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湘蜀
摘 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占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也是鞏固識字效果、讓學生學以致用的重要方法。同時,閱讀教學也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三者相互溝通、平等對話的一個平臺,它對學生的解題思維的培養(yǎng)有著很大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76-01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厚的閱讀資源,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具有穩(wěn)固、持久的學習經(jīng)驗,進而緊密結(jié)合經(jīng)驗學習與創(chuàng)新學習,習得多種閱讀方法,使學生的發(fā)展具有持續(xù)性。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顧泠沅說過:“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知識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睙釔凼亲詈玫睦蠋煟d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學《采蓮》一文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做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貼上采蓮小船和采蓮人,在教室墻壁的四周掛上一些荷葉、荷花、蓮蓬,給學生營造了置身荷花叢中的情境。在課堂上播放江南的名曲《采蓮》,并投影課文的插圖。動聽的音樂與色彩美麗的畫面,很快就把學生的心給牽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為了讓學生品味詩歌的意境,讀出詩歌的韻味,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演示“微風吹來,荷花、蓮子充盈搖擺的情景”。讓學生一邊看畫面,一邊感受荷花和蓮子“香”的氣息,并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畫中的人。有了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nèi)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chǎn)生共鳴,從而理解、感悟語言文字,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二、引導自主合作,提高閱讀質(zhì)量
因為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的積極性。目前的閱讀教學已有很大的改進,如:教師在課堂上,改教師講為引導學生讀書、看書,課堂上重視學生質(zhì)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但是因給的時間短,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討論。這樣的自主、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沒有達到學習的效果。要提高合作學習的質(zhì)量,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化特征、心里傾向、認知結(jié)構(gòu)、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是全班的縮影,即有利于優(yōu)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后進生的“達標”學習,有利于在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其次是分工合理、內(nèi)容恰當。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每個成員在小組里都要擔任一個具體的角色,使每個成員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得到鍛煉。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拓展閱讀的實踐
由于語段的教學是為了作好文章的閱讀準備工作,所以語段閱讀教學成敗與否直接決定著文章整體閱讀的成敗。但是語段閱讀始終是零碎的我們的學生還需要整體的閱讀能力,這就要讓我們老師花番心思了。那么,怎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怎樣培養(yǎng)他們實踐閱讀能力。我們可以找?guī)讉€突破口進行教學。如在抓整體、抓聯(lián)系的基礎上,選擇一個合適的突破口設計一個閱讀教學的整體框架是十分必要的。那我們又怎么來選擇突破口呢?例如:緊扣題眼,即文章標題中的關鍵字眼,它是文章的窗口,通過它可以窺視中心,把握主旨。如《花潮》中的“潮”即題眼,我們很自然聯(lián)想到“花”與“潮”的關系,用“似、好象、似乎”一串聯(lián)讓我們想到了本單元的重點――聯(lián)想,“潮”就是作者的聯(lián)想??梢哉艺邑灤┤牡木€索,在《花潮》一文中抓住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似、好象、似乎”這些詞,就可以迅速理清文章的脈絡。
四、適當運用評價,激活學生的閱讀激情
因為教師的評價是小學生前進的重要動力。所以,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在教學中利用文本的內(nèi)容進行巧用評價,激活學生的情緒,創(chuàng)造一種美妙的語境,讓課堂評價語言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真正發(fā)揮其獨有的魅力,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例如:教師在公開課上不經(jīng)意的讓一位男同學讀課文,這位同學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而又聲情并茂。他聽完他的朗讀后主動走上前去,笑著對這位男生真誠的說:“你讀的太好了,播音員也不過如此。在讀這篇課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學們想再聽你朗讀一遍?!痹捯粑绰?,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送給精彩表現(xiàn)的學生,更是送給對學生進行真誠評價的老師。在這樣充滿愛意的課堂中,學生展現(xiàn)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語文的歡樂。
總結(jié):閱讀是一種積累,也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百家爭鳴”,我們教師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化的答案去束縛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出自己的感情。真正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題地位,讓他們在閱讀的世界中去博覽群書、翻閱工具書、探索、去思考、去討論、去爭辯、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陶行知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那么就讓我們的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在積累中學會創(chuàng)新。讓我們的語文老師共同努力,使我們閱讀教學的明天更加成功。
參考文獻:
[1] 吳雪湄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析.[J] 新課程 2010.12.
[2] 冉 麗 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淺見.[J] 新課程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