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國
衡水中學副校長康新江老師在他的報告《高效課堂與激情教育》中多次提到要重視課程標準。他的觀點引發(fā)筆者對《課程標準》進行了再次解讀和審視。課程標準是一切教育教學的指南針。為了進一步做好高中教育改革工作,積極推行落實高中新課程標準成為了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一、重新認識和解讀《課程標準》
(一)課程標準的功能
1.對教師教學方法給予引導
課程標準為教師在進行高中教學時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方式、課程資源等進行了明確的指引、導向。需要強調的是,課程標準保留了教師的自主選擇權,僅作為教師教學的指導性建議而已。
2.引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已經(jīng)改變,教師必須從單一關注某項科目向全科轉變;必須從重視學生學習成果向重視學習過程轉變。必須對學生知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更加重視;必須從學生的應試能力向重視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方向轉變。必須從被動學習向學生主動學習方向轉變。必須從關注學生社會性質向重視學生個體性質轉變。必須從灌輸式教育向主動探究式教育方向轉變。
(二)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特點
1.幫助學生樹立終身發(fā)展意識
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高中學科涉及的領域相對廣泛。其中各模塊之間的設置有效地強化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進行課程內容選擇的時候得到了可靠的平臺。
2.重視學生的學習方法與過程
在課程標準中,更加強調學生的學習。首先,突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導者。其次,要做好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以被動接受為主,但是課程教學強調學生合作、競爭、自主學習。
3.評價方式實現(xiàn)多樣化發(fā)展
課程標準的課程評價環(huán)節(jié)重視的是學生本身的發(fā)展,對學生質性評價更加重視。課程評價削弱了終結性評價功能與篩選性評價功能,并使評價成為了師生交流的工具,讓課程評價逐漸地融入到課程教育中,使其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為增加實施空間要推行彈性指導
課程標準給教師實施課程提供廣闊的空間。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主動調整教學內容順序,積極尋找課程資源,實現(xiàn)多樣化教學的目的。從而提高教師在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能力,增加教師在課程標準推廣中的作用。
(三)推行課程標準的意義
課程標準對傳統(tǒng)教學大綱起到了一定的沖擊作用,更加重視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過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與學習過程、方法、價值觀等更加重視。這些改變最終有以下幾點意義。一是通過推廣課程標準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解放,實現(xiàn)了學生知識與能力并重、素質與品德同行的培養(yǎng)目標,讓高中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方向變化。二是課程目標的可操作性與可理解性更強。通過結果性及體驗性目標對課程目標進行展現(xiàn),利用結果性目標的中學生對知識及技能的掌握狀況以及體驗性目標中學生對過程、方法等的描述進行實現(xiàn)。三是通過運用更加直白、容易理解與操作的詞匯進行課程教學,提高了課程目標的可操作性,讓教師更加容易操作,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二、《課程標準》帶給我們的思考
一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新模式。宏觀角度就是說要重視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微觀角度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慣性與正確的終身學習觀念。
二是新課程理念下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應該包含以下幾點: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師生與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高互動的效果;收集合適的學習資料,為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提供資料、時間、空間的基礎保障;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內涵與意義。
三是重視課程標準在高考備考中的作用。要明白新高考不再是對知識點的單純考查,而是在挖掘學生的新素養(yǎng)和新潛力。要把課標讀厚,把教材讀薄;落實課程標準就是備考;滲透學科思想意識;復習備考計劃應以能力至上為重點。新課標告訴我們高中教育是在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高考自然就是在選拔社會所需要的人。
四是每所學校的教學智囊機構都應該重新審視、研究和解讀課程標準??偨Y所有學科的共性就會找到教育教學和新高考的方向,要抓住素質教育的本質。每個學科更應研究學科課程標準,找到學科的方向和本質,用以指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這樣可以推動學校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可以激勵教師專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使學生成為健康全面發(fā)展的社會需要的人。
(作者單位:甘肅慶陽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