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勇,張麗華,伍先明,廖日紅,李秋紅,郭悅劼
?
有氧運動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構及血脂代謝的影響
謝勇,張麗華,伍先明,廖日紅,李秋紅,郭悅劼
目的探討有氧運動康復治療對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構及血脂代謝的影響。方法將2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病人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同時采取運動平板的形式進行有氧運動。6個月后比較兩組病人超聲心動圖及血脂變化情況。結果治療后,治療組病人左室收縮期末內徑(LVESD)和左室舒張期末內徑(LVEDD)較對照組縮小(P<0.05),而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病人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用藥物與有氧運動相結合康復治療,可改善病人心功能,延緩或逆轉心室重構,調節(jié)血脂代謝水平。
冠心?。恍牧λソ?;有氧運動;康復治療;心室重構;血脂代謝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其中冠心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而血脂異常則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心室重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心力衰竭的治療除了針對臨床癥狀治療,也要兼顧病因治療及病理生理治療。近年來,在傳統(tǒng)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有氧運動康復治療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治療的一個重要進展。目前,關于有氧運動治療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構及血脂代謝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結合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老年冠心病合并CHF病人進行6個月的心臟康復有氧運動訓練,觀察病有氧運動康復治療對老年冠心病合并CHF病人心室重構及血脂代謝的影響。
1.1臨床資料選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綜合內科及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病人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齡60歲~80歲(62.5歲±15.5歲)。所有病人均經(jīng)病史、體檢、胸片、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確診。按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進行心功能評定,其中心功能Ⅱ級86例,Ⅲ級114例。納入標準:①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為冠心病;②均有心衰的臨床表現(xiàn),且多普勒彩色超聲顯示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低于50%。排除標準:①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②嚴重主動脈瓣狹窄;③嚴重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及其他嚴重的心律失常;④合并腦梗死、腦出血、嚴重腎臟疾病等。將所有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對照組按常規(guī)藥物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有氧運動康復治療,方案如下:病人參加門診心臟康復訓練,統(tǒng)一選擇運動平板的形式,以20%~70%心率儲備(HRR)的運動強度,每日運動10 min~30 min,每周運動3次~4次,連續(xù)訓練6個月。每次運動前有5 min準備活動,運動后有5 min 整理活動,整個運動過程均有醫(yī)師監(jiān)測。
1.3觀察指標兩組病人接受有氧運動康復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分別常規(guī)抽取病人肘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MEGA)和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檢測血脂情況,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
入院時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Simpson法測定病人左室收縮期末內徑(LVESD)、左室舒張期末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期末容積(LVESV)、左室舒張期末容積(LVEDV)和LVEF情況,并在連續(xù)訓練6個月后再次進行血脂及超聲心動圖檢查,比較以上各種指標變化情況。
2.1兩組病人超聲心動圖比較治療前,兩組病人超聲心動圖LVESD、LVEDD、LVESV、LVEDV和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兩組病人LVESD、LVEDD、LVESV和LVEF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治療組病人LVESD和LVEDD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比較(±s)
2.2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血脂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6個月后,兩組病人血脂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治療組病人TC、TG和 LDL-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 mmol/L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加,心衰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目前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3]。心室重構是心臟受損、室壁壓力增高及血流動力學持續(xù)改變時心臟發(fā)生的代償性變化,包括心肌纖維化、間質中膠原沉積、各型膠原比例失調(主要是Ⅰ型和Ⅲ型膠原比例增加)、心肌細胞結構排列紊亂等,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礎[4-5]。冠心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療除了針對原發(fā)性疾病治療以外,針對心室重構進行干預也是重要的措施[6-7]。
近年研究表明:對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改善病人的臨床癥狀、生活質量和預后。推測其機制如下[8]:①提高病人骨骼肌的功能和運動耐力;②改善外周血液循環(huán)內皮功能;③使心肌收縮力量增強,心室壁厚度變化幅度加大,射血分數(shù)加大,改善心肌缺血;④調節(jié)神經(jīng)激素水平及功能;⑤改善焦慮、抑郁等情緒,保持心情舒暢,提高心理應激能力[9-10]。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有氧運動康復治療能否進一步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構?其機制如何?目前研究尚少。
本研究通過對比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有氧康復治療病人心室重構及血脂代謝情況,觀察有氧運動對于心室重構及血脂代謝的影響。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病人的心室重構進一步延緩,血脂水平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在本研究中,治療組病人在有氧運動治療中均未發(fā)生心衰加重、惡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表明有氧運動康復治療是安全有效的。
綜上所述,有氧運動康復是一種簡單、方便、易行、安全可靠、經(jīng)濟適用治療心衰方法,可以通過改善心室重構而對心力衰竭的病程發(fā)展進行干預,但其改善心室重構的具體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
[1]MeMurray JJ.Clinical practice.Systolic heart failure[J].N Engl J Med,2010,362:228-238.
[2]任力,張彥霞,李小林,等.有氧運動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損傷及血漿CGRP和ET-1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0,32(5):520-521.
[3]Ding L,Xin LD,Chen X,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integrinlinked kinase attenuates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9,120(9):764-773.
[4]Boudreau M,Genovese J.Cardiac rehabilitation:a comprehensive program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J].Prog Cardiovasc Nurs,2007,22(2):88-92.
[5]朱杰,馬靈芝,劉雅菊,等.有氧運動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力及左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6(7):948-949.
[6]鐵英,彭珺,李洋,等.有氧運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率變異性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4):3254-3256.
[7]梁妮,華曼麗.有氧運動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狀況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2012(4):26-28.
[8]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慢性穩(wěn)定性心力衰竭運動康復中國專家共識2014[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9):714-720.
[9]Keteyian SJ,Pifia IL,Hibner BS,et al.Clinical role of exercisetrain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 Cardiopulm Rehabil Prev,2010,30:67-76.
[10]劉正文.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進行有氧運動的康復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24(4):356-359.
(本文編輯郭懷印)
湖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資助(No.2012WK3018)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郴州 423000),E-mail:xieycs7311@163.com
R541.6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6.023
1672-1349(2016)16-1895-03
2015-11-27)