后,使草魚血清中GPT、GOT水平升高(P<0.05);同時,150 mg/kg姜黃素能顯著(P<0.05)抑制血清中GOT和GPT水平的升高。姜黃素對CCl4誘導(dǎo)的草魚肝組織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關(guān)鍵詞: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Cl4;姜黃素;肝損傷
中圖分類號:S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6-1514-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6.038
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是淡水養(yǎng)殖的主要品種,隸屬于硬骨魚類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隨著魚類集約化養(yǎng)殖的發(fā)展,養(yǎng)殖密度的迅速提高、人工配合飼料大量投喂、不規(guī)范藥物的使用、水體環(huán)境的日趨惡化、飼料中營養(yǎng)成分的失衡與缺失以及飼料中存在有毒物質(zhì)等不利影響因素越來越多,造成養(yǎng)殖魚類代謝失衡,特別是對魚類肝臟損害極為嚴重[1,2]。在魚類中,肝臟是中間代謝的主要器官,也是重要的營養(yǎng)儲存器官,易受多種病原體入侵,因此肝臟是毒理學(xué)、藥理學(xué)等學(xué)科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3,4]。
中草藥制劑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日益受到重視,其安全、無殘留、毒副作用小,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目前漁用的保肝護肝國家標準藥物只有肝膽利康散[5]。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姜黃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抗HIV、抗腫瘤、調(diào)節(jié)血脂和抗老年癡呆等作用[6-8]。目前關(guān)于姜黃素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肝損傷的研究較多,姜黃素對由CCl4誘導(dǎo)的大鼠肝細胞毒性有保護作用[9],能顯著降低血清中轉(zhuǎn)氨酶活性,減輕肝細胞脂肪貯積、脂肪變性和肝臟炎性細胞浸潤等,保護肝細胞[10-12],可以減輕由肝毒劑誘導(dǎo)肝臟病變產(chǎn)生的膠原纖維和細胞炎癥因子,防治或減輕肝纖維化,預(yù)防腫瘤細胞增殖而抑制肝臟腫瘤生成[13]。然而將姜黃素用于水產(chǎn)領(lǐng)域的保肝作用研究少有報道,本研究旨在探索姜黃素對草魚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為進一步開發(fā)魚類免疫調(diào)節(jié)和保肝中草藥奠定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健康草魚,體重(50±5.0) g,購于武漢市武湖青魚良種場。
CCl4(分析純)購于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不同濃度CCl4-橄欖油溶液(V/V,下同),配成9%、12%、15%、18%及21%的濃度。
羧甲基纖維素鈉購于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肝膽利康散購于武漢市中博水產(chǎn)生物有限公司,姜黃素購于寧波制藥有限公司。肝膽利康散和姜黃素分別用0.5%羧甲基纖維素鈉配制成不同試驗濃度。
谷丙轉(zhuǎn)氨酶(GPT)、谷草轉(zhuǎn)氨酶(GOT)測定試劑盒購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科技有限公司。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條件 試驗在循環(huán)過濾水族缸中進行,裝有充分曝氣的自來水,試驗期間pH 6.5~7.2,水溫 24~34 ℃,DO>5 mg/L。
1.2.2 急性肝損傷模型建立 健康草魚隨機分為6組,每組20 尾,禁食24 h后稱體重,按 0.1 mL/10 g腹腔注射9%、12%、15%、18%、21%的CCl4-橄欖油溶液,空白對照組注射等體積橄欖油。注射后分別于24、48、72、96 h采樣,每組取魚5尾,尾靜脈采血,4 ℃下靜置1 h后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得到血清;取部分肝臟組織用10%甲醛固定。血清中的GPT、GOT活性采用試劑盒進行測定;固定的肝組織制作石蠟切片并用HE染色。若動物在試驗中死亡,則不進行測定。
1.2.3 姜黃素藥效試驗 草魚隨機分為8個組,每組20尾,即5個試驗組(5、25、75、150、300 mg/kg姜黃素)、陽性對照組(肝膽利康散100 mg/kg)、損傷組及空白對照組,空白對照組和損傷組口灌0.5%羧甲基纖維素鈉,試驗組口灌相應(yīng)劑量藥物,按0.1 mL/10 g口灌給藥1周。禁食24 h后,按0.1 mL/10 g腹腔注射15%的CCl4-橄欖油溶液,空白對照組注射等體積橄欖油,24 h后每組取魚5尾,尾靜脈采血,4 ℃下靜置1 h后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得到血清;取部分肝臟組織用10%甲醛固定。血清中的GPT、GOT活性采用試劑盒進行測定;固定的肝組織制作石蠟切片并用HE染色。
1.2.4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較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肝損傷模型的評價
隨機分為6組的草魚,每組 20 尾,禁食 24 h 后稱體重,按 0.1 mL/10 g分別腹腔注射9%、12%、15%、18%、21%的CCl4-橄欖油溶液,空白對照組注射等體積橄欖油。18%和21%的CCl4溶液造模組草魚死亡率分別為40%和55%,其他濃度的處理組和對照組均沒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對9%、12%、15%處理組分別于24、48、72、96 h進行采樣,每組取魚5尾,尾靜脈采血。血清中GPT、GOT活性測定結(jié)果見圖1。從圖1中可以看出,9%、12%、15%的CCl4-橄欖油溶液處理24 h均能引起血清中GPT和GOT顯著升高(P<0.05),其中15%處理組相對其他兩組,升高最為顯著;GPT、GOT 24 h后開始下降,而在48 h時呈上升趨勢。肝組織切片顯微結(jié)構(gòu)見圖2,15%劑量攻毒24 h后組織會出現(xiàn)壞死及空泡,而空白對照組肝細胞分布均勻,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有壞死和空泡(圖2)。因此,選取15% CCl4攻毒24 h進行造模。
2.2 姜黃素藥效試驗結(jié)果
草魚隨機分為8組,每組20尾,分為空白對照組、損傷組、試驗組5組(5、25、75、150、300 mg/kg姜黃素)及陽性對照組(肝膽利康散100 mg/kg),空白對照組和損傷組口灌0.5%羧甲基纖維素鈉,試驗組口灌相應(yīng)劑量藥物,按0.1 mL/10 g口灌給藥。7 d后禁食24 h,按0.1 mL/10 g腹腔注射15%的CCl4-橄欖油溶液,空白對照組注射等體積橄欖油,24 h后每組取魚5尾,尾靜脈采血。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姜黃素含量的增加,GOT和GPT活性先逐漸下調(diào),在150 mg/kg時下調(diào)最大。25 mg/kg姜黃素開始對肝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隨著濃度的升高,逐漸增強,150 mg/kg的保護作用達到最大,與損傷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圖4可以看出,在15%的CCl4-橄欖油溶液攻毒24 h后損傷組出現(xiàn)大量空泡和壞死,而陽性組肝膽利康散修復(fù)能力最好,幾乎沒有壞死及空泡,150 mg/kg姜黃素試驗組只有少量的空泡,說明對肝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150 mg/kg姜黃素對草魚肝損傷的保護作用最佳。
3 小結(jié)與討論
魚類肝損傷模型是為了研究魚類肝損傷、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等發(fā)病原因,闡述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生物學(xué)機制,防治策略與技術(shù)等而建立的試驗研究模型[14]。利用具有生物學(xué)活性的肝損傷模型,高通量地篩選護肝藥物并探索其作用原理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水產(chǎn)上,魚類保肝藥物篩選模型的研究鮮有報道[15]。其中CCl4是最早、最廣泛應(yīng)用于試驗性肝損傷動物模型的選擇性肝毒性物質(zhì)[16],其成模率高、重復(fù)性好、易操作,適合誘導(dǎo)動物肝損傷模型[17,18],CCl4致水產(chǎn)動物肝損傷方面的研究在建鯉中已經(jīng)有報道[19]。CCl4作為典型的肝損傷劑,可通過細胞色素P450作用分解為三氯甲烷自由基(CCl3·)[20],CCl3·一方面選擇性地損傷小葉中央?yún)^(qū)的肝細胞,另一方面與O2迅速結(jié)合轉(zhuǎn)化為過氧化三氯甲烷自由基(CCl3O2·)[21],這些自由基通過攻擊肝細胞膜上磷脂分子引起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肝細胞;大量自由基無法清除,會加重脂質(zhì)過氧化[22];肝細胞的結(jié)構(gòu)嚴重損傷,導(dǎo)致肝細胞壞死,膜蛋白的合成受阻,胞漿內(nèi)的可溶性酶滲出,導(dǎo)致血清中的GOT、GPT活性升高[23,24]。因此,本研究選擇GOT、GPT等相關(guān)生化指標作為肝(細胞)損傷的指標,進行體內(nèi)急性肝損傷模型的研究,為今后水產(chǎn)保肝藥的研制打下基礎(chǔ)。
藥效試驗結(jié)果表明,25~300 mg/kg姜黃素能顯著抑制 CCl4誘導(dǎo)的血清中GOT、GPT的升高,說明該濃度范圍姜黃素能夠增強肝細胞抵抗磷脂氧化的作用,保護生物膜完整性,且隨著濃度升高,作用增強,在150 mg/kg濃度下達到最大。而300 mg/kg濃度下GOT、GPT活性反而高于150 mg/kg濃度組,反映過高濃度可能不利于魚體健康,下一步將進行姜黃素對魚體毒性的研究。150 mg/kg姜黃素作用效果顯著(P<0.05),作用效果高于國標藥物肝膽利康散,說明姜黃素具有開發(fā)漁用保肝制劑的潛力。
參考文獻:
[1] 黃艷平,楊先樂,湛 嘉,等.水產(chǎn)動物疾病控制的研究和進展[J].上海水產(chǎn)大學(xué)學(xué)報,2004(1):60-66.
[2] 黃玉玲.我國海水養(yǎng)殖魚類病害研究概況[J].福建水產(chǎn),2006(4):50-54.
[3] 王小鶯,胡國良,張彩英,等.保肝護脾液對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獸醫(yī)學(xué)雜志,2006(2):10-11.
[4] 李 慧.2,4-二氯苯酸致草魚原代肝臟細胞凋亡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xué),2013.
[5] 楊敬輝,潘 娟,劉占民.肝膽利康散、L-肉毒堿、膽汁酸對草魚脂肪肝的治療作用的比較[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3(1):78-80.
[6] AMMON H P,WAHL M A.Pharmacology of curcuma longa[J],Planta Med 1991,57:1-7.
[7] AGGARWAL B B, KUMAR A, BHARTI A C. Antieancer Potential of cureumi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J].Anticancer Res,2003,23:363-398.
[8] JOE B,VIJAYKUMAR M,LOKESH B R.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curcumin-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J].Crit Rev Food Sci Nutr,2004,44:97-111.
[9] 劉永剛,陳厚昌,趙進軍,等.姜黃素對四氯化碳損傷原代培養(yǎng)大鼠肝細胞的影響[J].中成藥,2003(3):50-52.
[10] 劉永剛,謝少玲,李芳君.姜黃素對DMN誘導(dǎo)的大鼠肝纖維化形成的影響[J].中藥材,2005,28(12):1094-1096.
[11] 張 瑜,黃秀旺,許建華,等.姜黃素固體分散制劑抗小鼠脂肪肝的實驗研究[J].中國藥業(yè),2008,17(21):7-9.
[12] 任永麗,徐宗佩,梁汝圣,等.姜黃素對家鴨脂肪肝模型肝脂與血脂的干預(yù)效果及機制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10):2327-2329.
[13] 何 航,華海嬰,戈士文.姜黃素對四氯化碳誘導(dǎo)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核因子-κB和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表達的影響[J].中成藥,2009,31(7):1000-1003.
[14] 向朝林.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硫代乙酰胺肝損傷實驗?zāi)P徒⒓捌鋺?yīng)用研究[D].江蘇蘇州:蘇州大學(xué),2011.
[15] 曹麗萍,賈 睿,丁煒東,等.建鯉體內(nèi)外急性肝損傷模型的建立[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2,39(6):885-889.
[16] 宋正己.實驗性肝損傷模型的建立和研究進展[J].醫(yī)學(xué)綜述,2004(5):278-280.
[17] 姜 露,范 俊.肝損傷動物模型研究進展[J].四川畜牧獸醫(yī), 2009(4):22-23.
[18] 宋正己.實驗性肝損傷模型的建立和研究進展[J].醫(yī)學(xué)綜述,2004(5):278-280.
[19] KONERI R, BALARAMAN R, FIRODOUS K M V.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mordica cymbalaria Fenzl. against carbon tetrachloride induced hepatic injury in rats[J]. Pharmacologyonline,2008,1:365-374.
[20] RECKNAGEL R O,GLENDE J R E, DOLAK J,et al. Mechanisms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toxicity[J].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1989,43(1):139-154.
[21] MITRA S,VENKATARANGANNA M,SUNDARAM R,et al. Effect ofHD-03, a herbal formulation,on the antioxidant defence system in rats[J]. Phytotherapy Research,1998,12(2):114-117.
[22] ZHOU J F,CAI D,ZHU Y G,et al.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nitric oxide, oxidation, peroxidation, lipoperoxidation with chronic cholecystit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0,6:501-507.
[23] BERRY M N,HALLS H J, GRIVELL M B. Techniques for pharmacological and toxicological studies with isolated hepa-tocyte suspensions [J].Life Sciences,1992,51(1):1-16.
[24] ROMERO F J,BOSCH-MORELL F,ROMERO M J,et al.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s and antioxidants in human disease[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1998,106(S5):1229-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