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春
問題對師生雙方更好協(xié)調(diào)溝通起著橋梁紐帶作用。好的問題好似投石入河,泛起漣漪。讓學生有更多奇思妙想的“源頭”,拓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多關注學生學習感知需要,突出問題導向和互動探知,不僅能幫助學生積淀豐富知識底蘊,還能夠使得他們在協(xié)作交流中獲得更為全面深刻的印象,讓課堂更加生動活潑。
一、自我閱讀查問題,質(zhì)疑“探路”
找出來的問題更有意義,便于能長久記憶。通過自主閱讀的形式來找問題,能使學生有更為充沛的時間學習整理自己的疑難困惑。引導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查找問題,讓他們能夠在主動質(zhì)疑中探知,也會使得課堂更有吸引力。
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更多自我查找問題的機會,使得他們在感知不足的過程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如,在“Reading A An earthquake”的閱讀教學中,結合學生對主題理解的差異,我要求學生通讀全文,并就各自的疑難問題主動表達。于是,有的學生提出了“What’s the reason about earthquake?”,有的同學提出了“What do we should do in the earthquake?”等。通過自我質(zhì)疑查找問題,能使得學生不再等著教師布置任務,而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形成有效學習策略,引導他們在自我歸納整理中加深印象,幫助他們能更加全面深刻感知教學知識要點。
借助自讀查找問題,使得學生有更多自我修補完善的機會,讓他們在找出自己的問題中主動構思,形成深刻的認知體驗。關注的問題探究,引導他們針對閱讀中的問題,主動摘錄和篩選,以形成更為精準的問題探究意識。多給學生設置一些導讀預學問題,讓他們在主動參照的過程中找出自己閱讀理解薄弱環(huán)節(jié),以此來增強整體理解感知能力。
二、小組互動解問題,相得“益彰”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學習主人翁,就應給他們更多話語表達機會和支配運用機會。創(chuàng)設遞進性問題,讓學生在主動構思過程中相互交流,讓他們在彼此探究中相互學習,利于他們在集思廣益中增強認知體驗,提高語言表達效果。
小組互動探究,使得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暢所欲言的“天堂”。如,在“Reading Birds in Zhalong”閱讀問題探究中,我要求學生圍繞“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Zhalong?”進行同伴交流,讓他們在說出自己閱讀感知基礎上能夠整體感知課文。
小組互動,給了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調(diào)動自身學習潛能,幫助他們深化理解知識。關注學生的差異,鼓勵他們在對話、討論、爭辯的過程中總結過程,反思方法,讓他們在不斷協(xié)作過程中強化理解感知。多幫助學生歸納互動協(xié)作中感知,指導他們靈活運用各種策略,以及時調(diào)整學習思維方法。
三、拓展延伸想問題,精益“求精”
問題如同矛盾,無時無刻都有,所謂“時時有問題,處處有問題”。拉長問題,讓學生在自我拓展延伸的過程中產(chǎn)生奇思妙想,讓他們在閱讀感知中形成共鳴,更利于豐富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精益求精的學習態(tài)度。
讓問題具有誘惑力,應多了解學生的認知感悟需要。如,在“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閱讀問題設置中,我根據(jù)學生就“The characters about Sunshine Zoo”的理解不同,設置了“What is your favorite zoo?”問題,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在閱讀理解中發(fā)現(xiàn)主動思考,深入思考探究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主動演講,讓學生將各自的理解主動通過不同語言進行表達,幫助他們在深入了解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主動感知問題。
拓展延伸問題需緊扣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認知需要,以多角度、多層次的方式來找出學生的認知需要,幫助他們在主動跟進想象的過程中深化感知。鼓勵學生多建言獻策,讓他們在找出各自的閃光點和精彩點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探知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疑難問題主動發(fā)問,讓他們在受到關注認可的過程中形成豐富想象力。
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問題,讓學生能夠結合認知重點和難點主動探究,生成靈活多變的思維方法;注重提問的多元化,幫助學生在深化理解感知的前提下多敢言,多暢言,定能活躍課堂教學情境氛圍,增強理解感知。把握“問”的藝術性和科學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知,便于他們在課堂上主動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
(作者單位:江蘇如東縣茗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