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阿華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教育”也成為大勢所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顯得重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教育信息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和諧共生的利好關系,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教師;信息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0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09 — 0151 — 02
隨著“互聯網+”在2015年初兩會上被納入國家戰(zhàn)略,互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來,各行各業(yè)莫能避之,作為較為保守的教育行業(yè)也如是。“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甚至可能深至骨髓,它直接摧毀傳統守舊的教育生態(tài),重塑了一個開放創(chuàng)新的新的教育生態(tài)。這也對教師提出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即教師須具備較強收集、分析、處理與呈現信息以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信息化教育的綜合能力的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在淺談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現狀等相關情況后,就如何提高其信息素養(yǎng)作了探討,以期為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取得良效。
一、小學語文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狀
(一)教學觀念不能與時俱進
部分教師教育觀念落后,不愿意主動去接受新事物,缺乏對信息素養(yǎng)的深刻認識,認為信息素養(yǎng)可有可無,對教學沒有什么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尤其出自年紀較大的教師,“年齡這么大了,學也學不會,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吧”、“我覺得我現在的教學方法挺好的,做到游刃有余沒有問題啊,什么信息技術不是畫蛇添足嘛”等,其觀念消極、落后,不能做到與時俱進。
(二)不善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
部分教師在落后觀念的誤導下,認為信息技術對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愿意用信息技術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或者教師有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但僅停留在淺層次,且存在不思進取、套用濫用課件、操作技術差、課件質量差等問題。教師的信息技能停留在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階段,不會深入挖掘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不會利用網上很好的教育教學資源去改進自己的教學,不善用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
(三)軟硬件資源匱乏制約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
該問題主要表現在:首先,投入不足。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少學校多媒體設備配備不夠,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其次,設備利用率低。不少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僅僅是個擺設,利用率不高,特別是設備越少的學校,這種情況越明顯。再次,師資培訓欠缺。不少學?;撕艽罅獍选坝布苯ㄔO好了,卻忽視了“軟件”的配套跟進,導致了物不能盡其所用,發(fā)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難以取得應有的成效。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必要性
(一)教育部力推教育信息化的大勢所需
教育部2000年就召開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指出用5年到10年時間基本普及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并在2002年就發(fā)布了 《關于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教師在教育與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 ,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 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廣泛利用信息資源, 培養(yǎng)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chuàng)新人才, 以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督逃畔⒒臧l(fā)展規(guī)劃(2011-2020 (二)信息素養(yǎng)是教師必備的重要專業(yè)素養(yǎng)
在信息化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一方面,信息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決定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和應用,換句話說就是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另一方面,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高低也影響著學生信息素養(yǎng)與學習成效的高低。因此,能否有效地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與課程內容、教學過程整合在一起,是衡量教師是否稱職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教師必備的重要專業(yè)素養(yǎng)。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學習效果,實實在在打造高效語文課堂。一方面,利用該技術可以解決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該技術進行閱讀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充實課堂信息量,體現大閱讀教學理念。換句話說,信息技術可以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優(yōu)化語文教學過程、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效果尤其在筆者所任任教的小學五、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更為突顯。小學五、六級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力和理解力,更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信息意識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等。
三、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
(一)強化教師的信息意識
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首先要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培養(yǎng)教師對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視程度。幫助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與時俱進,并不斷豐富、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迎接新技術。小學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在信息社會下教師角色發(fā)生的重大轉變,重新認識小學教學的特點,不斷強化自己的信息意識,增強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自覺性,主動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取信息、利用信息,以應對教育改革的大挑戰(zhàn)。
(二)構建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
上級部門應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學校通過各種渠道爭取辦學經費,為教育信息化提供強有力的經濟保障。學校每年的教育經費預算應設立專項經費,用于加強學校信息化教學的軟硬件建設。努力建成與完善校園網、多媒體、多功能網絡教育、電子閱覽室等教育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礎設施、為信息化教學提供物質保障,構建起信息化教學的良好環(huán)境?!?〕
(三)組織好教師的觀摩與培訓
組織教師參加信息素養(yǎng)能力的培訓,如專業(yè)進修、短期培訓以及自發(fā)研修等,多措并舉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鼓勵教師自發(fā)研修是最具靈活性的一種培訓方式,不但可以增強教師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迫切感,而且能夠讓教師在網絡上同行進行交流,得到知識、情感的支援,有助于教師對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此外,還可以組織教師去兄弟學校或本校信息化教學名師課堂,臨堂聽課,觀摩學習,力助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思想,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運用到課堂中。
(四)給予信息化教學制度上的保障
基于國家并未構建統一的信息素養(yǎng)標準,為保障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信息化教學的順利進行,學??筛鶕陨韺嶋H情況制定適用于本校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訓目標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為評價教師信息素養(yǎng)水平提供依據和參考。并將此納入教師職稱評定、績效考核范疇,形成一股促使教師自覺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驅動力,為不斷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予以制度保障?!?〕
總之,要打造精良的小學語文課堂,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和技能, 尤其是當今“互聯網+教育”新形勢下,重視教師信息素養(yǎng)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
〔參 考 文 獻〕
〔1〕李晶.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以信息技術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J〕.中外校外教育,2015,(09):47.
〔2〕劉潤英.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及其培養(yǎng)策略探析〔J〕. 教師教育研究,2008(10):103-104.
〔3〕邵葵,蓮溫萱.簡論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J〕.中外校外教育,2012,(07):27.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